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根据 工资结算汇总表 作发放工资的会计分录...

您的位置: >
如何编制工资结算凭证
来源:中国会计网
  一、工资结算表的编制
  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发放职工工资、办理工资结算是通过编制&工资结算表&来进行的。工资结算表又称工资表,是按车间、部门编制的,每月一张。在工资结算表中,要根据工资卡、考勤记录、产量记录及代扣款项等资料按人名填列&应付工资&、&代扣款项&、&实发金额&三大部分。
  工资结算表一般应编制一式三份。一份由劳动工资部门存查;一份按第一职工裁成&工资条&,连同工资一起发给职工;一份在发放工资时由职工签章后交财会部门作为工资核算的凭证,并用以代替工资的明细核算。由于工资结算表是按各个车间、部门分别编制的,因此,只能反映各个车间、部门工资结算和支付的情况。工资结算表的格式如下表所示。
  工 资 结 算 表
  第一基本生产车间&& & & & & & & & &200&年&月 & & & & & & & & & & & &单位:元
月工资率  
月工资标准  
计时工资  
计件工资  
应扣工资  
综合奖金  
应付工资& 
代扣款项  
实发金额  
  离休、退休金发放清单
        200&年&月 & & & & & & & & & & &单位:元
离退休金 
代扣款项 
应付离退休金 
[责任编辑:白雪]
会计实务操作延伸阅读
会计实务操作推荐阅读
| 版块推荐
服务中国会计行业 广告合作:010-
E-mail:.cn
Copyright &工资费用_百度百科
工资费用工资费用指税务人员按照签订劳动合同的人员来发工资的情况。要企业列出人员的,缴等。
工资费用分配模块的功能就是将当期已经发放的工资费用分配到一定的成本、费用科目进行会计核算,以符合权责发生制的会计核算原则。
(1)分清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与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工资费用一般都应计入产品成本,但医务、福利人员的工资则应由开支,离退休人员的工资应由开支,专设销售机构人员的工资应由销售费负担。
(2)分清直接计入成本的工资费用与间接计入相应的产品成本。而生产单位管理人员的工资应先按不同的车间进行归集,计入,然后与其他制造费用汇总以后分配计入产品成本。
工资费用的分配对象可作如下分类,生产工人的工资应分配给所生产的产品或劳务;
人员的工资应由各车间的承担;企业管理人员的工资应由负担,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工资费用应根据成本开支渠道的规定列支。
由于工资形式不同,工资费用的分配方法也各不相同。现以形式与计件工资形式分别介绍费用的分配方法。
在计时工资形式下,如果基本生产车间只生产一种产品,则可以将该项工资直接计入该产品成本的“”直接工资“”成本项目;如果生产两种以上的产品,则可以将该车间生产工人的工资按比例进行分配后计入各有关品种的成本明细账该成本项目。其计算公式如下:
在计件工资形式下,可直接根据各种产量记录所记合格品数乘以求得。并将其直接计入各有关产品成本明细账的“”直接工资“”成本项目。至于计件工人应得的、补贴和非工作时间的工资,一般应按各种产品计件工资费用比例进行分配。
要视具体的企业性质:
一、生产型企业
生产工人的工资一般计入“”,随产品销售转入“”
管理人员工资计入“”月未转入“”
二、非生产型企业
工资计入“管理费用”月未转入“本年利润”
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劳动耗费,包括工资和福利费两部分。工资是企业按照按劳分配原则,根据劳动者的劳动数量和劳动质量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是企业根据国家规定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的,用于支出的费用。工资费用是产品成本的又一个成本项目,称为“”项目。
中所发生的工资费用,应根据工资结算凭证区分为产品生产人员的工资、人员的工资和管理人员的工资等情况,按照其用途分别产品的生产成本、车间的和厂部的管理费用计入相关的账户。其中,直接用于某一种产品生产的工人的工资费用,应直接计入该种产品的生产成本,由几种产品共同负担的工资费用,应选择适当的分配标准在相关产品之间进行分配,按照分配的结果计入某一种产品的生产成本。
工资费用的是由工资费用核算的内容所决定的。工资费用核算的内容主要包括四大部分:一是提取现金准备发放工资,二是实际发放工资,三是分配工资计入,四是计算提取。
工资总额的组成
1、:按计时工资标准和工作时间支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工资标准是指每一职工在单位时间内应得的工资额。
2、计件工资:分个人计件和集体计件。
3、奖金:支付给职工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
4、和补贴:为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它特殊原因支付给职工的津贴,以及物价补贴。
5、加班加点工资
6、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企业应按每个职工设置“工资卡”,内含职工姓名、职务、工资等级、工资标准等资料。计算职工工资的原始记录,有“考勤记录”和“产量记录”。
1、考勤记录:是登记职工出勤和缺勤情况的记录,为计算提供依据。形式:
考勤簿、考勤卡片(考勤钟打卡〕、考勤磁卡(刷卡〕
2、产量记录:是登记工人或生产小组在出勤时间内完成产品的数量、质量和耗用的原始记录,是计件工资计算的依据,同时也是统计产量和工时的依据。如派工单、加工路线单、产量通知单等。
工资的计算
1、的计算:、、周薪制、、钟点工资制。
月薪制下计时工资计算的两种方法:
按月标准工资扣除缺勤天数应扣工资额计算(减法)
某职工应得工资=该职工月标准工资-(事假天数×日标准工资)-(病假天数×日标准工资×病假扣款率)
按出勤天数直接计算 (加法)
某职工应得工资=该职工出勤天数×日标准工资+病假天数×日标准工资×(1-病假扣款率)
日标准工资的计算方法:
按30天算日工资率: 日标准工资=月标准工资÷30
按20. 92天算日工资率: 日标准工资=月标准工资÷ 20. 92
其中,20. 92=(365-104-10〕÷12
在按30天计算日工资率的企业中,由于节假日也算工资,因而出勤期间的节假日,也按出勤日算工资。事假病假等缺勤期间的节假日,也按出勤日扣工资,在按20.92天计算日工资率的企业中,节假日不算、不扣工资。
例:某企业某工人的月工资标准为840元。8月份31天,事假4天,星期休假10天,出勤15天。根据该工人的工龄,其病假工资按工资标准的90%计算。该工人病假和事假期间没有节假日。试计算该工人应得工资。
答案:(1)按30天计算日工资率,
日工资率=840÷30=28(元〕
按月标准工资扣除缺勤天数应扣工资额计算(减法)
某职工应得工资=该职工月标准工资-(事假天数×日标准工资)-(病假天数×日标准工资×病假扣款率)=840-4×28-2×28×(1-90%)=840-112-5.6=722.4(元)http://
按出勤天数直接计算(加法)
某职工应得工资=该职工出勤天数×日标准工资 +病假天数×日标准工资×(1-病假扣款率)=28×(15+10)+2×28×90%=700+50.4=750.4 (元)
(2)按20.92天计算日工资标准:
日工资标准=840÷ 20.92 =40.15(元)
按月标准工资扣除缺勤天数应扣工资额计算(减法):
某职工应得工资=840-4×40.15-2× 40.15 ×10%=671.37(元)
按出勤天数直接计算(加法)
某职工应得工资=15×40.15+2×40.15×90%=674.52(元)
2、计件工资的计算
(1)个人计件工资的计算
方法一:应付计件工资=∑(某工人生产每种产品产量×该种产品)
这里的产品产量=合格品数量+料废品数量料废品:非工人本人过失造成的不合格产品,应计算并支付工资。工废品:由于本人过失造成的不合格产品,不计算、支付工资。
某种产品计件单价=生产单位产品所需的工时定额×该级工人小时工资率
方法二:应付计件工资=某工人生产各种产品定额之和×该工人小时工资率
例:甲乙两种产品都应由8级工人加工。甲产品单件工时定额为30分钟,乙产品单件工时定额为45分钟。8级工人的小时工资率为2元。某8级工人公加工甲产品500件,乙产品400件。试计算其计件工资。答案:
方法一:应付计件工资=∑(某工人生产每种产品产量×该种产品)甲产品的计件单价=生产单位产品所需的工时定额×该级工人小时工资率=30÷60×2=1(元)乙产品的计件单价=45÷60×2=1.5 (元)
应付计件工资=500×1+400×1.5=1100 (元)
方法二:应付计件工资=某工人生产各种产品定额之和×该工人小时工资率=(500×30÷60+400×45÷60)×2 =1100(元)
(2)集体计件工资的计算按生产小组等集体计件工资的计算方法与个人计件工资的计算基本相同。
集体计件工资还需在集体内部各工人之间进行分配,一般应以每人的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数的乘积为分配标准进行分配。
分配的核算
1、工资费用分配的依据:工资结算单、工资结算汇总表。
表中含、代发款项、代扣款项、实发金额资料。
月末,工资费用的分配以应付工资总额为准。
若企业各月工资相差不多,为简化核算工作,也可按当月实际支付的工资额进行分配。
2、的帐务处理
应按工资的用途分别计人有关成本、费用帐户:
生产工人的工资应记入“”帐户的“”成本项目,人员工资应记入“”帐户,辅助生产部门的工资费应记入“”帐户,医务及福利部门人员工资应记入“”帐户。
3、分配方法
生产工人工资中的计件工资,属于直接计入费用,应直接计入产品成本明细帐;
及其他工资一般属间接计人费用,应在各受益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分配标准:产品的生产(实际工时或定额工时)
分配公式:
生产工人工资分配率=生产工人工资总额÷各产品实际(定额)之和
各种产品应分配的工资额=各产品实际(定额)工时×分配率
例: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发生的生产工人的共计58000元,甲产品完工1000件,乙产品完工400件,丙产品完工450件,单件产品工时定额:甲产品1小时,乙产品2.5小时,丙产品2小时。试计算分配甲乙丙三种产品各自应负担的工资费用。
甲产品定额总工时=0(小时)
乙产品定额总工时=400×2.5=1000(小时)
丙产品定额总工时=450×2=900 (小时)
生产工人工资分配率=5=20
甲产品应负担工资费=20×(元)
乙产品应负担工资费=20×(元)
丙产品应负担工资费=20×900=18000(元)
4、工资费用分配表(P31 )
应根据工资结算单、工资结算汇总表等有关资料编制。
福利费的核算
帐务处理: 可比照工资费,但医务及福利人员计提的福利费,应计入。
费分配表。(P32) 一般与工资费分配表合并编制。
6:职工加班费核算:
工作日加班是小时工资乘加班小时乘1.5。双休日加班是小时工资乘加班小时乘2.0。法定加班是乘3.0。发放工资的会计分录怎么做?_百度知道
发放工资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发放工资是一个会计流程,具体步骤如下:1、企业计提工资时:工资(含个人缴纳部分社保和公积金)先计提,计入相关费用借:管理费用等——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2、企业发放工资时: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贷:银行存款等 (实际发的工资)其他应付款——社保 (扣除个人缴纳部分的社保和公积金)应交税费——个人所得税 (扣除个税部分)3、企业计提单位缴纳的社保及公积金时:借:管理费用——社保 (社保和公积金)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 (含公积金)4、企业缴纳社保和公积金的时: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保其他应付款——社保贷:银行存款等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提问者采纳
你做的分录有些偏差。应该这做:1、计提工资:借:管理费用-工资 1000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10002、发放工资并扣公积金: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1000贷:银行存款 920其他应付款-住房公积金 803、企业承担的公积金:借:管理费用-住房公积金 80贷:应付职工薪酬-住房公积金 804、交纳时:借:其他应付款-住房公珐郸粹肝诔菲达十惮姜积金 80应付职工薪酬-住房公积金 80贷:银行存款 160就是说,管理费用总额应该是1080(工资1000+公积金80)。而你那样做,管理费用总额只有1000.
其他2条回答
1、计提工资:借:管理费用--工资
1000贷:应付职工薪酬
10002、发放工资:借:应付职工薪酬
1000贷:其他应交款--代扣公积金
80贷:现金
9203、缴纳公积金时:借:管理费用--公积金
80借:其他应付款--代交公积金
80贷:银行存款
珐郸粹肝诔菲达十惮姜
你的意思是不是公积金员工负担80
企业负担80?计提的时候:应该是借:管理费用-工资 1000贷:应付职工薪酬 1000 发放的分录是对的缴纳公积金的时候借:管理费用--公积金 80其他应付款-代扣公积金 80
贷:银行存款
会计分录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9月份工资结算汇总表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9月份工资结算汇总表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欢迎光临学尔森学院网站!
当前位置:
工资结算汇总表是什么凭证?
自制原始凭证
回答1: 计提工资时 借:成本或费用75000 贷:应付工资75000 发放时 借:应付工资75000 贷:现金72000 其他应付款-养老保险金 300 住房公积金 1200 个人所得税 1500 上缴时 借:其他应付款-养老保险金 300 住房公积金 1200 个人所得税 1500 贷:现金或银行3000
回答1: 财会人员应该了解工作流程,更应该了解相关的财务软件,稍有规模或管理水平高一点的企业均采信息化管理,应该知道如何使用软件和如何设置,只要凭证制作正确,其余一切由计算机完成:凭证-汇总-明细账-总账-各种报表等。首先来了解财务流程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大致环节: 1、根据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填制记账凭证。 2、根据收付记账凭证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3、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明细分类账。 4、根据记账凭证汇总、编制科目汇总表 5、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 6、期末,根据总账和明细分类账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如果企业的规模小,业务量不多,可以不设置明细分类账,直接将逐笔业务登记总账。实际会计实务要求会计人员每发生一笔业务就要登记入明细分类账中。而总账中的数额是直接将科目汇总表的数额抄过去。企业可以根据业务量每隔五天,十天,十五天,或是一个月编制一次科目汇总表。如果业务相当大。也可以一天一编的。 二、具体内容: 1、每个月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根据原始凭证登记记账凭证(做记账凭证时一定要有财务(经理)有签字权的人签字后你在做),然后月末或定期编制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之所以月末登记就是因为要通过科目汇总表试算平衡,保证记录记算不出错),每发生一笔业务就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明细账。 2、月末还要注意提取折旧,待摊费用的摊销等,若是新的企业开办费在第一个月全部转入费用 .计提折旧的分录是借管理费用或是制造费用贷累计折旧,这个折旧额是根据固定资产原值,净值和使用年限计算出来的。月末还要提取税金及附加,实际是地税这一块。就是提取税金及附加,有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有税务决定 . 3、月末编制完科目汇总表之后,编制两个分录。第一个分录:将损益类科目的总发生额转入本年利润,借主营业务收入(投资收益,其他业务收入等)贷本年利润。第二个分录:借本年利润贷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成本等)。转入后如果差额在借方则为亏损不需要交所得税,如果在贷方则说明盈利需交所得税,计算方法,所得税=贷方差额*所得税税率,然后做记账凭证,借所得税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借本年利润贷所得税( 所得税虽然和利润有关,但并不是亏损一定不交纳所得税,主要是看调整后的应纳税所得额是否是正数,如果是正数就要计算所得税,同时还要注意所得税核算方法,采用应付税款法时,所得税科目和应交税金科目金额是相等的,采用纳税影响法时,存在时间性差异时所得税科目和应交税金科目金额是不相等的)。 4、最后根据总账的资产(货币资金,固定资产,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短期投资等)负债(应付票据,应附账款等)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料,资本公积,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科目的余额(是指总账科目上的最后一天上面所登记的数额)编制资产负债表,根据总账或科目汇总表的损益类科目(如管理费用,主营业务成本,投资收益,主营业务附加等)的发生额(发生额是指本月的发生额)编制利润表。 (关于主营业务收入及应交税金,应该根据每一个月在国税所抄税的数额来确定。因为税控机会打印一份表格上面会有具体的数字) 5、其余的就是装订凭证,写报表附注,分析情况表之类 6、注意问题: a、以上除编制记账凭证和登记明细账之外,均在月末进行。 b、月末结现金,银行账,一定要账证相符,账实相符。每月月初根据银行对账单调银行账余额调节表,注意分析未达款项。月初报税时注意时间,不要逾期报税。另外,当月开出的发票当月入账。每月分析往来的账龄和金额,包括:应收,应付,其他应收。 三、报表问题: 企业会计报表包括四个报表,除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之外还利润分配表和现金流量表。而利润分配表只需要在年末编制,因为只有在年末企业才会对所盈利的利润进行分配。而现金流量表只是根据税务部门的要求而进行编制,不同地区不同省要求不同。在四月年检时税务部门会要求对你提出要求的。(管理,财务,营业,制造等费用月末没有余额 ,结帐方法采用表结法下,损益科目月末可留余额;制造费用如果有余额,是属于在产品的待分配费用,在负债表上视同存货。钟书补充)你要看你在利润表有的东西,只要你的账上有你就结转利润,这样不容易错 ,利润表的本年利润要和资产表的相吻合。 细节补充: 1、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在国税报(日以后注册的企业才在国税办理;个人所得税和其他税在地税报 2、月
回答1: 1.借库存现金40000 贷银行存款借应付职工薪酬45000 贷库存现金40000 其他应收款4500 应交税费500 4.借生产成本-甲20000 -乙10000 制造费用4000 管理费用-工资8000 管理费用-福利费3000 5.借生产成本甲2800 乙1400 制造费用560 管理费用-工资附加费1120 -福利费420 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6300
回答1: 提取现金: 借:现金 贷:银行存款 发放工资、代扣款项: 借:应付工资68000 贷:其他应收款——代垫职工药费2000 贷:其他应付款——代扣职工房租26000 贷:现金652000
2015年二级消防工程师首考黄金年-咨询即送独家考试资料和试听课程
2015年一级消防工程师首考黄金年-咨询即送独家考试资料和试听课程
Read 相关问答
Course 相关教程
讲师:许多多
原价:¥5998.0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发放工资的会计分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