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有2个效用,一个是边际效用递增,简写...

02经济学历年真题题库
本试题来自:(2006年02经济学历年真题,)三、假设一个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x1,x2)=这里x1为食品的消费量,x2表示所有其他的商品的消费量。假设食品的价格为p1,所有其他商品的价格为p2。消费者的收入为m元。 (1)求最优的食品需求量。食品对该消费者来说是低档商品吗食品对消费者来说是吉芬商品吗 (2)在许多国家,穷人的食品消费得到政府的补贴。常见的补贴办法是政府向穷人出售食品券,当然,食品券的价格要低于食品的市场价格。假如我们这里考虑的消费者是一个受补贴的穷人。而且食品券的价格为而食品的市场价格为p1=2。所有其他商品的价格被标准化为p1=1。消费者的收入为m=150。在得到补贴后,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答案解析:[解析]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简答题:()赵某从钱某处购得一家汽车修理公司。合同规定:赵某用现金购买支付部分购买款项。其余所欠款项由赵某用公司每年净利润25%偿还,并规定“以公正合理的方式计算净利润”。但是,赵某并不清楚净利润的基本计算方法。第一年营业期满后,赵某在计算净利润时,采用了如下规则:从客户手中收到现金时才确认为收入;只要公司支付了现金就确认为当年的费用。为此,赵某对以下收入和费用进行了处理:
1.为吸引客户,办理刷车优惠卡预收现金15000元,全部确认为本年的收入。(据统计,其中只有5000元才提供了刷车服务)。
2.有两位客户尚拖欠本年汽车修理款36 000元,未能确认为本年收入;
3.购买修理用材料、配件等本年共支出11万元,全部确认为本年的费用(后经盘点发现,还有7 000元配件和材料积压在仓库);
4.购买二手车一辆,双方协商价格50 000元,暂付25 000元。该车购买时预计尚可使用5年。已经支付的25 000元全部确认为本年的费用。
5. 购买修理用设备15 000元,也全部确认为本年的费用。
6.公司所得税率为25%。
要求分析:
(1)如果你是钱某,你同意赵某对本年收入和费用的上述会计处理吗?为什么(即指出赵某的上述会计处理违背的具体会计规范)?
(2)说明每一项业务正确的会计处理方法。
(3)赵某采用上述会计处理方法得到的净利润数额与实际数相比,是大还是小?按其一定比例计算的应当支付钱某的欠款数额是多还是少?
简答题:()作为一种管理活动,会计管理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试述其各个阶段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涵盖的具体内容。
02经济学历年真题最新试卷
02经济学历年真题热门试卷提问回答都赚钱
> 问题详情
边际效用是指某种物品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消费量所引起()的增加。A.总销量B.价格C.价值D.总效用
悬赏:0&&答案豆&&&&提问人:匿名网友&&&&提问收益:0.00答案豆&&&&&&
边际效用是指某种物品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消费量所引起( )的增加。A.总销量B.价格C.价值D.总效用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发布时间:&&截止时间:
查看最佳答案前请先输入下方的验证!
网友回答&(共0条)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5.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5.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5.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5.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5.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5.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2.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2.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5.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5.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5.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5.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20.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20.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5.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为你请到的专家
&&&&采纳率:76%&&&
&&采纳率:97%&&&
&&采纳率:88%&&&
&&&&采纳率:25%&&&
&&采纳率:90%&&&
[] [] [] [] [] [] [] [] [] [] [] []西方经济学第三章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43页免费71页1下载券18页1下载券46页3下载券4页2下载券 35页免费6页免费6页7下载券3页1下载券20页1下载券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30页1下载券87页1下载券87页1下载券48页1下载券2页1下载券
西方经济学第三章|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第三章 效用与偏好 |
&&&&&&&& |
第三章 效用与偏好
第三章 效用与偏好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差异,掌握消费者均衡的含义及实现条件,掌握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选择的影响,了解价格效应的进一步分解,了解风险偏好的三种类型,及不确定性条件下的消费者选择。
关键概念: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消费者均衡,恩格尔曲线,价格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消费者剩余,风险规避者,风险爱好者,风险中立者
本章计划讲授6学时。
第一节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与消费者均衡
一、效用的概念
&&& 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即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任何一种物品的效用,不仅在于该物品本身具有的满足人们某种欲望的能力,而且还依存于消费者的主观感受。
二、边际效用分析法
1.总效用与边际效用
基数效用论将效用分为总效用(Total Utility)和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 英文简写为TU和MU。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定量商品和劳务所获得的效用量的总和。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
2.关于货币的边际效用
基数效用论者认为,在通常情况下,消费者的收入是给定的,而单位商品的价格只占消费者总货币收入量中的很小部分,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购买量发生很小的变化时,所支出的货币的边际效用的变化是非常小的。对于这种微小的货币的边际效用的变化,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在分析消费者行为时,基数效用论者通常假定货币的边际效用是不变的,即假定货币的边际效用是一个不变的常数。
3.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行为的基本目的就是要获得最大限度的满足,即实现效用最大化。 消费者均衡,是指消费者在既定收入水平和商品价格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购买行为。
4.需求曲线的推导
基数效用论者通过运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推导出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同时,解释了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从左往右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表明商品的需求量随着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着价格的下降而增加。需求曲线上的每一点都是满足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均衡条件的商品的价格-需求量组合点。
5.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consumer surplus)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所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第二节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与消费者均衡
一、消费者偏好
1.偏好的完备性
偏好的完备性是指消费者总是可以比较和排列所给出的不同商品组合。换言之,对于任何两个商品组合A和B,消费者总是可以作出而且仅能作出以下三种判断中的一种:(1)对A的偏好大于对B的偏好;(2)对B的偏好大于对A的偏好;(3)对A和B的偏好相同(即A和B是无差异的)。偏好的完全性假定保证消费者对于偏好的表达方式是完备的,消费者总是可以把自己的偏好评价准确地表达出来。
2.偏好的可传递性
偏好的可传递性指对于任何三种商品组合A、B、C,如果消费者对A的偏好大于B,对B的偏好大于C,那么,在A、C这两个组合中,消费者必定有对A的偏好大于C。偏好的可传递性假定保证了消费者偏好的一致性,因而也是理性的。
3.偏好的单调性
偏好的单调性也叫偏好的非饱和性,该基本假设是指如果两个商品组合的区别仅在于其中一种商品的数量不同,那么,消费者总是偏好于含有这种商品数量较多的那个商品组合。这就是说,消费者对每一种商品的消费都没有达到饱和点,或者说,对于任何一种商品,消费者总是认为数量多比数量少好。
二、无差异曲线
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或者说,它是指能够使消费者得到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不同组合点所形成的轨迹。
2.基本特征
无差异曲线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无差异曲线是一条从左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其斜率为负值。如图3-5中,在无差异曲线I1上,为了保持相同的效用水平,当消费者增加商品X的消费量时就必须减少商品Y的消费量,两种商品间相互替代,此消彼长。因此,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并且斜率为负。
(2)在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代表相同的效用水平,不同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不同。在图3-5的两条无差异曲线中,无差异曲线I2代表的效用水平要高于I1。
图3-6 违反偏好假定的无差异曲线(3)在同一坐标平面图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这一点可以用反证法来证明。如图3-6所示,假设无差异曲线I1和I2相交于A点,A、B是无差异曲线I1上的两点,根据无差异曲线的定义可知,A、B两点的效用水平是相等的,记为A=B。同理,在无差异曲线I2上有A=C。根据偏好可传递性假定,必定有B=C。但是,由于X2&X1,Y2&Y1,根据偏好的非饱和性假定,必定有C&B。这与之前的结论C=B相矛盾。因此,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
(4)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这就是说,无差异曲线是以凸向原点的形状向右下方倾斜的,即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关于这一特征,将运用下文所述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来说明。
三、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被称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2.边际替代率递减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是指在保持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不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一单位这种商品所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
3.边际替代率与无差异曲线的形状
由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凸向原点形状的无差异曲线是无差异曲线的一般形状。这说明对消费者来说,这两种商品是不能完全替代的。下面,考虑两种极端的情况,相应的无差异曲线有着特殊的形状。
完全替代品的情况。
完全互补品的情况。
四、预算约束
1.预算线的含义
预算线又称预算约束线、消费可能线或价格线,表示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用现有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可能的数量组合。
2.预算线的变动
(1)两商品的价格PX和PY不变,消费者的收入I发生变化。
(2)消费者的收入I不变,两种商品的价格PX和PY同比例同方向发生变化。
(3)消费者的收入I不变,商品X的价格PX发生变化而商品Y的价格PY保持不变。
(4)消费者的收入I与两种商品的价格PX和PY都同比例同方向发生变化。
图3-12 消费者的均衡五、消费者均衡
如图3-12所示,U1、U2、U3曲线表示消费者的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具有代表性的三条,MN表示消费者的收入I和商品价格PX、PY给定下的预算线。现在,消费者应该如何选择两种商品的数量组合(X,Y),才能获得最大的效用水平呢?我们说,只有预算线AB和无差异曲线U2的相切点E,才是消费者在给定的预算约束下能够获得最大效用的均衡点。在均衡点E,相应的最优商品购买组合为(X1,Y1)。
为什么只有E点才是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呢?这是因为:就三条无差异曲线而言,U3代表的效用水平最高,但它与既定的预算线MN既无交点又无切点,这说明无差异曲线U3上的商品组合所代表的效用水平在消费者的现有收入下是无法实现的。再看无差异曲线U1,它与预算线MN相交于a、b两点,这表示消费者利用现有的收入可以购买a、b两点的商品组合。但是,这两点的效用水平低于无差异曲线U2,因此,理性的消费者不会用全部收入去购买无差异曲线U1上a、b两点的商品组合。再来看无差异曲线U2,它所代表的效用水平大于无差异曲线U1所代表的效用水平。但无差异曲线U2上除E点之外的其他各点均在预算线的上方,也就是说,除E点之外,无差异曲线U2上的所有其它点所对应的商品组合是消费者现有收入无法实现的。只有在即定的预算线MN和无差异曲线U2相切的点E,消费者才在即定的预算约束条件下获得了最大的满足。所以E点就是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
在切点E,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两者的斜率是相等的。由以前的分析可知,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就是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XY,预算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可以用两商品的价格之比 来表示。因此,在均衡点E有:
&&&&&&&&&&&&&&&&&&&&&&&&&&&&&&&& (3-14)
这就是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它表示:在给定的收入和价格条件下,为了实现最大的效用,消费者应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使得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这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也可理解为:在消费者的均衡点上,消费者愿意用一单位的某种商品去交换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应该等于该消费者能够在市场上用一单位的这种商品去交换得到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
六、消费者剩余
图3-13& 无差异曲线和消费者剩余
&我们也可以通过无差异曲线来理解消费者剩余。假定消费者的总收入为100元,我们将所有商品分为面包和其他商品,后者用货币来衡量。如果消费者不消费面包,他选择的商品组合是0块面包和100元货币,即相当于图3-13中的A点,此时的效用水平是U1。如果购买10块面包和持有50元货币的组合是消费者的最后选择,说明这种组合使消费者在100元收入的预算约束下达到效用最大,即处于图中的E点,此时效用水平是U2。所以10块面包带来的消费者剩余为U2与U1之差,如果用货币来衡量,就是图3-13中通过均衡点E处两条无差异曲线之间的垂直距离EM。
第三节 确定条件下的消费者选择
一、收入变化下的消费者选择
1.收入消费曲线
收入―消费曲线是在消费者的偏好和商品的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消费者的不同收入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
2.恩格尔曲线
恩格尔曲线是描述某种商品购买量与货币收入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由消费者的收入―消费曲线可以推导出消费者的恩格尔曲线。
二、价格变化下的消费者选择
1.价格消费曲线
价格―消费曲线是在消费者的偏好、收入以及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某一种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
2.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由消费者的价格―消费曲线可以推导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3.市场需求曲线
由于市场需求曲线是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的水平加总,因此,如同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一样,市场需求曲线一般也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市场需求曲线表示某商品市场在一定时期内各种不同的价格水平上所有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而且,根据以上推导过程可知,市场需求曲线上的每个点都表示在相应的价格水平下可以给全体消费者带来最大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市场需求量。
三、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化会引起该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化,而这种变化的总效应可以被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个部分,即总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其中,收入效应是指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的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替代效应是指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收入效应表示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发生变化,替代效应则不改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
2.正常物品
图3-18& 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3.低劣物品
图3-19& 低档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第四节 不确定条件下的消费者选择
一、风险的测度
二、风险的偏好
1.风险与效用
2.不同的风险偏好
三、如何应付风险
3.获取更多信息
内容编辑:wanghua
海南大学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 Copyright & www.
建使用议 IE5.0 或以上版本 800*600 分辨率浏览03-第三章-效用与偏好-微观经济学课件-海南大学(共十二章)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贡献于
评价文档:
48页1下载券11页1下载券11页1下载券37页1下载券42页1下载券 42页1下载券25页1下载券46页1下载券36页1下载券35页1下载券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3页免费13页1下载券90页1下载券85页免费
03-第三章-效用与偏好-微观经济学课件-海南大学(共十二章)|海​南​大​学​微​观​经​济​学​课​程​精​讲​。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2.04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边际效用递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