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分期及主要样式

中国古代文学史精品课程
  蒋寅,男, 1959 年 6 月生。 1982 年、 1985 年、 1988 年先后在扬州师范学院、广西师范大学、南京大学获文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师从著名学者 程千帆 教授。现为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者”特聘教授,唐宋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古代文学研究室副主任。兼任所学术委员副主任、院高级职称评审委员、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国际东方诗话学会副会长、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副会长、唐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文学评论》杂志编委。 2004 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曾任日本京都大学研究生院中国文学专业客座教授、韩国庆北大学研究生院中文专业客座教授、日本大谷大学真宗研究所访问学者。主要从事中国诗学、唐宋文学、清代文献等方面的研究。出版《大历诗风》( 1992 年)、《戴叔伦诗集校注》( 1993 年)、《大历诗人研究》( 1995 年)、《学术的年轮》( 2000 年)、《中国诗学研究的思路与实践》( 2001 年)、《王渔洋事迹征略》( 2001 年)、《王渔洋与康熙诗坛》( 2001 年)、《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 2003 年)、《清诗话考》( 2005 年)、《金陵生小言》( 2005 年)及译著《郁达夫――他的青春与诗》( 1984 年)、《东方美学》(合译, 1991 年)、《东西方哲学美学比较》(合译, 1991 年)、《国外艺术学新视界》(合译, 1997 年)、《终南山的变容》(合译, 2007 年)。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重点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文学研究所重点课题多项,现正主持国家清史工程文苑传、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古典文学与华夏民族精神的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重点课题“清代前期诗学史”。《大历诗风》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二届青年优秀成果奖专著二等奖 (1995 年 ) ,《大历诗人研究》获第二届全国青年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专著优秀奖 (1997 年 ) ,《王渔洋事迹征略》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五届优秀成果奖专著三等奖 (2004 年 ) 。
近年( 2005 - 2007 )研究成果:
一、著作:
1. 《清诗话考》,北京:中华书局, 2005 ; 2007 年第 2 版修订本。
2. 《中国古代文学通论》(全七卷,主编),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5 。
3. 《策府元龟校订本》(合著),北京:凤凰出版社, 2006 。
4. 《终南山的变容》(合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 。
二、论文:
1. 《稿钞本清诗话经眼录》,《国学研究》第 15 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
2. 《论清代诗学史的分期》,《新文学》第 4 辑,北京:大象出版社, 2005 。
3. 《王渔洋与江南遗民诗人群》,《北京大学学报》 2005 年第 5 期。
4. 《孟郊创作的诗歌史意义》,《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5 年第 2 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 2005 年8期转载。
5. 《清代诗歌声律学著作举要》,《太原师范学院学报》 2005 年第 1 期。
6. 《原始与会通:作为本文的“意境”概念》,《中国诗歌研究》第 3 辑(北京:中华书局, 2005 )。
7. 《在斯蒂芬?欧文之后如何写唐诗史》,《读书》 2005 年第 4 期。
8. 《游刃于文学史话语与文化政治之间》,《读书》 2005 年第 8 期。
9. 《清代诗学研究之我见》,《苏州大学学报》 2005 年第 3 期。
10. 《中国现代诗歌中的传统因子》,《文艺理论研究》 2006 年第 3 期。
12. 《清诗话与小说文献》,《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第 2 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 。
13. 《清初诗坛对明代诗学的反思》,《文学遗产》 2006 年第 2 期。
14. 《金圣叹的诗学理论及其批评实践》,《差异》第 4 辑,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6 。
15.《清诗话的写作方式及社会功能》,《文学评论》 2007 年第 1 期。
16.《徐增对金圣叹诗学的继承和修正》,《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2006 年第 4 期。
17. 《陆游诗歌在明末清初的流行》,《中国韵文学刊》 2006 年第 1 期。
18. 《在传统的阐释与重构中展开》,《中国社会科学》 2006 年第 6 期。
19. 《黄承吉及其 & 梦陔堂文说 & 略述》,《励耘学刊》第 3 辑,北京:学苑出版社, 2007 。
20. 《原始与会通:意境概念的古与今》,《北京大学学报》 2007 年第 3 期。
21. 《钱谦益的诗学理论及其批评实践》,《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学刊》第 1 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 年 12 月。
22. 《清代词人邹祗谟行年考》,《山西大学学报》 2007 年第 3 期。
23. 《冯班与清代乐府观念的转向》,《文艺研究》 2007 年第 8 期。
三、译文:
1. 《唐代文学概说》,川合康三,《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5 年第 2 期。
2. 《韩愈探索文学样式的尝试》,川合康三,《中国文化研究》 2005 年秋季号。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中国古代文学史.doc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15年中考语文知识点归纳复习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企业管理咨询分析师
评价文档:
&购买后可评价
您可以上传图片描述问题
联系电话: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联系您,我们为您严格保密。
15年中考语文知识点归纳复习
试读已结束,如果需要继续阅读或下载,敬请购买
你可能喜欢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成就_百度知道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成就
为您推荐:
中国古代文学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多了,比如:诗 词 曲 神话传说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大全(袁行霈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大全(袁行霈版)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代文学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