如果为了获得一笔贷款,在银行一年期贷款利率后提供50...

如果现在首付20万,用商业贷款贷50万买一套房,明年住房公积金购买一年后,准备把商业贷款转换成公积_百度知道
如果现在首付20万,用商业贷款贷50万买一套房,明年住房公积金购买一年后,准备把商业贷款转换成公积
如果现在首付20万,用商业贷款贷50万买一套房,明年住房公积金购买一年后,准备把商业贷款转换成公积金贷款,可以吗? 如果可以转,我能节约钱吗?节约多少?? 求详细一点的解答
如果按50万贷款,20年贷款周期来计算,等额本息还款方式,则公积金贷款每月还款额为3163.27元,商业贷款的月还款额为3742.60元。公积金贷款每月比商业贷款节省579.35元,20年下来能节省将近14万。但实际操作中,商业贷款转公积金贷款,银行是没有这项业务的。可以找专业的房产中介帮你来操作,只是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但整体来看还是值得的。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很多城市都不可以的,我需要知道你的城市?其次商业贷款转公积金贷款需要满足如下条件之一:(一)转贷人持有合法身份证件,且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二)同意提前结清原商贷余额
(三)原商贷发放后已正常还款6个月及以上,贷款期间还款正常、无逾期贷款,并提供由贷款银行出具的原商贷正常还款记录和贷款余额证明;
(四)原商贷所购房屋已办理《房屋所有权证》、《国有土地使用证》;
(五)转贷人及其配偶信用良好,同意由受托银行查询并打印个人信用征信报告,并符合管理中心的《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信用审核标准》(以下称信用审核标准);
(六)有稳定的经济收入和按时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提供经济收入证明应同时附上近期6个月及以上的工资[包括奖金]收入流水明细或个人纳税记录);
(七)无尚未还清的公积金贷款,且无影响公...
住房公积金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日本贷款利率远低于中国存款利率,有没有一种生意从日本贷款存进中国赚取利差?
听说新加坡贷款到中国来周转,年收益能达到百分之几十?有人了解这种生意吗?
按投票排序
我来填坑了首先要明确的一点,大陆是外汇管制国家,资金跨境流动要嘛需要国际贸易背景,要嘛需要如股东分红、跨境投资等资本项下的正当理由,这一般需要外管局备案审批。这类套利交易要做成一门生意,一般选择高单价商品作为贸易背景,如黄金贸易。一是单笔金额大,二是交易频率高。分红、跨境投资等资本项下资金流动一年没有几次,一般也就碰上了顺便做个套利,额外赚点财务收益。某知名互联网企业就是如此。举个简化的例子说明:大陆的A企业,从事黄金贸易行业,向自己在日本的关联公司B企业进口一吨黄金。为了简化数字,假设黄金现货公开价300元每克,一吨黄金就是3亿元。再假设当期日元汇率6,即3亿人民币当期等值于50亿日元。A企业在大陆的C银行存入3亿人民币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3.25%,一年后本息和为3.0975亿。同时A企业在C银行做一笔一年期远期外汇交易,假设当时远期日元汇率5.95(此假设价格体现了远期外汇市场中的人民币升值预期),即当期锁定一年后定期存款本息和3.0975亿人民币兑换为52.06亿日元。以这笔人民币定期存款作为保证金,C银行就可为A企业开出50亿日元的一年期信用证,受益人为B企业。远在日本的B企业收到信用证,意味着一年后B企业将收到由C银行承担第一付款责任的50亿日元,凭着这个信用证B企业即可在日本的银行贷款出来50亿日元,利率1.4%,一年后贷款本息和50.7亿日元。我们来算算钱。A企业和B企业是关联公司,钱在哪一边只是左右手的问题。当期:A企业存了3亿人民币,B企业拿到贷款50亿日元。两边抵消了。一年后:A企业获得52.06亿日元,B企业要还款50.7亿日元。两边一减,赚了1.36亿日元,收益率2.72%。这是到期实现收益的方式,想当期实现收益,A企业存入2.922亿人民币就行,收益率2.67%。好像收益率很低?这门生意不值得做?我们再算算黄金。A企业现在手上有一吨黄金,花了3亿人民币进口进来的。也不加价了,平价卖给别人吧。A企业手上又回来了3亿人民币。再重复循环上述过程。两三天循环一次,自己算全年收益吧。市场上做日元套利的不多,主要还是美元港币。一来国际贸易还是美元结算当道,二来香港贸易物流成本比较低,甚至货物保税区空转都有。黄金企业的套利贸易也受监管当局控制,要求银行对套利类黄金企业不予支持。出现今年一季度深圳外贸同比增长90%以上这种妖速,主要就是因为套利贸易。知乎太坑了,更新写到一半误碰触摸板,跳转到别的网页,后退回来字都没了。=======================更新的分割线============================这种生意已经存在很多年,一度帮客户做得都想吐了。可以参考这个回答: 提问者忽略了汇兑损益,汇率可以通过远期外汇交易锁定,无风险套利。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的前几年,收益更高,是利差和汇差的叠加。大陆的外汇管制问题通常是这样解决的:在真实贸易背景下额外赚取这块套利收益;或者用贵金属加工贸易作为贸易背景多次循环套利。比较匆忙,有空详细说。
大家解释的挺多了,肯定是能做,有正路子也有野路子,
说了不少正路子,我来说点野路子。深圳一直是出口大户,2012年出口额占全国的22.3%,面向香港的出口尤其多。但2013年一季度发生了这样惊人的一幕:在全国外贸形势、出口形势恶化的时候,深圳出口一枝独秀,1-3月同比增速达到83%、71%、69%!出口额一度占全国的30%!甚至拉动全国一季度出口额创记录!上图是深圳出口额,单位亿美元。下图是同比增速,蓝色深圳、红色全国。上图是深圳出口额,单位亿美元。下图是同比增速,蓝色深圳、红色全国。这样的奇迹从何而来?不是深圳人民的勤劳,而是出口商人的“智慧”!以往出口企业进行虚假贸易的目的是骗补贴、骗退税,增加的贸易数字也是政绩。但这种老手段在多年打击之下已经很难行得通了。聪明勤奋的中国人民开拓出一条崭新的道路,采用新手段利用虚假贸易进行汇差、利差套利。单次的操作流程大致是,生产(购买)出口所用商品,大致是CPU之类的芯片,体积小价值高,卖给香港的公司(关联方),香港的公司以购买货物为由贷款(需要国内公司的信用证),交货款,港币合法入境,结汇,用人民币购买理财产品等。如果只是这样单次的操作,就是合理合法的出口。但其中猫腻在后面,货进香港之后(全在保税区内操作),还能原封不动的拉回深圳,再如此循环,利用信用证加杠杆,一辆车一天甚至可以来回几十次。别问我怎么做的,我也不知道,跟我说了也听不懂,其中奥秘就在这里,民众的智慧也在这里。这种手法的隐秘程度极高,海关一段时间甚至不知道,1月外贸数据出炉还有人欢欣鼓舞,慢慢就发现不对了,尼玛出口香港的数据跟香港进口的数据对不上啊!出口形势恶化的时候尼玛甚至出口连续三月增速超过70%啊!--------------------以下言论道听途说而来,纯段子,完全没有真实性,禁止转载--------------------一季度过去,不懂经济的人也知道深圳出口数据有假了,有关部门开始派人查,明知道出口数据有问题,就是找不到哪里出了问题,钻了什么空子。SWB的问HG,你他妈坐那看着一个车来来回回几十次,你就不知道查查。HG的回SWB,人家几十次都有手续合法合规的,我怎么查。事情在僵持之下,终于找到了突破口。他们找到一个污点证人,一五一十的交代了操作手法。一群专家坐着听完了,愣是没人听懂=_=----------------------------------------------------段子结束------------------------------------------------就这样,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侦查,终于发现了问题,大致是利用了十几个政策中间交叉而成的一个漏洞。开始查的时候,勤劳的人民也有点害怕,还在做收敛了很多。后来发现要露馅,胆大的就在7、8月进行最后突击,成功的完成最后一票,为深圳出口做出最后的贡献。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从香港以2%多一点的利率贷款,拿回内地,最保守的购买理财产品,最终3%以上的利差加上人民币升值的汇差,单次收益超过3%。再通过“来来回回”加杠杆,扣除占用的资金和费用,收益相当可观。
这种交易方式很久之前就有了,称之为carry trade。最火热的时候就是日本的渡边太太们从本国借钱然后去冰岛等国家投资或存入吃利息差。大陆目前还是外汇管制的。日本的钱不太向国内流,而是去东南亚投资,欧美的债券。如果要在中国套利,一般是走香港。但是目前的收益应该覆盖不住资金的渠道成本。
可以做,不过有汇率风险。在过去几年中人民币相对日元升值了30%,如果从日本银行贷款、到中国投资,不但能够赚到正常投资收益,还能赚到30%的外汇升值收益。但是这也意味着外汇的波动幅度很大,远远超过了正常的投资回报率。如果人民币突然(临时)贬值一下,哪怕投资再成功,折算下来也有可能赔钱。
大家居然都忽略了银行这样一个大中介,和人民币这个最近最红的“国际货币”方法如下:最简单的、通过银行的海外分行贷人民币给你,要知道海外人民币的融资利率比国外低得多,我见过报价在半年1%的,是的,就是东京分行的报价,虽然银行不可能给你这么低的利率,但原理如此,可以尽量压价,因为你知道了银行的底线不再是下浮20%。高端点的,通过的内保外贷方式,或是日本分公司在国内银行的nra账户中存入人民币(别问我从哪来),以此为质押,申请贷款,而贷款就是上述的人民币跨境贷款,降低融资成本,一步享受国内的存款利率和国外的贷款利率。补充下,海外分公司资金如何流入国内,当时我们考试有道题,答案是贸易、股权投资、债权投资。
转口贸易。1
在国内提供高利率的小银行开大额存单2 用存单做质押去大银行开信用证3 国外的关联公司拿到信用证去银行贴现4 将资金输送回国5 goto 1
日元本来就是最佳的融资套利工具呀,很多人这么干!因为它的量很大,汇率又比较稳定,长期看利率也会比较稳定。 另外,融资套利并不一定是直接表现在贷款和存款这么直观的形式,更多的是贸易融资。主要的贸易融资工具性商品有铜和黄金。其实欧元现在更加应该这样干呀,都负利率了,存款都要收费了。你以零率去欧洲集资,然后拿来中国投资,就可以赚很多啦。但是,正常情况下是有管制的,就要做贸易融资把钱通过贸易的形式进出咯。你从一个中国企业购买黄金制品,就能把很多钱一下子送进来。然后,等你赚够了,你又做一次从海外进口黄金或者铜的交易,钱又回去了。美元在QE时期也被用来做套利工具,比如潜入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所以,货币当局和金融炒家一起就不断的制造着不同市场的大幅波动。美元走强以后,美国市场复苏,更加有利可图的时候,资金回流,新兴市场就倍受打击。人民币汇率走软,外汇占款减少,人民央行不得不放水,也是因为资本回流和外流的因素导致的。利已经套完,资本该回家了。
在动态中看到这个问题,一想,怎么2013年的问题都还会再跳出来。发觉题主好有生意头脑,这也就是常见的套利方式中的一种,同时通过合规渠道赚这种利差是合法的。不过是第一次发现有人讲到日元的,好吧,估计是我比较孤陋寡闻。一般这种套利型企业(多为空壳公司)第一反应就是美元,因为国际贸易中结算货币多为美元,另外选择的境外融资银行也多为境内银行境外分行或是境内银行离岸部,也就是导致授信币种多为美元与人民币。不过操作上与日元是类似的。一般选择的方式多为信用证、融资性保函(也叫备用信用证,即“内保外贷”形式中的“保”)、保付加签。当然也有境外公司直接向境外银行授信的方式,但这个很难,因为这些企业为了套利在境外设立的关联公司实力都很差,审批条件几乎都要求要境内大型商业银行担保,最终还是回到了信用证、融资性保函和保付加签。要办理这些业务呢,境内公司需到境内银行存入资金并质押,那么质押物有:理财受益权、资管计划受益权、定期存单、外汇掉期、商业汇票等。银行为了高息揽存,会经常针对这种套利业务推出一些专门的结构化理财产品或是资管计划,给予境内企业高存款利息。境内公司办理好质押手续后,境内银行开立出信用证、备证给境外银行,或在票据上予以保付。境外授信银行便给予境外公司融资,或向其提供贴现,或福费廷等。境外公司通过与境内公司贸易方式回流资金。咱们国家执行外汇管制的,所以,有的企业在没有贸易的方式下就铤而走险,通过地下钱庄回流,这不合法,呵呵!当然有的银行还有跨境人民币交易渠道,绕过外管,额,这个不予置评!境内公司拿回钱之后(当然这钱已经少了),又拿这钱到境内银行再来一遍,就这样周而复始,跟滚雪球一样,杠杆比例越来越高,1000万都可以玩转到一两个亿,还是蛮有风险的哈!那这里面呢,有几个风险:对境内银行而言,知道企业在套利,也明白其滚雪球,怕其资金来源不明,也怕企业无力还款或不按时支付贷款利息,会导致境外银行索赔,境内银行还得垫付资金。还有就是期限错配问题了。对企业而言,汇率波动有时会导致不赚反亏;资金在境内外流转一次本金就减少一次,导致资金占用问题;因为滚雪球,要支付的利息也越来越高,要是心太大,还会出现付不起;如果通过地下钱庄,呵呵,费用很高,风险很大还不合法;在境外银行配比金融衍生产品,有时亏得眼泪都下来了。当然上面讲的都是一小部分,还有很多细节,如NRA户、离岸户等,就不再细讲了。
说的好像jpy不会贬值似的。
一个山里的少年热爱数学 ,他苦读手上能得到的所有数学资料并大量思考,最后他发现了和微积分相关的定理和知识。这个山里的少年之后卖掉了自己的一切狂喜地走出了大山来到了城市,因为他认为自己的天才能够感动世界。之后他发现这玩意已经几百年前就被发明出来了,而且是大学数学的标配。我就不告诉你这个少年最后自杀了。
好多人談論了在日本如何貸款,但問題在於大陸外匯管制,無法自由匯兌。那我再說一個大家沒提到的問題。雖然外匯管制了,但是實際上并不會難倒國際炒家。匯通天下可是中國人提出來的。銀子坐地換成了銀票,再到另一個地方匯兌就好。於是只要找一個雙方都認可的等價物,就可以自由交易了,於是他們找到比特幣。即,一方將當地貨幣兌換成比特幣,把錢包或者序列(純數字化)交易給對方,對方再將其兌換為當地貨幣。然後中國政府也發現了,立即就叫停了比特幣相關交易。於是,他們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等額匯兌。就是說:有人想把在日本的利益在中國支取,只要找到有同樣價值的中國利益想在日本支取的所有者,即可進行撮合。那麼有多少人想把中國的錢轉向日本呢?小額有各種留學生的父母(國家還給了他們外匯匯出配額,這種配額也同樣有人收購),也不能小看代購的力量。大額當然是各種貪官贓款以及外國想投資中國的熱錢炒家,直接通過中國地下錢莊轉移,實現財富流通的雙贏。當然,也許有人說這樣做的太小了。問題是需要交易的量並不是交易總量,而只是交易利潤而已。如同你在日本投資1000萬人民幣,年利10%,其實只需要操作100萬人民幣即可。因此這個管道其實并不像想像中的那麼小。
手段很多,内保外贷(这么多人回答居然没有一个人提到内保外贷这样高大上的业务!)、远期信用证都可以做,但前提是外汇资金的管制问题,其实这个问题说的就是资金境内外流动的合法合规。
就个人看电车广告所知,日本利率低的是房贷,1%左右,其他的个人贷款利率在2.8%-12%还是多少的……我是从来没觉得日本普通贷款的利率有多低,企业的不了解。
题目所指正是“日元利差交易”。建议参考阅读:当“日元利差交易”这个名词满天飞的时候,人们究竟知道什么是利差交易吗?为何这个词总是被频繁的错用呢?Mark 谈了对利差交易的认识,首先从历史开始。时间回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情况已经越来越明显了,日本央行准备在与通缩的战斗中采取越来越激进的措施。随后也正是日本央行开启了央行史上最大胆的货币试验,最终给我们带来了诸如零利率(ZIRP)和量化宽松(QE)这样的新概念。而对于投资而言,这种变化意味着:日本利率快速跌至0,而美国的利率则远在5%以上,而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纷纷敦促日本让日元贬值以逆转通胀预期。在这种情况下,对冲基金该怎么办呢?当然是大规模做空日元。投资者不仅可以预计日元贬值,而且巨大的利差也给这种交易策略以支持,或者用做固定收益那些人的说法,带来了正利差。在这种情况下,日元需要升值5%才能达到平衡点。而事实上,在年期间,美元对日元汇率从80升至140。由于正利差构成了这一交易策略总回报中的相当大一部分,这一策略很快就被称为“日元利差交易”(顺便提一句,对这段时期日元从80跌至140的美好回忆正是当前许多做多美日汇率的对冲基金背后的支撑因素)。但直到1998年,日元利差交易在圈外仍然少有人知晓。直到那个时候,这仍然是少数对冲基金和固定收益天才的玩物。然而,就在那一年,俄罗斯违约引发轩然大波,市场看到了这些少数人所承担的大量风险出现了无序的关闭。从俄罗斯国债到丹麦MBS再到亚洲货币,看起来每种资产都由做空日元的头寸“融资”。LTCM以及那些跟随他们的华尔街投行自营交易部门处在了漩涡中心。此外,还有许多许多人,比如Julian Robertson的老虎基金,也遭重创。“利差交易”一词迅速变成金融领域的通用词汇,以至于近期任何日元或者其他货币的空头都被一些分析师和股票投资者称为“利差交易”。但这是错的。想想看,如今谁的利率更低?美国还是日本?是的,现在不存在利差。那么欧洲VS日本呢?同样也不存在。投资者做空日元仅仅是由于他们下注日元贬值,而非利差的原因。那么如何定义利差交易呢?很简单呢,如果,当你建立一个头寸,而你预期收益的绝大部分来自于你做空的资产(也可以包括现金)与你做多资产之间的利差,那么你就在执行利差交易。这意味着这笔配对交易的价格波动相对于利差而言较小。比如:如果你做澳元与美元之间的利差交易,两者之间的利差目前约3%。没有很多利差空间。而尽管近期两种货币的价格波动从历史标准看非常低,但仍有约10%。这意味着你的回报主要受到货币升值/贬值的影响,而非利差。你可以称这笔交易有正利差,但你不能将其称作利差交易。经典的货币利差交易来自于之前许多新兴市场国家有着固定汇率和高利率的时期,这主要是由于这些经济体的金融市场很小且缺乏政策可靠性。但如今时代已经变了。在外汇市场领域,已经很少有真正的利差交易。相对于潜在的利差,汇率波动性过高了。近期唯一真正的利差交易的机会出现在债券市场,主要经济体金融市场的低政策利率和陡峭的收益率曲线。
转一张图过来——请注意看银行对外籍贷款者的身份、收入等要求和审查标准。
假如可以这么做的话:就会有无数人跑到日本贷款,然后存到中国...然后日本的demand for loan上升,中国的supply of loanable money上升...然后日本的interest rate就会上升,中国的interest rate就会下降...直到两国的interest rate完全相等...然后推广一下,通过类似的机制,世界上所有国家的interest rate都会变成同一个数字...显然,这种事情并没有发生,所以,这似乎是不可行的...原因吗,一言以蔽之:capital control...
实际上是可以的。很多在日中国人买房子都是低息长期贷款,然后慢慢还,把钱拿到中国来存。不过超越一定规模会有问题。中国是个外汇管制的国家,不是你有多少钱都可以兑换的。最后,日本拿低息贷款买房,然后把钱拿到中国来存,其实没有另外一个办法简单,直接,收益高:直接在中国买房。(和房价升值比较,利率差真心不算什么)
日本已经维持了N年的超低利率了,负利率都有过,在外汇市场上,从日本借入日元,再投资到金砖四国这些地方的案例比比皆是。以外资的神通广大,相信不会稀罕把钱存到中国的银行里吃利差。个人猜测热钱主要是两条路进入中国,第一是经常账户下的FDI(外国直接投资),这个是长期的生意,相信这些年不是很多。第二是与在中国有生意、需要把钱汇出去的跨国公司合作,热钱的美元换得跨国公司的人民币资产,通过股权交易等形式转让。第三是地下钱庄,通过地下钱庄渠道流入流出的热钱之巨,相信绝对超出所有人的预料。个人猜测而已,无知之处请轻喷~
汇率风险不是问题,期货,期权,远期,互换,要对冲还是很简单的,主要问题是资金进出的问题
现在都是通过法人借贷过来来实现。您当前位置:
一笔贷款牵出经济诈骗?招商银行身陷贷款纠纷
  近日,《市场导报》读者毛先生联系导报记者称,招商银行最近陷入了一桩错综复杂的贷款案件,可能牵涉到经济诈骗。杭州西湖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西湖法院)已作出裁定,驳回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凤起支行的...
  近日,《市场导报》读者毛先生联系导报记者称,招商最近陷入了一桩错综复杂的贷款案件,可能牵涉到经济诈骗。杭州西湖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西湖法院)已作出裁定,&驳回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凤起支行的起诉&。
  原来,日,西湖法院开庭审理一起银行个人贷款纠纷案件,招商银行凤起支行(以下简称招商银行)将人袁某、范某及人倪某、陈某双双告上法庭,目前案情已有最新进展。
  &我们发现招商银行在此次贷款中存在诸多违规操作的行为,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让施某轻松拿走了贷款。&毛先生表示,作为倪某、陈某共同委托代理人,经过调查取证发现,此次贷款纠纷中,作为贷款发放方,招商银行并没有依据相关规定对借款人进行审查,在受托支付后也没有尽到监管的职责,已经涉嫌多处违规操作。
  对此,招商银行则认为,此次贷款中的借款人已经存在诸如转移资产等多种逃赖账行为,因此招商银行将继续提起上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到底是银行方面违规操作把关不严,还是遭遇骗贷?
  借款人未按期偿还利息,银行方将借款人抵押人诉至法庭,看似简单的贷款纠纷,在庭审过程中却牵出诸多疑点。300万元贷款借款人半毛钱都没有拿到?而借款人、抵押人陈述中的焦点则聚集在袁某以前的丈母娘施某身上。
  招商银行:借款方应还本付息据导报记者了解,日,招商银行与范某、袁某签订《个人授信协议》,约定提供300万元可循环授信额度,自日起至日止。同时双方签订《个人贷款借款合同》,约定招商银行在授信额度内给予范某、袁某300万元贷款,期限为24个月,并约定利率为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贷款基准利率上浮25%,即7.6875%,按月付息,如有逾期,逾期利率为贷款利率上浮50%计收罚息。
  同日,招商银行与倪国英、陈国荣签订《个人授信最高额抵押合同》,将位于西湖区阳光地带花园(西)一套房屋为范某、袁某的债务提供抵押担保。合同签订后,招商银行向范某、袁某发放了贷款300万元。
  日,西湖法院开庭审理招商银行诉袁某、范某及抵押人倪某、陈某贷款纠纷一案。庭审过程中,招商银行认为,&(贷款)合同签订后,招商银行已向范某、袁某发放了贷款300万元,现因该二人涉及多个诉讼也未按期支付利息,可能影响本案贷款清偿。&
  对此,招商银行请求法院判令范某、袁某归还贷款300万元并支付相关利息、罚息;此外,招商银行对倪某、陈某提供的抵押物享有优先受偿权。
  借款方:贷款只因帮丈母娘
  面对招商银行的控诉,借款人袁某大喊冤枉,&2012年,我与范某就已经初步达成离婚协议,约定在杭州的房产归范某所有,后来办理贷款只是因为帮范某的母亲施某一个忙,而且当时她说是用范某在杭州的一套房子作抵押。&
  据袁某回忆,2013年初,施某以资金周转为由,找到袁某和范某要求其以个人名义,向&招行&提出借款申请。考虑到施某表示,这个借款会以范某名下的房产作抵押,他觉得就算以后出事了,也与自己无关,便答应了。在随后办理贷款的过程中,他与范某签订的合同均为招商银行提供的空白合同,对于贷款相关情况也并不知情。&到了银行,合同早已准备好,我只要在需要签字的地方签下自己的名字就行了,就连翻页都不需要。&袁某表示,5分钟不到,合同全部签署完毕,他便离开了。后来,他也没有向银行还款,也没有银行催他还款,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
  2013年底,袁某与范某正式解除婚姻关系。直到2014年7月,袁某得知自己成了被告,这才了解到当初贷款的抵押物并非范某的房产,而是另有其人。
  抵押方:抵押担保只因受骗为什么范某、袁某贷款的抵押担保人会找到倪某、陈某?据导报记者了解,倪某和陈某是一对夫妻,此次涉案抵押物便是他们仅有的一套养老住房。据陈某介绍,此前提到的施某同他们是20多年的老友,都曾在杭州力士机械有限公司(简称力士机械)共事。
  &2013年初,施某找到了我们,说是打算以建设力士机械厂房为理由,向银行贷款150万,但是现在缺少抵押物,希望我们可以暂时将房产作为抵押。&陈某告诉导报记者,当时施某打包票保证一年后返还,看在多年朋友份上,他们同意了施某的请求。
  随后,施某驱车将两位老人带到招商银行签署合同。&到银行后,我们也没有看合同内容,都是他们说什么我们就做什么。&陈某表示,2014年7月,收到法院传票的倪某和陈某这才傻了眼,但是直到开庭,他们才知道借款人并非施某,却是另有其人。
  &这些事情我们根本不知道,我们就这么一套养老房,叫我们以后怎么办?&倪某边说边抹泪。对此,倪某、陈某认为,在不知道借款人为范某、袁某的情况下,招商银行也未提供抵押合同,因此招商银行在监管上存在问题,而施某等人则涉嫌骗取贷款。
  经导报记者调查发现,在此次贷款中,范某为施某女儿,袁某曾为施某女婿,倪某、陈某则是施某的老同事,借款人与抵押人都与施某有关联。此外,300万元贷款发放后,仅仅一个工作日后,贷款便全额转走,这究竟又是怎么回事?导报记者对此再次展开调查。
  一式三份合同存疑通过当事人调取,导报记者拿到了一份杭州市房地产档案馆存档的《个人授信最高额抵押合同》。据悉,该合同为倪某、陈某与招商银行签订的《个人授信最高额抵押合同》为一式三份。
  但是,导报记者在这两份不同版本的《个人授信最高额抵押合同》中看到,杭州市房地产档案馆存档的《个人授信最高额抵押合同》和银行提供的《个人授信最高额抵押合同》在关键的授信申请人、抵押人、抵押金额明显不同。
  其中,授信申请人银行版本为&范某、袁某&两人,房产交易中心版本为&范某&一个人;此外,银行的那份担保合同抵押人为&陈某、倪某&两人,房产交易中心版本抵押人为&倪某&一个人;在房产交易中心版本,导报记者看到双方约定的最高债权额为506万元,但是在银行的版本约定则为300万元债权。
  一式三份的合同为何会出现如此出入?陈某认为,&这肯定是我们当时签的空白合同,他们后面想怎么填就怎么填。&
  贷款次日全额转移?据导报记者了解,此次贷款纠纷中,袁某与范某申请的是&个人经营性&贷款。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此类贷款中,银行不能够将款项直接交予借款人,而是需要借款人同第三方发生真实交易,经过审核&购销合同&及发票无误的情况下,才能将款项打入第三方账户。而此次案件中,贷款便是依据杭州为宏机械有限公司与黎明五金(简称黎明五金)签订的《购销合同》,将贷款汇入黎明五金账户。
  对此,倪某、陈某代理人,浙江浙嘉律师事务所律师张熠告诉导报记者,在银行受托支付的过程中,招商银行未审查相关的合同和凭证,也从未向第三方黎明五金了解过相关交易细节,在支付以后,既没有收集发票,也做好有关细节的认定记录,已经涉嫌违反《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相关规定。
  &依据《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相关规定,个人贷款支付后,贷款人应采取有效方式对贷款资金使用、借款人的信用及担保情况变化等进行跟踪检查和监控分析,确保贷款资产安全。但是招商银行并未做到上述要求。&张律师表示,经过调取黎明五金灯具厂账户的结果显示,4月20日和4月31日,300万元贷款分两笔陆续转入力士机械,并随即转移到施某私人账户。
  张律师还指出,招商银行对借款人范某和袁某的资信情况从未进行调查,袁某没有接到任何银行向其调查房产、收入、婚姻情况的要求,从而导致未按照《个人授信协议》约定,履行监控义务,放任损失扩大。
  招商银行将继续提起上诉 日,导报记者在西湖法院民事裁定书((2014)杭西商初字第2073-2号)上看到,西湖法院认为,&本案借款人以向黎明五金支付货款为由向招商银行申请贷款,并向该行提供了杭州为宏机械有限公司与黎明五金签订的《购销合同》。经查,黎明五金与杭州为宏机械有限公司不存在上述合同项下的交易行为。另外,本案贷款最终进入到了施桂英的个人账户。因此,本案有经济犯罪嫌疑,应当裁定驳回起诉,并将有关材料移送公安机关。&
  2月15日,导报记者来到招商银行了解最新情况,相关负责人方先生了解导报记者来意后表示,目前案件正处于审理过程中,招商银行已全权委托律师团队处理此事,对于目前的动态不方便透露。&这起借贷行为已经涉嫌逃赖账,因为我们已经发现他们的一系列资产转移行为。&方先生告诉导报记者,事实上,被告所说的情况并不完整、真实,因为当时的抵押人就是贷款人,但是由于年岁过高,因此换了另外的人过来贷款。对此,招商银行将继续提起上诉。
  3月10日,导报记者来到中国银行业监督委员会浙江监管局,相关工作人员金女士表示,&对于导报记者提出的诸多问题,银监会不能依据单方面信息给出相关答复。&同时,金女士还说,&对于此类信访问题,理应由相关当事人提交将书面材料信访,银监会受理后会进行调查处理。&
  随即,导报记者联系毛先生后了解到,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将于3月13日开庭审理此案。
关联文章推荐阅读:
如果尚未能解答您的疑问,还可以直接拨打免费法律咨询热线:<font color="#ff6-8333,专业律师免费为您解答法律问题。
杰出律师推荐
债务债权频道
(人)|(个)|(条)
贷款纠纷咨询
下一步您可以:
热门搜索:
免责声明:找法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法律相关知识为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核实后会给予处理。
最新知识推荐
按地区找债务债权律师
贷款纠纷频道
:人 :个 :条
Copyright@2003- 找法网()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行一年期贷款利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