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一封欧尚寄来的中国国际图书馆贸易集团...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有限公司简介
 来源: 
来源:作者:责任编辑:张倩
传承历史 开拓未来
让更好更多的中国图书走遍世界
--------国图集团公司的历史、现在和未来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图集团公司),原名中国国际书店,是中国外文局局(中国国际出版集团)的重要成员,是新中国第一家图书进出口机构。65年前,国图集团公司成立,并开创、发展了新中国图书对外贸易事业,公司图书出口业务一直在全国处于领先和主导地位。65年来,国图集团公司在5大洲、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图书发行网络,与海外数万家出版发行机构和数百万读者保持业务往来,累计出口各种中国出版物15亿册,在90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参加过上千次国际书展,为促进中外交流,向世界全方位地介绍中国情况和传播中国文化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中国图书海外发行的历史,是新中国发展史的一部分,也是中国出版发行事业、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图书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领域的发展和进步,是海外广大读者、专家学者、研究机构了解认识中国的一扇扇窗口,是中国文化、中国信息对外传播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一、国图集团公司图书出口的65年历程
  国图集团公司图书出口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的发展历程。
  (一)起步开创、初期发展的10年(年)
  改革开放前,国图集团公司图书出口以中国出版的外文书刊为主。新中国成立初期,亟需对外介绍自己,出版事业逐步繁荣,尤其是外文图书开始出版,外文期刊陆续创刊,国图集团公司肩负重任,迈开了历史征程。这一时期,国图集团公司统一对外发行外文图书达15个文版、200多万册,外文期刊达13种、30多个文版、2200多万册,并开始独家出口中文书刊。出口业务全面展开后,到1957年国图集团公司已与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70多家同业建立业务关系,这标志着中国图书对外发行网络基本形成。
  1952年,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将国图集团公司提供的中国出版物在保加利亚普罗夫迪夫展出,这是首次在海外展出新中国出版物。1953年,国图集团公司首次派出书展小组参加德国莱比锡展览。1956年,国图集团公司首次派出展团参加世界上最大的书展——法兰克福国际图书博览会。1959年新中国成立10周年,国图集团公司在世界各地举办了61次中国书展。
  1953年,国图集团公司与英国劳伦斯-威夏特出版社签订在英翻译、出版、发行《毛泽东选集》英文版(1-3卷)协议,开创了新中国对外合作出版的先河。
  1951年,国图集团公司派出贸易代表驻香港开展转口业务。1957年,设立第一家海外机构——驻柏林办事处。1958年在香港成立和平书店。此后又向多个国家派驻贸易代表。
  短短10年,国图集团公司开创了新中国图书对外贸易事业,把一个蓬勃发展的、充满活力的全新中国呈现在世界面前。
  (二)风云变幻、曲折前进的20年(年)
  上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受国际形势和国内政治因素影响,国图集团公司对一些国家的出口经历波折,这时政治类外文书刊出口增加较多。外文版毛泽东著作是这一阶段对外发行的主要品种,国图集团公司向世界各地发行外文版毛泽东著作达40多个文版、3000多万册。这是中国图书海外发行史上发行量最大、发行地区最广的一大类品种。同时,国图集团公司向各国数十万读者提供直接邮购中国书刊的服务。
  20年的风云变幻,国图集团公司努力应对多变的形势及其带来的问题和困难,推动图书出口事业在曲折中不断前进。
  (三)改革开放、做大做强的35年(1979年至今)
  改革开放后,中国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与世界各国频繁交往,为图书出口创造了良好环境。国内出版业飞速发展,为图书出口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支撑。同时,国图集团公司不再是中国唯一一家拥有书刊出口权的机构,中国图书出口开始走向贸易轨道,出现了市场竞争局面,发行品种大幅增加,发行量加大,海外渠道不断拓展,国图集团公司及其他图书出口机构在发行方式、推广手段、服务质量等方面逐步发生质的变化。国图集团公司既喜逢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又面临新的挑战。
  上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国图集团公司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图书出口由外文书刊为主转变为中、外文书刊并重的业务格局;通过调整海外发行网点,发展了一批新的海外合作关系,一些长期经营中国图书的华文书店成为新时期海外发行的依靠力量。此时,许多国家兴起“中国热”,中文图书海外市场不断扩大。经济发展推动中国出版业开始大繁荣,古今名著大量出版,为中文图书出口提供了充足货源。国图集团公司抓住时机,组织将很多品种销往海外,各国经销商、图书馆、研究机构、高等院校、汉学家踊跃订购。公司还针对海外图书馆的特殊需求,成立专门机构,提供更为优质、独到的服务。国图集团公司中文图书出口业务迅速增长,同时代理了绝大多数国内中文报刊的海外总发行。成立中国缩微出版物进出口公司,曾历时4年将文渊阁《四库全书》制成缩微卷片570卷,拷贝百余套,销往世界各地,这是中国缩微出版业中的最大项目。相继在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地成立子公司或办事处;在洛杉矶、布鲁塞尔开办长城书店。国图集团公司在国内同行中率先引进、使用计算机管理系统,90年代中期又首先在中国出版发行界接入国际互联网,建立国图网站,推出大量的中外文书刊信息,支持图书海外发行。
  进入新世纪后,国图集团公司出口业务的市场化运作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目前每年出口各种出版物400多万册,总代理中国9000多种报刊出口,年出口贸易额2000多万美元,牢牢占据全国第一。近年来,面对互联网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以及市场和行业变化带来的影响,国图集团公司为扩大图书出口、加快业务转型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积极参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中国出版物国际营销渠道拓展工程,承办了全球华文书店中国图书联展、亚马逊中国书店这两个项目,其中华文书店联展已连续举办5年,吸引了5大洲、20多个国家的上百家华文书店参与,展销上百万册中国图书,促进了中国图书海外销售渠道的巩固和拓展,联展已成为海外展示中国图书、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平台;与全球电子商务领先企业亚马逊公司合作,在美国亚马逊网站开办“中国书店”,这是亚马逊网站上唯一以国家命名的图书销售专区,已上线中国400多家出版机构的图书31万种,向亚马逊发货17.7万册。亚马逊中国书店的运营为热爱中国文化、中国图书的海外读者提供了便捷、直接的体验和服务,为中国图书全球传播探索出一种新模式、打开了一条新渠道。同时启动海外华文书店联盟电子商务平台项目,为中国图书走出去搭建多语种在线公共服务、信息推广和交易平台,聚合上下游、国内外资源,其中通过已建成的海外图书馆服务子平台实现年销售上千万元。实施海外战略,加强海外扩张,吸收国际出版发行资源,旗下的常青图书(英国)有限公司出版汉语教材,收购伦敦老牌华文书店——光华书店,形成出版、批销、零售为一体的事业格局,在英国乃至欧洲建立了市场品牌,扎根于主流渠道,成为我介入欧洲出版发行业中资机构中的成功典范;在法国收购百周年出版社,在加拿大设立中国图书贸易公司,这两家机构在做好发行业务的同时,都开展中国题材图书的本土化出版并进入当地主流渠道。广泛参与全球主要书展及文化活动,特别是承担了马来西亚海外华文书市等重要国际书展在中国的招展和备货工作,通过丰富的展销和文化活动促进了出口增长。借助亚马逊中国书店等项目,与国内各大出版机构在信息共享、独家经销、品种联动、渠道建设、市场反馈、本土化出版等方面建立并深化全面合作机制。开展出版物数据加工业务,力推图书服务贸易出口,为海外图书馆提供10余个语种的从数据加工到物理加工的全套增值服务解决方案,吸引了全球200余家知名大学和公共图书馆发出加工订单,年制作数据20多万条,同时拉动了图书实物出口增长。加大数字出版物海外销售力度,全球独家经销一批优质的中国数字古籍产品,参与《求是》杂志英文版、中国国际出版集团历史期刊的数字化工程和在线销售。举办“中国出版界和欧美东亚图书馆座谈会”、“中国期刊在海外高峰论坛”、“中国出版物对日发行座谈会”等活动,促进了中外业界交流。
  经过这35年的不懈努力,国图集团公司出口业务实现了规模的大发展和质量的大提升。今天,国图集团公司继续肩负扩大中国图书对外贸易、传播中国文化、增进中外交流的重任,在中国图书海外发行事业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
  二、中国图书出口贸易现状
  现在来看一下中国图书出口贸易现状。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国图书出口持续、快速增长,特别是近年实现了井喷式发展,图书出口和进口的贸易逆差不断缩小。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统计,2002年中国出版物出口数量不到1000万册,贸易额不到2000万美元;而到了2013年,中国累计出口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数字出版物2387万册,贸易额1.05亿美元。当前,通过各电子商务网站在海外实现销售的中国图书不断增加,而且中国数字出版业快速崛起,2013年非纸质出版物的出口金额达2347万美元,在出版物海外发行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
  在中国出版物出口数量、贸易额不断增长,走出去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其中存在的问题。2013年,中国出版图书44.4万种、报刊1.2万种、音像制品1.7万种、电子出版物1.2万种,从品种数量看,中国已是世界第一出版大国。但由于语言、文化、装帧等方面差异,适合海外市场的品种相对不多,海外受众面较为有限。中国图书出口业,无论是从世界范围比较,还是与自身出版业发展相比,并不容乐观,中国出版物的年出口贸易额占国内销售额的1%不到,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如美国年图书出口额20多亿美元,德国、法国、日本也各有数亿美元。这与中国当前的国际地位、发展水平、文化传统、出版能力相比,仍然是不相称的,这种现状需要我们去改变。
  三、65年的经验和体会
  国图集团公司集65年海外发行经验,深切感受到,中国图书海外发行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国家的重视支持,离不开出版事业的繁荣兴旺,离不开各出版机构、海外同业的理解配合。没有这些,图书海外发行工作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末,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和辉煌。
  (一)出版事业的发展是中国图书海外发行的根基
  新中国初期,外文书刊出版的迅速勃兴,为国图集团公司的起步发展、向外界介绍好新中国提供了丰富、有力的物质保障,书刊是当时向世界说明中国最主要的形式。改革开放后,国图集团公司曾组织中国90多家出版社,出版了600余种外文图书,其中部分图书成为海外畅销、长销品种。同时,中文图书出版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大量优秀、精品图书面世,催生了中文图书出口的大发展,并使中文图书成为海外发行的主要品种。近年来,国图集团公司与出版社在信息、营销、采购等方面拓展合作深度和广度,与数字出版机构加强合作,进一步提高了图书出口业务的运作水平。“出版兴,则发行兴,出口兴”。正是因为中国出版业的发展繁荣,各种优秀书刊的纷纷涌现,海外适销品种的日益增加,国内出版社不断支持国图集团公司工作,我们才得以组织起丰富的货源,不断扩大中国图书海外发行的规模、覆盖面和影响力。
  (二)满足海外机构、读者的需求是中国图书海外发行的使命和责任
  随着中国的日益发展进步,对中国感兴趣、想了解中国的海外机构和读者不断增多。中国图书的机构客户和读者遍布全球,从一般读者到政要、商界人士、专家学者,从各类图书馆、研究机构到智库、友好团体,有许多都是中国图书的阅读者、研究者和收藏者。中国图书以其丰富的品种,鲜活、生动的内容受到广大机构和读者的喜爱,成为全世界人民了解中国的窗口和渠道,是一般读者的良师益友,是专家学者开展研究的工具和资料、信息来源。65年来,国图集团公司把做好图书海外发行、服务读者需求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精心提供各项服务,从传统的书刊推广、订购、发行,到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全面做好海外发行,建立了完整规范的海外发行业务模式和流程,发行质量和发行实效不断提升,受到国内外同行的肯定。从海外客户对中国图书的需求来看,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如日本、韩国市场以中国古籍、文史哲等方面图书为主,东南亚等市场则比较欢迎中国大众化、通俗化的生活类图书和文学类畅销读物,欧美地区对中国的社科、文学、汉语教学类图书需求量较大。同时,中国出版的外文书刊因为以海外读者为主要受众,消除了语言障碍,贴近海外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海外读者的思维习惯,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有一批忠实的拥趸。
  (三)海外友好同业的支持是中国图书海外发行的依靠力量和重要保障
  65年来,国图集团公司与遍布各大洲的一批华文书店等机构建立了非常可靠的同业关系。这些同业是建立中国图书海外渠道、扩大发行的依靠力量,是与海外最终机构客户、读者之间的沟通桥梁。有的同业从事中国图书发行业务已有数十年,他们出于对中国的友好感情、对中国文化的诚挚热爱,开创事业、苦心经营,形成了各自品牌,在当地市场具有良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中国文化海外传播、中外文化交流、中国图书推广发行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同业,有日本的东方书店、内山书店、亚东书店、朋友书店、燎原书店、中国书店,法国的凤凰书店、友丰书店、法国期刊订阅公司,泰国南美公司,新加坡的友联书局、友谊企业,澳大利亚的中华书籍书店,新西兰华文书店,加拿大天际集团等等。为发行好中国图书,海外同业要做大量繁琐、细致的工作,一些同业对中国图书认识、理解的专业程度令我们都为之钦佩。由于所处国家和地区不同,客户情况各异,海外同业的图书发行方式、手段也不尽相同,分别形成了适合各自所在地特点的发行模式,这其中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四)新技术新业态的发展给中国图书海外发行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新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信息传播方式和阅览载体实现了质的改变,在传播速度、覆盖广度和影响深度上得到了空前发展,深刻改变了人们获取知识、传递信息的渠道和方式,逐渐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出版、发行格局,传统出版发行业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相比纸质书刊,电子、数字出版物具有价格更低、可通过网络便利阅读、便于共享资源和扩大传播范围等优势。对此,传统的图书出口商在思想理念、发行模式、运营方式等方面亟待实现转变、转型。从市场现状看,纸质书刊生存空间虽受一定挤压,但不会消亡,有特色、质量高的纸质书刊仍有广阔市场,纸质书刊和电子、数字出版物各有优势、各有读者,二者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互补、共存的关系。国图集团公司在海外发行转型上已有不少尝试,但新的模式尚未对传统模式形成替代作用,图书海外发行的转型探索实践仍然任重道远。
  四、国图集团公司图书出口的未来展望
  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我们认为,中国图书出口将会呈现更为多元开放竞争、新技术新业态不断渗透延伸、与国际出版发行业深度融合的发展前景。国图集团公司将继续坚持外向型、国际化,依托技术进步,加快出口转型,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国际立体营销网络和图书走出去“高速公路”,更好发挥对中国图书走出去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公司坚持开放经营的理念,非常愿意与国内外同仁在做好海外发行传统业务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实践新的合作方式,凝聚行业上下游的共识和力量,实现业务转型发展,形成中国图书海外发行事业的全新运作模式和业务链条,更好、更多、更快地将中国图书发行到海外、传播到全球。
  国图集团公司未来的发展将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构建国际立体营销网络,打造图书走出去“高速公路”
  我们将通过亚马逊中国书店、海外华文书店联盟、华文书店联展等项目的互动发展,联合国内出版机构和海外同业,充分聚合行业上下游资源,探索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促进海外发行的有效途径,为中国图书打造覆盖全球、渠道宽畅、技术先进、运营高效的国际立体营销网络体系,开启网络书店和地面书店互动模式下的实体书销售、电子书销售、数字化营销、按需印刷等于一体的中国图书海外发行事业新格局,形成引领、服务中国图书走出去的新平台。在此过程中,国图集团公司将与行业内多家出版社建立全方位的深度合作机制,共同提高中国图书的对外出版策划、信息制作、推广销售、服务等能力,形成扩大海外发行的更强合力,并寻求独具特色、适合海外的数字化产品合作出版、销售机会。希望与各海外同业进一步巩固友好互信、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为同业提供更高质量和效率的服务,维护好传统渠道,开辟好新兴渠道,走出一条拓展中国图书海外市场的新路子。
  (二)做好海外机构建设和海外同业整合工作,使传统渠道焕发新活力
  加快实施海外战略,合理规划布局,国图集团公司各海外机构将以区域发行营销中心建设为目标,发挥好发行营销、信息反馈、物流、培训等功能,通过加强本土化运作,以及与当地同业的合作,改变以往重发行、轻营销的局面,确保中国图书顺畅进入海外主流渠道。同时,国图集团公司将针对当前海外传统同业面临的问题,积极介入一些国家有关同业的整合工作,通过资源重组、技术支持和业务再造,促使这些同业焕发新的面貌和活力,帮助他们发展成集发行、出版、版权交易、文化活动、文化产品展示等业务于一体的主导当地市场的中国书刊运营和中国文化传播机构。
  (三)加快数据加工业务发展,强化图书服务贸易出口优势
  国图集团公司将大力建设中国多语种书刊出口数据编目加工基地,强化在服务贸易出口领域的独特优势。运用国际先进理念和技术,进一步创新数据加工服务手段,拓展服务内涵和质量,发展无缝对接国际主流图书馆市场的新型服务贸易模式,更好填补中国图书出口领域空白,树立行业优质品牌,不断提高数据加工量、业务附加值和客户粘合度,带动更多的图书实物出口,开辟更为广阔的海外市场。
  中国图书海外发行经过65年风雨历程,数代人孜孜以求、辛勤探索,将中国文化和中国信息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在全球出版发行业处于大变革的今天,国图集团公司愿与国内外同仁传承历史、开拓未来,携手并进、实现共赢,创造中国图书海外发行事业更为美好的明天![责任编辑:张倩]
一周图片排行榜
光明网版权所有>>>>字号: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海外发行情况
中国网 .cn  时间: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成立于1949年,是中国目前最大的专业性书刊进出口公司之一,在美国、德国、英国、比利时、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设有分公司或办事处,业务网络遍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海外千余家发行机构、书店、出版社及数十万读者有业务往来。其中,在欧洲地区,与美国的东风书店(Eastwind Books and Arts Inc.)、东方文化事业公司(Oriental Culture Enterprises Co.Inc.)、中国书刊社、国会图书馆、斯坦福大学东亚图书馆,英国的POST SERIPTUM 发行公司、国家图书馆、牛津大学图书馆、剑桥大学图书馆,法国的报刊订阅公司(FRANCE ABONNEMENT)、国家图书馆、法兰西学院图书馆、凤凰书店(Librairie Le Phenix)、百周年(E-100 Chine-Asie Diffusion)、友丰书店(Librairie YOU-FENG),德国的国立图书馆、巴伐利亚州立图书馆、KNO、Libri发行公司;在日本,与东方书店、中国书店、朋友书店等保持长期业务往来。
目前,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每年书刊出口业务占国内书刊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
常青图书(美国)公司发行情况
每年出版介绍中国内容的英文图书数十种,建立了包括B&N、B&T、Boarders、Artmedia等美国主流发行系统、链锁书店、图书馆的发行渠道,实现了进入亚马逊图书网的网上销售。发行品种除本版图书外,包括中国语言教学、中医药、工具书、少儿读物、生活类及介绍中国的期刊杂志。通过开展批发、邮购、网上发行和零售业务,累计发行量达数百万册。
一、常青公司以及通过中国书刊社2005年的外文图书发行情况:
1.发行方式:批发、邮购、网上发行、零售
2.发行图书来源:
1)中国国际出版集团系统
2)中国其他出版社
3)长河出版社
5)其他地方
二、外文期刊发行:
1)北京周报
2)今日中国
3)人民画报
4)其他外文期刊
三、中文图书发行:
图书品种:语言、中医药、工具书、少儿读物、生活类、其他
四、中文期刊发行:
品种:学术、中医药、大众
五、艺术品及其他:
品种:文房四宝、工艺品、挂历等
常青图书(英国)有限公司发行情况
常青图书(英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是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在英国的分支机构,其宗旨是通过书刊贸易,向英国乃至欧洲大陆介绍中国,增进各国对中国的了解。
公司成立20多年来,向当地读者推介的品种2800余种,发行数量数十万计。
通过20多年的努力,英常青建立了相对完整的发行网络,同近千家发行公司,书店和院校建立了贸易关系。
20多年来畅销不衰的局版品种有:
古典名著系列:红楼梦,水浒,三国演义。
中医及养生类图书有中国针灸学,针灸取穴法,杨式太极拳。
反映时代变革的品种有:
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改革方面的专论如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和中国金融体系的改革。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国读者希望学习掌握汉语以便更好地了解中国,这方面畅销的局版图书品种有:
基础汉语系列,外国人学汉语,趣味儿童汉语,汉语语言文字启蒙等。
英常青的本土出版也在2004年起步。常青公司出版的人人汉语系列,步步高汉语系列,中国新年习俗销售取得可喜局面。创新题材CHINESE CROSSWORDS将在本月出版,接受市场的检验。
中国图书贸易有限公司(德国)发行情况
一、基本情况
中国图书贸易有限公司成立于1991,位于罗德马克,距法兰克福25公里。 占地面积1919平方米,建筑面积420平方米。现有职工2名。
二、 业务经营
十几年来公司始终坚持以搞好对外宣传为各项业务活动的中心。因此我们经营的主要“商品”是图书。公司现有可供图书近500个品种,包括文史、地理、医学、教科书、工具书等,此外还有报刊杂志。10年累计销售图书、报刊杂志等近一百万册份。2001年净贸易额40多万马克。
三、打入主流发行渠道,建立自己的图书发行网络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CBT 公司已打入了德语国家图书发行主流渠道,建立起了自己的图书发行网络和客户群。CBT公司作为在德语国家发行中国文化产品的最大公司得到了当地社会各界的认可,尤其得到了德国书商协会的认可。我们已被接纳为其会员,享有和当地同业同等的权利。公司的近500个品种可供图书全部刊登在德国书商协会的可供图书总目录上。德国的三大图书批发商都和我们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关系,是我们的重要客户。此外,公司还加入了德国、瑞士和奥地利三国图书价格保护协定,拥有中国图书在上述国家制定零售价的合法权利,为今后公司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近两年随着公司网上书店的开通,个人客户增长迅猛,并且打破了地域限制,其中许多客户是非德语国家的,如:波兰、匈牙利、意大利等。
总之,作为对外宣传的前哨站、桥头堡,中国图书贸易有限公司的位置和所起的作用是任何形式都无法替代的。
香港和平图书有限公司发行情况
面向东南亚国家和港澳台地区出版、发行中国大陆出版物。公司每年出版介绍中国内容的图书一百余种,发行中国的图书千余种,期刊数十万册,年贸易额800万元左右。
文章来源: 中国网
责任编辑: 苏向东
文明上网 登录发帖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     |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 电话: 86-1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图书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