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承包出口出口机电产品的强势省份主要有哪...

欢迎访问新乡豫北特种电机设备有限公司网站!
我国五金机电出口占产品总额一半以上
 近期经营成本上升进一步挤压了机电行业企业的利润空间,77%的企业利润下降,其中44%降幅在10%以内,38%降幅在10%-20%,15%降幅在20%以上。部分家电企业反映,由于本轮经营成本上涨幅度超过预期,多数已经接下的出口订单处在亏损边缘。
  根据目标,在十二五期间,我国五金机电产品进出口力争年均增速高于GDP和外贸增长速度,力争十二五期末进出口规模达到2.4万亿美元,其中出口达到1.4万亿美元。这一《意见》是继《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积极机电产品进口促进战略的若干意见》发布后,又一对机电产品出口的指导性文件。
  十二五期间,我国要加快转变五金机电产品的出口方式,支持企业获取国际资质认证;在继续稳定欧美日传统市场的同时,大力开拓新兴市场,推进市场的多元化;大力培育自主品牌,推动产品从劳动密集型向较高附加值转变。商务部将推动出口企业从车间型向营销型转变,支持上述25个行业100个排头兵企业在境外建立营销网络,培育和认定200个出口基地和2000家基地企业,培育若干个具有较强科技创新能力和自主核心技术的跨国五金机电企业集团。
  《意见》强调,十二五期间,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力调整出口结构,加快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新优势,促进出口结构转型升级。促进五金机电产品出口的纲领性文件浮出水面,不过,企业对未来的出口形势总体保持乐观态度。据悉,商务部、外交部、国家发改委等十一个部委近日联合发布《关于十二五期间促进五金机电产品出口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
  数据显示,五金机电产品出口占我国出口产品总额的半壁江山。我国五金机电产品已连续16年保持第一大类出口商品地位,占外贸出口总量60%、增量70%以上,出口跃居全球第一。接下来有关部委还将出台《关于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和《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指导意见》2个指导性文件,进一步明确转变五金机电产品进出口发展方式的原则和政策措施。此外,商务部委还组织了计算机、汽车、船舶、工程机械、铁路装备等25个重点行业编制规划,研究新形势下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十二五发展状况、发展目标和政策措施,目前已经基本完成。
&&&详情请咨询:
&&&&&&&&&&&
评论等级:
====产品列表====
YZUL立式振动电机YZUL立式振动电机Y系列电动机Y系列电动机YZO振动电机YZO振动电机Y2系列立式电机Y2系列立式电机仓壁振动器仓壁振动器YZL立式振动电机YZL立式振动电机YZS系列振动电机YZS系列振动电机JZO系列振动电机JZO系列振动电机YCT电磁调速电动机YCT电磁调速电动机 YEJ电磁制动电机 YEJ电磁制动电机YLJ系列力矩电机YLJ系列力矩电机YVP系列变频调速电机YVP系列变频调速电机YVPEJYVPEJ电磁制动器电磁制动器轴流风机轴流风机
访问次数:
Copyright(C) 新乡豫北特种电机设备有限公司
地址: 新乡市高新技术开发区  TEL:
邮编: 453000
 E-MAIL:  扩大中国对东盟机电产品出口的对策分析中国,分析,扩大,东盟机电,东盟的出口,机电产..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扩大中国对东盟机电产品出口的对策分析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中国国际招标网 - 中国对中亚五国机电产品出口现状分析及对策
| &&&&&&&&&&&&&&&&&&&&
86-10-1、808
当前位置: >
中国对中亚五国机电产品出口现状分析及对策
中国国际招标网
来源:中国国际招标网
作者:袁平
  摘要:哈萨克斯坦、乌孜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等中亚五国是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地大物博,地广人稀,资源丰富,发展迅速,是中国机电产品出口未来新的增长点。本文简要介绍中亚五国国家概况、经济结构等,分析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现状,供机电产品进出口企业参考。
  一、序  中亚五国国土面积400万平方公里,总人口5666万,国民生产总值422亿美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745美元。  图1为中亚五国人口分布情况(2001年)
  图2为中亚五国国土面积情况
  图3为中亚五国国民生产总值情况(2001年)
  图4为中亚五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情况(2001年)
  中亚五国地缘接近,有着相同的历史、文化特征,民族风俗相近。社会经济发展有一定互补性,各国曾经融入了前苏联经济一体化进程。1991年,分别从前苏联独立后,最初几年各种经济联系中断,经济有一定的停滞,甚至倒退。中亚国家在复杂的条件下实施市场经济改革。年期间,中亚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减少45%-50%,工业生产减幅更大,吉尔吉斯减少63%;塔吉克斯坦减少61%;哈萨克斯坦减少52%。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和1998年8月俄罗斯爆发的经济危机使得这些国家经济蒙受破坏和损失。年期间,中亚国家生产总体上继续下滑,各国被迫执行货币贬值政策。  近几年来,中亚五国经济逐步复苏,发展步伐加快,试图恢复原有相互补充的经济联系。单独看待某一国,则市场容量有限,但是各国联合起来,则市场容量较大,对外资也有更大的吸引力。中亚五国自然资源丰富,主要资源有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贵金属、水资源。石油和天然气可望成为本世纪中亚最具出口潜力的产品,对世界能源市场产生影响。中亚地区适合粮食、棉花种植,畜牧业发达,盛产肉奶制品。从整个地区来看,粮食可以自给。该地区人力资源丰富,人们受教育程度高,具有一定的科研基础和实力。 &   我国是最早与独立的中亚各国建交并开展经贸往来的国家之一,对该地区具有地缘优势和潜在的互补优势。但是时至今日,我国与该地区的贸易额不足我对外贸易总额的1%。纵观10年来我国对这些国家的出口贸易,出口商品结构(以日用消费品为主)、商品档次,基本没有实质性改变和提高。因此,加快、扩大对中亚五国机电产品出口显得非常重要。
  二、五国基本情况  1、哈萨克斯坦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位于中亚中部,人口1490万,城乡人口比例为56.4:43.6。国土面积272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与中国、俄罗斯、吉尔吉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等五国接壤。   哈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矿种多、储量大、品位高。铅、锌、石油、天然气、锑、汞、金、铁、铀等储量居前苏联首位或名列前茅。   2001年,哈国民生产总值223.89亿美元,人均产值1502美元。2002年对外贸易总额为16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其中,出口97.09亿美元,增长12%;进口64.91亿美元,增长2%。  与前苏联国家传统的经济联系使这些国家在哈对外贸易中始终占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俄罗斯一直是哈萨克斯坦最大的贸易伙伴。与独联体国家的贸易在哈对外贸易中依然占据了相当的比重。2002年,哈与独联体国家的贸易额为52.54亿美元,其中出口22.23亿美元,同比下降16%;进口30.31亿美元,同比下降8%。  从贸易额来看,哈主要的贸易伙伴依次为:俄罗斯40.65亿美元,百慕大群岛20.11亿美元,中国13.25亿美元,意大利11.34亿美元,德国7.84亿美元,美国5.76亿美元,乌克兰5.07亿美元,英国3.89亿美元,荷兰2.09亿美元。   据哈方统计,2002年中哈贸易额为13.25亿美元。其中,哈对中国出口10.20亿美元,同比增长10.5%;进口3.05亿美元,同比增长4.7%。  据中方统计,2002年中哈贸易额达到19.55亿美元,对哈出口6亿美元,同比增长83.1%,其中机械及运输设备出口1.11亿美元,同比下降7.2%;从哈进口13.55亿美元,同比增长41%。  2002年,哈萨克斯坦成为东欧和独联体国家中继俄罗斯之后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2002年中俄贸易额119.27亿美元),而从吸引中国投资上来看,哈萨克斯坦在独联体国家中位列第一。   2002年中哈经贸合作成绩斐然。在贸易额大幅度增长、商品结构逐渐优化的同时,两国在经济技术合作方面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包括石油开发、管道建设、食品加工在内的一批大型合作项目的实施,提高了两国经贸合作的质量和水平。同时,中国企业在哈城市供水系统改造、铁路改造等国际招标项目中中标,为两国经贸合作开辟了新的领域。 表1为中哈两国近五年贸易情况(中国海关统计)。
&&&&&&单位:亿美元
  2、乌孜别克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位于中亚地区的中部, 人口2507万,是中亚国家中人口分布密度最高的国家,城乡人口比例为40:60。国土面积为44.78万平方公里,国土东西长1425公里,南北宽930公里。乌是内陆国家,沙漠和山地占全国面积的60%以上。 乌兹别克斯坦同阿富汗、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五国接壤。   2001年乌国民生产总值112.70亿美元,人均450美元。2002年乌外贸进出口总额为56.59亿美元,与2001年同期相比下降11.6%。出口29.71亿美元,进口26.88亿美元。   乌孜别克是农业大国,棉花产量位居世界第五位。  据中方统计,2002年中乌两国贸易总额1.31亿美元,对乌出口1.04亿美元,同比增加105.9%,其中,机械及运输设备出口0.475亿美元,同比增加105.9%;从乌进口0.27亿美元,同比增加259.8%。  3、土库曼斯坦  土库曼斯坦位于中亚西南部,人口总数544万人,城乡人口比例为46:54。国土面积49.12万平方公里。内陆国家,约80%的领土被卡拉库姆大沙漠覆盖。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阿塞拜疆、俄罗斯、伊朗、阿富汗接壤。  据土官方统计,在其80%的领土上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重要能源,天然气远景储量为2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三位,同时还有少量硫磺、钾盐、岩盐、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石炭和褐煤等矿产资源,以及天青石、陶土、膨润土、地蜡等建材资源。&  前苏联时期,土库曼产业结构非常不合理。独立后,只有石油、天然气工业是其支柱产业,机械制造等产业几乎是空白。 土除生产通风器、油气设备配件和各类泵等小型机电产品外,大部分需进口。自1992年至2002年,土进口机电产品74.26亿美元,占土进口总额的43.47%。   2001年,土国民产值59.62亿美元,人均产值1097美元。2002年,土进口贸易额为18.85,其中,进口机电产品总计7.35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39.09%。 土机电产品主要进口伙伴为俄罗斯,中国,土耳其,乌克兰等。  据土方统计,2002年,中国为土第二大机械设备进口国,第一大石油钻机进口国。2002年,土自中国进口机电产品总额为8785万美元,占进口总额的80.6%。  据中方统计,2002年中土贸易总额8752万美元,对土出口8678万美元,同比增加175.6%,其中机械及运输设备7229万美元,同比增加173.8%;从土进口74万美元,同比下降39.9%。  4、吉尔吉斯坦  吉尔吉斯坦共和国位于中亚中部,人口500万 ,国土面积19.85万平方公里 。其国土的93%为山地,四分之三以上的国土在海拔1500米以上,素有“中亚山国”之称。与中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及塔吉克斯坦接壤。   吉尔吉斯坦水利资源丰富,在独联体国家中仅次于俄罗斯和塔吉克,1999年发电量131亿度,其中15.3%向中亚邻国出口。矿产资源品种不丰富,但锑的储量居世界第三,仅次于中国和玻利维亚。此外,吉黄金储量较大,且品位较高。  吉经济以农业和资源(有色金属)开发型工业为主,工业结构不完整,生产原料和产品市场均依赖前苏联其他国家。  2002年,吉国内生产总值16亿美元,其中工业产值3.25亿美元,农业产值5.7亿美元,分别占GDP的20.3%和35.6%。人均产值320美元。  2002年,吉进出口贸易总额10.59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8%。吉方出口4.78亿美元,与上年持平;进口5.81亿美元,同比增长28.4%。  吉主要进口贸易伙伴:哈萨克斯坦(1.25亿美元)、俄罗斯(1.13亿美元)、乌兹别克斯坦(0.60亿美元)、中国(0.58亿美元)、美国(0.48亿美元)等。  据吉方统计,2002年中吉贸易总额为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47%。中方出口0.58亿美元,同比增长21.8%,其中机电产品约0.350亿美元;我从吉进口0.42亿美元,同比增长112.7%。  据中方统计,2002年中吉贸易总额2.02亿美元,对吉出口美元1.46亿美元,同比增加90.7 %,其中机械及运输设备1397万美元,同比增加90%;从土进口5572万美元,同比增加32%。  5、塔吉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共和国位于中亚东南部,人口620万,城乡人口比例为27.4:72.6。国土面积14.31万平方公里,东西长700公里,南北宽350公里,是个多山及干旱的国家。与中国、阿富汉、乌兹别克、吉尔吉斯接壤。  2002年塔国内生产总值为12.1亿美元,人均产值约200美元。  据塔方统计,2002年塔对外贸易(包括电力和天然气贸易)总额14.54 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8.6%。其中出口额7.36亿美元, 同比增长13%;进口额7.18亿美元,同比增长4.4%。
  铝、棉花、电力是塔传统出口产品。这三项产品出口额占全年出口总额的80.5%。   塔吉克有亚洲第二大铝加工厂,全年共出口铝产品30.54万吨,出口值3.99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54.2%;出口皮棉 13.72万吨,价值1.28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7.4%;出口电力38.312亿度,价值 6620万美元。   主要出口对象国依次 为荷兰(占29.5%)、土耳其(占16.1%)、俄罗斯(占11.9%)、乌兹别克斯坦(占 9.8%)、瑞士(占9.3%)、匈牙利(占5.4%)。   2002年主要进口商品结构组成是:矿产品占31%;化工产品占30.6%;车辆和机械 设备占17.8%;植物产品占5.4%;其他商品占15.2%。主要进口对象国依次为俄罗斯 (占22.8%)、乌兹别克斯坦(占18.1%)、乌克兰(占11.2%)、哈萨克斯坦(占10.1% )、土库曼斯坦(占6.6%)。   2002年塔对独联体国家贸易额7.32亿美元,占全年对外贸易总额的50.4%,同比下降了2.3%。从独联体国家进口额5.45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75.9%;对独联体国家出口额为1.87亿美元,占出口总额25.45%。  据中方统计,2002年中塔贸易总额1239万美元,中方出口650万,同比增加22.5%;进口589万,同比增加8%。  二、市场特点  中亚五国,经济结构有差异,市场需求各有重点,归纳起来,机电产品市场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   1、与俄罗斯关系密切  在前苏联时期,计划经济体制下,中亚五国主要是苏联的能源基地、农业基地,工业基础相当薄弱。独立后,与俄罗斯贸易互补性很强,对俄罗斯依赖很深,俄罗斯是他们最重要贸易伙伴。中国对俄罗斯贸易进程必然会影响中国对中亚国家的贸易进程。因此,在开拓俄罗斯市场的同时,开拓中亚五国市场,会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2、纺织行业是支柱产业  中亚是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地,蚕丝加工业在当地有渊源的历史。棉花种植是当地农业主要产品,因此,各国政府都把纺织加工业作为当地支柱产业。如乌孜别克计划年将对40个纺织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到2005年将进一步提高24个现行纺织企业的产品质量并增加其产品种类,同时再兴建14个新型纺织项目,对纺织领域的总投资规模将达到13.3亿美元。 从2003年到2005年底,针织品的生产规模拟扩大3倍,年产量将达到8900万件,为此该行业预计吸引外国投资1250万美元。 乌皮棉加工比重将从2001年的24%将提高到2005年的50%,企业产品将扩大2.2倍,加工能力达到46.9万吨,年出口将超过6.5亿美元。中国是纺织加工大国,有价廉物美的设备,开拓中亚市场大有可为。  3、石油机械已奠定良好基础&  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具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是国家重要的支柱产业。中国与他们在此领域有广泛的合作。从1997年开始,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哈萨克斯坦油气领域进行投资活动,至今共投资6亿美元,计划还将投资4亿美元,以建设新的天然气加工厂、润滑油及沥青生产厂等,已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2002年,中国对土库曼出口钻机4605万美元,占中国对土机电产品出口52.4%。2003年,中国进出口银行将贷款2亿美元,支持中国企业对土出口油、气设备。未来几年,石油、天然气开采、加工设备仍然是中国机电出口重要产品。  4、小型加工设备受青睐   近几年,中亚各国宏观经济状况普遍转好,经济出现稳定上升势头。各国都在进行经济改革,虽然改革速度和成效有所不同,但都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阶段。在改革过程中取得了明显成效,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取代计划行政命令管理体制,所有制关系发生根本变化,大规模私有化行动在实施。同时,国家大力发展民族经济,鼓励私营经济发展,各种小型粮食加工、农产品加工、皮革加工、木材、建材、机械加工设备、日用品生产设备等倍受青睐。  5、家电、轻工产品市场广大  随着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进出口贸易和外国投资迅速增长,中亚各国人均收入和购买力有了明显提高。与经济改革初期相比,市场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消费主体出现分化,消费需求拉开了档次。如哈萨克斯坦的平均月工资已超过了俄罗斯,达到90美元以上,消费水准不低于中国。在哈萨克的中心城市,耐用消费品需求已逐渐进入大规模更新的阶段。但绝大多数家电产品、日用消费品,中亚各国不能生产,需要进口。目前,在冰箱、彩电、洗衣机、手机、IT等产品上,韩国品牌产品占有较大的市场,占领中、高档市场;日本、欧、美产品,占领高档市场,中国产品主要占领中、低档市场,中国的名牌产品还很少见到。究其原因主要是,目前经营中国大多数商品进口的主体主要是中、外双方的民营小企业和个体经营者。主要的贸易渠道是“旅游购物”,贸易额每年达数十亿美元。商品的主要来源则是集中在我新疆乌鲁木齐等地的专为独联体客户开辟的批发市场,这些市场里基本上没有国内知名的优质品牌。实际上,中国产品还没有大规模、系统进入中亚地区,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三、市场开拓  从客观方面分析,中亚国家有许多不利因素,如市场经济不成熟,法制不健全,市场不规范,风险高,市场购买力低,有效需求不足等。中亚五国中,只有吉尔吉斯坦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对外贸易政策最透明、开放。但吉人口少,消费水平低。乌孜别克人口多,市场大,但外贸政策不开放,外汇管制严格,正像欧洲复兴开发银行指出:乌兹别克经济是“受损的资本主义加上计划经济”。 其他三国,外贸政策变数很多。这些因素限制了我国大企业或正规企业在这一地区发展贸易、投资的积极性,影响了我优质产品在这一市场的推广。并且在客观上形成了适合小企业、民营企业和个体经营者生存的气候和市场机会,各种不符合或不完全符合国际贸易规范的贸易及经济往来方式应运而生。  因此,要开拓中亚机电产品市场,需要做好以下四点:  1、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引导。  中国与中亚五国关系友好,中国驻五国使领馆、经济商务参赞处与当地政府、工商界关系密切。为推进中国机电产品出口,政府各级部门应发挥积极的政策支持和引导作用。一方面对旅购贸易需进行整顿、管理和规范化;另一方面,要帮助企业牵线搭桥,增进各国企业间了解,同时在信贷、保险、外汇及帮助企业解决贸易纠纷等各方面充分发挥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作用。  2、大力加强宣传、推介工作。  目前我国出口中亚的日用消费品,大都通过旅购等非规范性渠道进入吉市场,档次较低,质量不高。因此,它们不但没有起到对中国产品积极的宣传作用,有时反而造成了负面影响,使当地消费者对中国产品抱有成见,对其质量不认可。鉴此,为转变这种状况,改变中国商品的形象,扩大我商品在中亚市场的占有率,国家有关部门应积极组织和推动我正规企业去中亚开展各种推介活动,宣传中国的名优产品。今年九月下旬,在中亚经济中心-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主办的中国机电产品展销会,将首次系统、全面展示中国机电产品风采。除了大型、综合展销会,今后,还应针对不同国家经济特点,举行小型专题展销会。  3、贸易先导为主,投资为辅。  由于中亚市场经济不成熟,各种政策不透明、不规范,不可贸然投资。应以贸易为先导,逐步了解、熟悉、适应当地各种法律、法规,做长期准备。站稳脚跟,才能逐步占领市场。  4、以新疆为桥头堡,乌鲁木齐洽谈会为契机。  中国内地与中亚相距遥远,文化、宗教、民族习惯不同,开拓市场成本较高。新疆与哈萨克、吉尔吉斯、塔吉克接壤,长期以来多民族聚居,中亚五国各主要民族在新疆都有少数民族。同时,新疆许多企业在中亚都有分公司、办事处,因此,与中亚沟通、交流很方便。内地企业出口机电产品,应该以新疆为桥头堡,与当地企业联合,向中亚各国辐射。每年8月,乌鲁木齐举行经贸洽谈会,主要针对中亚国家,邀请五国工商界人士,这是开展贸易的很好机会。&&& 我相信,经过我们不懈的努力,中国机电产品出口中亚五国一定会成功。
我来评两句
请您注意:
&&• 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 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 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 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
1、本网站中的文章(包括转贴文章)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网站
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
2、本网站转载于网络的资讯内容及文章,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如果您
觉得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更正。若未声明,则视为默许。由此而导致的任何法律争议和后
果,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3、本网站所转载的资讯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加入WTO以来中国机电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要]机电产品国际贸易是国际贸易的主导产业,也是衡量一国参与国际分工能力和对外贸易竞争力的重要标志。通过TC指数、IMS指标和RCA指标对入世后中国机电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得出中国机电产品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但仍存在整体科技含量低、不同产品竞争力程度差异大、部分产品国际竞争力波动幅度大的问题。中国论文网 /3/view-3790208.htm  [关键词]机电产品; TC指数;IMS指数;RCA指数;国际竞争力  2011年,世界机电产品出口额约为7.2万亿美元,与2010年相比,在世界货物贸易出口中所占的比重有所下降。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复苏情况好于世界平均水平,超出同期世界增幅3.4个百分点,占全球机电出口比重为15.2%,同比上涨了0.4个百分点。  一、关于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及评价体系  我国关于国际竞争力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目前最为权威的研究机构是中国人民大学竞争力评价与研究中心。国内关于竞争力的研究是从国家层面开始进行的,从1995年开始每年出版《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金碚较早地借鉴了迈克尔·波特等人的研究成果,从工业品国际竞争力角度探讨了研究我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方法;裴长洪(2001)在借鉴产业组织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行业分析、市场类型(结构)和价值链三种方法相结合的经济分析框架;张金昌(2001)设计了用进出口数据评价国际竞争力的较为系统的指标体系,为研究国际竞争力提供了定量分析方法,确立了三大指标:一是市场份额指标,如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市场渗透率指数、出口增长优势指数等,这一组指标主要是反映市场的占有率情况;二是基于净出口能力的指标,如贸易竞争力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产品质量升级指数等,主要是反映净出口所占比例;三是贸易结构的指标,如固定市场份额指数、赫希曼指数、行业集中度指数等,主要是反映贸易额度分配情况。目前,国内有关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已经扩展到产业竞争力、产品竞争力、科技竞争力、城市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等多个领域,而且具体到各个部门、行业、产品、企业、地区、城市、乡镇等各个层次上。其中,有关机电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主要为两方面:一是从国家整体角度对我国机电产品国际竞争力进行研究,如刘芳(2009)基于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的机械及运输设备数据的视角对我国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进行了分析,唐骁鹏(2006)主要从动态竞争优势、国际市场占有率、进出口比价以及贸易模式等方面对入世前后中国机电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变化进行了对比研究;二是从不同省份出发在个体上对各省机电产品国际竞争力进行了研究,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等机电出口大省。本文选取了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IMS)、贸易竞争力指数(TC)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对入世后我国机电产品国际竞争力进行整体分析。  二、中国机电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  按WTO规定,除单列的机械及运输机械设备外,3大类初级产品和6大类制成品的加工机械装备及机电仪辅助机械都属于其他机电产品出口范畴。  (一)贸易竞争力指数  贸易竞争力指数(TC)可以显示一国某类产品是净进口还是净出口,以及净进口和净出口的相对规模,用来判断一个国家的某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是否具备相对竞争优势的指标,反映某国生产的某类产品相对于世界市场上供应的其他国家的该产品来讲,是出于生产效率的竞争优势还是劣势以及优劣势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TCij= (Xij-Mij)/ (Xij+Mij)  其中,TCij为i国第j种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Xij为i国第j种产品出口额,Mij为i国第j种产品进口额。如果TCij﹥0,表明该产品具有贸易竞争力,该产品的生产效率高于国际水平;如果TCij﹤0,表明该产品缺乏贸易竞争力,该产品的生产效率低于国际水平;TCij值越大(但不超过1),表示该产品贸易竞争力越强。  1.入世后中国机电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整体水平有了明显提升,机械器具及  其零部件在中国机电产品中的贸易竞争力最强。贱金属、机械器具、车辆及运输设备的贸易竞争力已从入世初期的竞争劣势已经转变为竞争优势,表明中国在该产品的生产效率上是高于国际水平的,其产品的技术含量有所提高。  2.贱金属的TC指数上升最快,但波动性较大,其指数在2009年有明显的下降,主要是受金融危机导致国际市场需求萎缩的影响;其次为机械器具及其零部件、车辆及运输设备,二者的TC指数的波动性较小;仪器仪表及其零部件是中国机电类产品中存在国际竞争力劣势的产品,年其劣势明显增强,年虽然劣势在减弱,但劣势程度仍然高于入世前,这表明中国该产品的生产集中在密集使用劳动力的加工、组装环节, 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环节仍然明显缺乏竞争力。  图1 年中国机电产品贸易竞争力(TC)变动趋势  资料来源:根据中经网统计数据库整理计算  注:根据《协调商品名称和编码制度》(HS)将机电产品分为第15类贱金属及其制品,第16类机械器具及其零部件,第17类车辆、航空器、船舶及有关运输设备,第18类仪器仪表及其零部件。其中第16、17、18类是主要内容。  (二)国际市场占有率  国际市场占有率(IMS)指标显示一国某种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份额或占有程度,反映该产品出口的整体竞争能力和比较优势。IMS越大,说明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率越高,从量上说明了一国在该产品的出口上具有的国际竞争力越强。其公式如下:  IMSij= Xij/Xwj  其中,IMSij为i国第j种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Xij为i国第j种产品出口额,Xwj为世界第j种产品出口额。  1.2010年中国机械及运输设备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了18.21%,比2001年提升了13.16个百分点,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2.办公和电信设备国际市场占有率占到了世界的1/5。其中,2010年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第一大类产品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和第二大类通信设备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比2011年分别提高了30.82个百分点和22.24个百分点,其国际竞争力增长强劲。2011年,上述两类商品出口额分别为1931亿美元和1373.1亿美元,占中国机电产品出口份额的17.79%和12.65%。这表明,中国出口贸易战略中的以质取胜战略和科技兴贸战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3.2010年中国汽车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了2.57%,虽然国际市场占有率比2001年有所提升,但提升幅度不大,只有2.24个百分点。2011年,中国汽车及零部件出口额为437.7亿美元,同比增长33%。其中,整车(包括成套散件)出口108.7亿美元,同比增长58%。受技术、标准等因素制约,我国汽车主要出口市场仍然集中在东南亚、非洲和中东地区,与日欧等汽车生产强国相比国际竞争力仍然较弱。  图2 年中国主要机电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IMS)变动趋势  资料来源:根据国研网统计数据库整理计算  注:根据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3)将机电产品主要分为第6类第9章金属制品、第7类机械及运输设备、第8类第7章专业、科学及控制用仪器和装置、第8类第8章摄影器材、光学物品及钟表。其中第7类是主要内容。  (三)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 )是国内外学者运用最多的指标之一。它最早由巴拉萨于1965年提出,随后多位学者进行了理论推导和整理,使之得到了完善和推广。因其不直接分析比较优势或贸易结构形式的决定因素,而是从商品进出口贸易的结果来间接测定比较优势,经验分析中可以摆脱各种理论假设的制约,因而较适合于现实的国际贸易结构分析。简单来讲,一国某产品的显性比较优势就是指该国总出口额中该产品所占的份额与世界总出口额中该产品所占的份额之比。其公式如下:  RCAij=(Xij/Xi)/(Wj/W)  其中,RCAij为i国第j种产品的显性比较优势,Xij为i国第j种产品出口额,Xi为i国货物出口额。Wj为世界第j种产品出口额,W为世界货物出口额。  一般认为,当一国某产品的RCA值大于1,表示该国该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其数值越大,显示性比较优势越明显,反之,当RCA值小于1,表示具有比较劣势。其中,RCA >2.5,则具有极强的竞争优势;1.25﹤RCA ﹤2.5,则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0.8﹤RCA ﹤1.25,该行业具有较为平均的竞争优势;RCA﹤0.8,则不具有竞争优势;0﹤RCA﹤1,则表示i国第j种产品具有比较劣势,其数值越是偏离1,越是接近于0,比较劣势越明显。  1.2010年中国机械和运输设备的RCA指数为1.5741,表明中国机电产品整体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电子数据处理设备和办公设备、通讯设备的RCA指数都超过了2.5,具有极强的竞争优势,这一状况是与中国这些年来产业结构演进的特点及调整对贸易结构的制约和影响相关联的。  图3 中国主要机电产品显示性比较优势(RCA)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根据国研网统计数据库整理计算  2.从提升幅度来看,办公和电信设备整体优势提升了0.7768个百分点,其中电子数据处理和办公设备竞争优势提升最明显,提升了1.645个百分点;汽车产品竞争优势虽有所提升,但幅度较小,只提升了0.1456个百分点,其主要原因在于入世后,关税保护措施取消,中国汽车业直面国际市场时竞争力被削弱。  3.总体而言,RCA指数的分布状况说明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竞争优势有所提高,但不同产品提升幅度差异性较大,这说明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商品结构仍需进一步提高高附加值产品所占的比重。  三、结论  (一)中国机电产品整体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该产业具有较强的制造能力、配套优势和规模效益,是世界机电产品的第一大贸易国和第一大出口国。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优化,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高,货币金融政策稳定性的提升,中国机电产品的整体国际竞争优势必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从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看,中国机电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差异程度较大。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目前中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是电子类产品(主要包括自动数据处理设备、通讯设备、电子元器件、家电和消费类电子产品)。但机械及运输设备的国际竞争力与电子类产品存在较大差距,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在该类商品生产的资本、技术、标准上与国际水平还有差距。因此,促进技术创新是提升中国机电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三)从贸易竞争力指数可以看出,部分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波动性较大(如贱金属、仪器仪表),其原因是该类产品附加值较低,受国际市场需求影响较大,抑制了该类商品国际竞争力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金碚,李刚,陈志.加入WTO以来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6(10):5-14.  [2]裴长洪,王镭.试论国际竞争力的理论概念与分析方法[J].中国工业经济,2002(4):41-45.  [3]张金昌.用出口数据评价国际竞争力的方法研究[J].经济管理,2001(20):17-25.  [4]张乃丽,崔小秀.中国机电产品显性比较优势变动分析[J].产业经济评论,2009(6):74-90.  [5]唐骁鹏,林琳.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竞争力研究[J].当代财经,2006(3):104-108.  [6]黄兆京.江苏省机电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D].江苏大学,2010.  Abstract: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products international trade is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leading industry, also is the measure of one country to participate in the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ability and an important symbol of foreign trade competitiveness. By using TC index, IMS index and RCA index,this paper studies the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Products’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 ability mainly after China's entry into wto . The results show that China's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products has stronger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but it still has the overall technology content is low, different product competitiveness is level difference, partial product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the problem of the great fluctuation range.  Key Words: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Products; TC index; IMS index; RCA index;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责任编辑:陈鸿鹏)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对外承包出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