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局卡里面包含养 老金吗?

社会保险法解读:“老有所养”怎么实现?-社会保险法-金投保险网-金投网
社会保险法解读:“老有所养”怎么实现?
来源:中国平安编辑:zhenghaizhen
摘要:随着社会保险法的出台,越来越多的人关心起来了自己的养老问题,不同的社会角色,不同的职业岗位,都有不同的规定,那么究竟那些人可以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随着的出台,越来越多的人关心起来了自己的养老问题,不同的社会角色,不同的职业岗位,都有不同的规定,那么究竟那些人可以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法解读给您拨开迷雾。
社会法关于基本范围的规定
新的社会保险法第十条规定: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者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很多人对此并不是很明晰,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进行个详细的社会保险法解读。
社会保险法解读相关问题
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险法解读:他们是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主力,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由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筹集资金,采取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模式。
而灵活就业人员:则是以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弹性工作等灵活形式实现就业的人员,他们可以自愿参加职工养老保险,保险费由个人全部承担。
对于事业单位职工来说:他们有管理类、公益类、经营类等相关类型,他们实行退休养老制度,费用由国家或者单位负担,个人不缴费,标准以本人工资为基数,按照工龄长短发放。目前很多省市在进行着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配套改革,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执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公益性事业单位则实行的读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制度规模和企业职工养老模式相当。
对于大家艳羡的公务员社会保险法解读:公务员实行退休养老,费用由国家负担,个人不缴费,养老金标准以个人工资为基数,按工龄长短计发。
自由职业者:&老有所养&也不远
陆先生明年就要退休了,他参加的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只有13年,没有达到最低的15年年限,他很担心退休是否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鉴于他是灵活职业者,保险费用必须由个人全部承担,笔者给了他三个建议:
首先,他可以延长缴费期限,直到满了15年。另外如果不想继续缴费直到满足15年期限,那么可以申请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最后,如果陆先生前两个都不想做,那么可以申请将其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即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金投保险网无关。金投保险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
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意外保障/航班延误:被保险人乘坐航班抵达目的地时延误4小时及以上(不含航班被取消、变更或起飞后发生返航、备降);
意外保障/航空意外身故:被保险人每次以乘客身份乘坐从事合法客运的国内民航班机,自持有效机票到达机场通过安全检查时起至飞抵目的地走出民航班机舱门时止的期间内,遭受交通事故导致的保险责任;
意外保障/火车意外:被保险人以乘客身份乘坐从事合法客运的火车(含轻轨、地铁)期间(自持有有效车票并双脚进入火车车厢起至抵达目的地双脚走出火车车厢时止,但中途双脚离开火车车厢期间除外),遭受的意外伤害事故;
重疾给付:5万-50万可选
身故保险金:10万元-50万元
意外保障/飞机意外伤害:被保险人以乘客身份乘坐合法商业运营的客运飞机,并遵守承运人关于安全乘坐的规定,自持有效机票检票并进入所乘客运飞机客舱时起至抵达机票载明的终点离开所乘客运飞机客舱的期间内遭受意外伤害,导致身故直接给付保额,导致残疾则按比例给付。
意外/急性病医疗:1万元
紧急转院:5万元
意外保障/航班延误:被保险人乘坐航班抵达目的地时延误4小时及以上(不含航班被取消、变更或起飞后发生返航、备降);
意外保障/航空意外身故:被保险人每次以乘客身份乘坐从事合法客运的国内民航班机,自持有效机票到达机场通过安全检查时起至飞抵目的地走出民航班机舱门时止的期间内,遭受交通事故导致的保险责任;
意外保障/意外身故、残疾及烧伤:若被保险人因意外伤害事故导致不幸身故,给付身故保险金,合同终止;若因该意外导致身体残疾或烧伤,按合同约定比例给付残疾或烧伤保险金。
健康医疗保障/意外医疗保障:若被保险人因意外伤害事故在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诊疗,在扣除被保险人通过其他渠道获得的补偿后,保险公司扣除100元免赔额及被保险人通过其他渠道获得的补偿后,100%赔付合理的医疗费用保险金。
意外保障/意外身故、残疾及烧伤:若被保险人因意外伤害事故导致不幸身故,给付身故保险金,合同终止;若因该意外导致身体残疾或烧伤,按合同约定比例给付残疾或烧伤保险金。
健康医疗保障/意外医疗保障:若被保险人因意外伤害事故在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诊疗,在扣除被保险人通过其他渠道获得的补偿后,保险公司扣除100元免赔额及被保险人通过其他渠道获得的补偿后,100%赔付合理的医疗费用保险金。
保险顾问在线
问:咨询一下中英人寿的吉..
并且确诊时所患疾病未达到重大疾病程度,将...
Q:你好,我想问一下,我发生意外事故,现在合作医疗还没有报下来,如果距事故发生超过180天还没理赔,意外险还能报吗?谢谢!
Q:你好:麻烦问一下,我的保险已经交了,怎样才能在网上查到?
Q:什么是安贷宝
Q:我的户口已经落户在现在所在城市&但是身份证信息还是以前老家的&。现在单位要解除合同要失业证&,办理失业证身份证信息是以前老家的可以办理吗
Q:您好,小孩10岁买国寿福禄鑫尊适合吗
Q:新农合最长多长多少时间能去办理报销,跨年呢?
Q:我要出国两年,车子就放在家里不开了。然后我这个车子的保险不办可以吗?
Q:你好。怎么查理赔
猜你感兴趣
保险关键词
版权所有 (C) 中国黄金投资网 gold.org 浙ICP备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
本站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做为投资建议!联系管理员:webmaster@cngold.org 欢迎投稿:tougao@cngold.org
我的意见:媒体:社保非万能的 不能无限度满足所有人养老所需|老有所养|商业保险_凤凰财经
媒体:社保非万能的 不能无限度满足所有人养老所需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事实上,一个健康的养老保险体系,应该由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商业保险共同组成,这其中,社会保险提供最基本保障,企业年金、商业保险也是保障“老有所养”的主要力量。与我国养老保险体系中社会保险占“大头”的情况不同,美国的养老保险体系中,40%是由社会保险负担,40%依靠企业年金,20%依靠个人购买商业保险。
社保不是万能的(民生&民声) ●一个健康的养老保险体系,应该由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商业保险共同组成,不能期望基本养老保险将所有的事情都办好,实现&老有所养&,还需要家庭和个人未雨绸缪,做好社会保险之外的功课
&这么高,70块钱的基础养老金只能当零花钱&,&物价连年上涨,每月一两千元钱的企业养老金得紧着用&。随着近期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制度改革方案出台,人们对社会养老保险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和期待。 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是人们最朴素的人生愿望,也是传统文化中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忙碌一辈子的老人理应得到社会的尊敬和照顾,安享晚年。 然而,理想虽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十一连涨&后的养老金不能很好地满足老人的生活所需,即使是保障水平最高的北京,每月3000多元的企业职工养老金花起来也必须精打细算,更不要说1.4亿只能领到基础养老金的城乡老年居民了。 另一方面,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行状况同样不尽如人意:2013年我国有19个省份的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收支缺口合计1702亿元,很多省份是靠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勉强维持基金的正常运转。全国层面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已连续3年收入增速低于支出,养老保障水平继续提高的潜能正在下降。 比现实的&骨感&更令人担忧的,是人们认识上的误区&&总以为社会保险是万能的,能够无限度地满足所有人的养老需求。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发布的亚地区养老和退休报告显示,我国有63%的居民认为退休养老要靠政府,仅有9%的居民认为退休自己负责。 事实上,一个健康的养老保险体系,应该由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商业保险共同组成,这其中,社会保险提供最基本保障,企业年金、商业保险也是保障&老有所养&的主要力量。受到运行目的、风险控制等因素影响,作为提供托底的社会保障,其运营效率、服务水平等方面,较商业保险都有较大差距,不能期望社会保险将所有的事情都办好,实现&老有所养&,还需要企业和个人未雨绸缪,做好社会保险之外的功课。 与我国养老保险体系中社会保险占&大头&的情况不同,美国的养老保险体系中,40%是由社会保险负担,40%依靠企业年金,20%依靠个人购买商业保险。世界上167个实行养老保险制度的国家中,有1/3以上国家的企业年金制度覆盖了约1/3的劳动人口,丹麦、法国、瑞士的年金覆盖率几乎达到100%,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也在50%左右。在很多发达国家中,企业年金制度已经成为法律强制的养老保险制度得到全面推广,个人购买商业养老保险则可以享受较大幅度的税收优惠和政策鼓励。 反观我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3亿人中,仅有5%的参保人员同时拥有企业年金保障。个人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更是寥寥无几,中国人均长期寿险保单持有量仅为0.1份,远低于发达国家1.5份以上的水平。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增长最快的国家,10年之后的2025年,老年人口总数就将达到3亿。解决养老难题,除了继续织密基本养老保险大网外,大力发展企业年金和商业保险势在必行。目前,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已经启动,在加大税收优惠的同时,国家也需要通过各种法规,逐步引导企业将企业年金制度作为基本的职工福利建立起来,成为基本养老保险之外的第二张大网。 而强化作为第三张大网的商业保险保障功能,对保险公司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要真正挑好这副担子,保险公司要更加苦练内功,加强自身在产品开发、资金管理方面的能力建设,为社会提供更高水平的养老保障,真正成为人们&老有所养&的重要支撑。(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lujh]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保本保息,轻松理财。
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市场分化明显,未来持续看好民生消费领域。
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绩优新蓝筹,未来市场主力方向,政策支持,资金流入。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15:44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04/13 09:21
04/13 10:23
04/13 08:14
04/13 08:48
04/13 08:48
04/13 08:14
04/13 10:30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22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9:21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1010327
播放数:273290
播放数:3168907
播放数:278980
48小时点击排行【社保】老有所养缺钱了---2014年我国养老金亏空或超千亿元_保险新闻_保险知识&新闻频道_好险啊
【社保】老有所养缺钱了---2014年我国养老金亏空或超千亿元
“亏空”不断加大  查阅历史数据不难发现,养老金亏空确实存在,并非新闻。最近几年,我国养老金缺口在不断扩大,而且体系对财政补贴的依赖度越来越高  有媒体报道称,在剔除财政补贴后,2014年我国养老金亏空或超千亿元。  这一数字是从财政部4月15日公布的2014年全国基金预算情况计算得来的。根据预算,2014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结余可达2371亿元,年末滚存结余28251亿元。但若剔除了3038亿元的财政补贴后,情况不再乐观。2014年养老金保险费收入17554亿元,支出19117亿元,两者相减,就得到了“亏空千亿”的结果:养老保险金“入不敷出”,亏空高达1563亿元。  那么,在计算养老金收支结余时,是否应该不考虑财政补贴呢?“相关法规规定,养老金如果不足的话需要补贴。所以不是一开始缴纳的时候就有补贴的,是养老金出现支付不足的时候政府给予补贴。”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陈云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运营出现亏空的话,国家是有义务来补贴的。”相关法规是指《社会保险法》,其中第六十五条写道:“社会保险基金通过预算实现收支平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社会保险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给予补贴。”  但现在,财政补贴在养老金收入中的占比已经过高,造成了职工养老保险必须要依赖这种高额的财政支持才能正常运转。  根据人社部在2013年11月公布的《2003年-2012年全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情况》,十年间,我国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年均增长8.2%,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年均增长21.4%。同时,财政补助也是连年增长,十年间增加了1885亿元,年均增长达到了18.1%。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禇福灵表示,对养老保险的财政补贴过去十几年基本维持在基金总收入的13%至14%,褚福灵认为,政府应该给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一些补贴,但是应当进一步规范,让养老保险制度能够自求平衡。  这也不是养老金第一年出现亏空了。根据《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2》,2011年养老金收不抵支的省份有14个,收支缺口达到767亿元。  缺口还在不断扩大,去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保险费收入15501亿元,财政补贴收入2669亿元,与此同时,支出达到16460亿元,剔除财政补贴,养老金“亏空”959亿元。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政策与安全研究所教授毛寿龙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养老金是一个生命周期,不能只是简单地看当年亏损还是结余。但亏损是一个信号。就目前的形势来讲,当年亏损,未来亏损可能就更大。 沉重的“历史欠账”  面对亏空,人们不禁要问一句:养老金都去哪了?专家分析称,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历史欠账,加上我国养老金体系本身存在的问题,都是造成养老金收不抵支的重要原因  毛寿龙告诉记者,养老金亏空涉及到我国现在的人口结构,现在社会老龄化问题严重。  有数据显示,中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2013年老年人口总量超过2亿,在2052年将达到4.87亿,占总人口的34%。“老龄化的问题,造成养老金实际上缴纳的人减少,而领取的人增加。”陈云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  人口老龄化已是不可避免的大趋势,在未来,我国还将有越来越多的人需要面临养老的挑战。  但对我国的养老保险体系来说,负担还不仅仅是在将来,过去的一笔“历史欠账”也是养老金难以承受之重。“中国有历史的负遗产。”陈云坦言,“以前的国企员工没有交足养老保险,但陆续退休以后又需要领取养老金。以前国企的是没交,但劳动者也做出了贡献,拿的是低工资,应该是等同于缴纳。”  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撰文称,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对国有企业改革时,首先是划分了“老人”、“中人”和“新人”,采取了不同人群区别对待的基本原则。其中的“老人”和“中人”,是完全没有缴纳或只是部分缴纳了养老保险费,按政策他们被“视同缴纳”了。  唐钧进一步表示,“就因为这样的制度安排,改革后养老保险制度一开始资金上就有‘缺口’。1996年开始实施,1997年就亏空50亿。随着上世纪50、60年代出生的‘中人’越来越多地迈入退休门槛,亏空也就越来越大。”  这样的历史负担还体现在个人账户的“空账”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养老金保险发展报告2013》显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继续扩大,超过2.6万亿元,意味着未来基本养老保险的支付压力将进一步增加。2.6万亿,这一数字比养老金当期亏空的1563亿元更加“触目惊心”。但个人账户空账不等同于“亏空”,它是指个人账户的账面金额和实际金额不符。  我国当前的基本养老保险采取的是“统账结合”模式。单位按照员工工资的20%缴纳养老金,这部分金额进入统筹账户,政府用来“现收现付”,支付退休一代的养老金。  而参保人员每月缴纳工资的8%作为养老金,进入的是个人账户,金额随着工作年份的增长不断累积。  但在实际情况中,为了发放已经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个人账户普遍被挪用了。“照理来说统筹账户是去做现收现付的,付给需要的那部分人。但是现在不够啊,因为以前的人个人账户上也是空的,所以只能把现在年轻一代个人账户上的钱也拿来。”陈云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这就造成了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现象,所以现在个人账户的空账率非常高。”“以前的人”,就是指从原有的养老保险体制转进来的老职工。他们按之前的制度并未缴费,而且对其养老负责的国企及政府也并未补上这部分相应的资金。“双轨制”将再见?  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由来和演变,不仅在过去留下了“历史欠账”,也造成了今天的一系列麻烦  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由来和演变看,已经形成了覆盖不同人群、多元结构的基本养老保险体系。这样的体系虽然扩大了保障面,但也造成了非均衡的状态,比如养老金的所谓“双轨制”。  在我国,企业养老金和事业单位养老金的改革并不同步,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不断深化,相关法律法规逐步完善,养老保险体系初具规模。这样,企业“自负盈亏”后,有的企业降低了为职工缴纳养老保险的标准,另有一些企业效益不好甚至关闭破产,致使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一直偏低。  而同时,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却一直停留在探索和试点阶段,在基本制度层面仍沿用建国初期的退休制度,由国家财政进行支付。  这一制度之所以饱受舆论诟病,就在于其所造成的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的退休人员待遇差别。  中国社科院专家郑秉文说,公务员和相当一部分事业单位人员在职时不用缴纳养老保险,退休后却能领取高于企业人员的养老金,他们的退休金多数由国家财政支付,这就是让人觉得非常不平衡的地方。  这种待遇差别究竟有多大呢?根据褚福灵的测算,2005年企业职工养老金替代率降低到47.94%的水平后,一直处于45%左右的区间,到了2011年,这一数字已下降到42.9%。而国际劳工组织建议养老金替代率最低标准为55%,这样看来,我国的企业养老金替代率已经低于国际警戒线。而且,这一数字也低于1997年我国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之初时的预期平均替代率58.5%。“但是事业单位和公务员的替代率能达到80%-90%,其中,公务员比事业单位还稍高一些。”郑秉文说。  一面是养老金当期亏空和连年空账,一面是养老金替代率不断下降。对年轻人来说,说养老金是未来“老有所养”的一种保障可能还只是一种概念,但每个月从自己的工资账上扣除的8%却是实实在在的。  在上海一家外企工作的郭先生说起养老保险也有颇多不满。“我关心养老保险,可是我也不知道怎么关心。每个月要交那么多养老保险,最后也不知道老了以后能拿到多少。公司交的20%被统筹走了,也不知道是怎么用的,用到了哪里。”30多岁的郭先生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  郭先生表示,现在情愿把养老这件事交给自己,靠自己投资来寻求保障。“但是现在上交养老保险是强制的,公积金也是强制的,但是这个至少买房的时候还能用,但是养老保险,这以后实在说不好。”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从2005年开始连续上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在今年年初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会议确定将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水平再次提高10%。  国家上调养老金,老百姓当然乐见其成。陈云告诉记者,养老金在上调,但也有部分地方的民众实际上拿到手的变少了。“这就在于国家的计算公式改了,给付比例降低了”。  陈云说,养老金提高是应该的,随着经济发展,物价上涨,养老金也不可能一直是一个水平。“我们原来就讲养老金要和工资水平挂钩,所以本来就应该上调。”“但现在养老金总体是入不敷出的,国家财政如果不负担,不填空缺,又有人不交,退保,所以只能以减少替代率来维系。”  这也是为什么尽管国家连续10年上调养老金,社会各界却并不“领情”,有专家对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可持续性表示担忧。“在我看来所有的由国家来做的养老金都会破产。”毛寿龙坦言,国家集中了所有的风险,加上现在的人口结构老龄化严重,长期来看,可持续性堪忧。  陈云认为,制度不完善,操作不适当,最后都会影响到人们的信任问题。“民众的不信任感是会传递的,会影响更多的人。没有信心了制度一定会破产。这就像股市一样,没有信心了大家都纷纷退出,没有人进行长期投资。”
阅读原文:
上一篇:下一篇:
查看收益 >>
保费(亿元)
100家网站,45898最新意外险产品
轻松输入,一键查看结果
好险啊有超过100家合作机构
合作航空公司
其它合作机构
Copyright (C)
Haoxiana,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社会保障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