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2011年第二季度中国苏联对日宣战贸易出口额...

您(@)目前可用积分:110110跟帖回复
共获得打赏:
凯迪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发现信息价值
[转帖]对外贸易风光不再?
1584 次点击
1:13:35 发布在
对外贸易风光不再?张明Feb.16 2012 2011年第一季度,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出现了7亿美元的贸易逆差,这是自2004年第一季度以来,中国七年时间来首次出现的季度贸易逆差。这一现象引发了市场的高度关注。正如国内某报纸所言:“打着中国贸易顺差这个幌子对人民币汇率指手画脚的西方人士,似乎该要闭嘴休息一下了,因为再打下去就没有意义了――中国贸易已出现了由节余向赤字的转变”。1 原商务部副部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秘书长魏建国表示,2009年中国的贸易顺差比2008年减少了1000亿美元,2010年又进一步减少了126亿美元,2011年第一季度的贸易逆差则表明,“中国进出口并重、稳定出口、努力扩大进口的政策正在得到落实,外贸进出口基本实现了平衡,中国的对外贸易正朝着更加平衡的方向发展”。某学者表示:“一季度外贸数据发出了比较积极的信号,表明人民币币值没有低估,是合适的。中国不刻意追求顺差,某些国家对中国操纵汇率的指责不攻自破”。22011年第二季度,中国的贸易顺差恢复到467亿美元,月的贸易顺差继续攀升至492亿美元。按此趋势推演下去,2011年中国的贸易顺差可能依然接近2010年的1845亿美元。现在轮到美国人坐不住了。日,美国参议员以63票赞成、35票反对的表决结果,通过了《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该法案将允许美国政府对通过压低币值来补贴出口的国家征收反补贴关税。中美之间的贸易战再度山雨欲来风满楼。 为什么中美两国政府都对中国贸易顺差的演变趋势高度关注?这是与中美是非常重要的贸易伙伴,且中国一直对美国保持着显著的贸易顺差分不开的。那么,中国当年为什么会走上出口导向的发展道路?中国对外贸易的现状如何?中国现在在出口什么、进口什么?谁在出口、谁在进口?什么因素会影响中国的出口增长?出口导向的发展策略是到了非要调整不可的关口吗?中国会在2012年成为一个逆差国吗?本章将试图回答上述问题。1 中国联合商报:“逆差驾到:中国贸易逆差难改美国贸易趋势”,日。 2 以上引文参见脚注1。一、中国为何会选择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发展中经济体在经济起飞阶段通常会实施两种不同的发展战略:进口替代(Import Substitution)与出口导向(Export-Oriented)。所谓进口替代,是指通过实施各种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来发展本国制造业,并逐渐以本国制造品替代外国制造品的发展战略。所谓出口导向,是指通过实施各种贸易鼓励措施来促进本国制造业发展,并逐渐以本国制造品出口来替代农产品与初级产品出口,并藉以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战略。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中期,进口替代一直是大多数发展中经济体热衷实施的发展战略。毫无疑问,进口替代策略帮助发展中经济体保护和推进了国内民族工业的发展、建立了现代工业体系、促进了经济增长并降低了对进口的依赖。然而,进口替代发展战略的最大问题是缺乏国际竞争与资源配置扭曲。由于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阻断了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排除了来自国际市场的竞争,这通常导致实施该战略的发展中经济体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经济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高增长后陷入停滞。长期以来实施进口导向发展策略的大多数拉美国家,其人均GDP从1970年代以来几乎没有任何增长,就是明证。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与亚洲四小龙(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经济体先后开始实施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的要点包括:第一,在各种价格与税收方面为出口企业提供显性或隐性的补贴,以提高出口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第二,保持低估的本币汇率,以增强本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价格优势,并抑制进口增长;第三,在外向型制造业领域引入外资并大力发展加工贸易;第四,对出口企业从国外进口必需的原材料、中间产品、资本品与专利技术等实施减免税或放宽配额。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的实施必然会导致高投资率,这需要实施该发展战略的国家或者具有较高的储蓄率,或者能够持续从外部引入资金。这可能是决定为什么东亚国家能够走上出口导向发展之路,而大多数拉美国家依然困守于进口替代之路的重要原因。出口导向发展战略使得日本与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迅速崛起并成长为发达经济体。之后亚洲四小虎(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也相继走上了出口导向的发展之路。日本、四小龙与四小虎的持续高速增长被世界惊呼为亚洲奇迹(Asian Miracle)。中国经济发展也经历了由进口替代向出口导向的转型。自1949年建国以来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中国实施的是具有浓厚计划经济色彩的进口替代发展战略。1979年至1991年,中国经济处于由进口替代向出口导向转变的过渡阶段。自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之后,中国大陆开始全面推进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国经济也全面走上了出口导向的发展之路。3 中国之所以走上出口导向之路,一方面是因为,过去几十年的经验教训显示进口替代的发展道路已经走进了死胡同,另一方面则源于日本、亚洲四小龙与四小虎高速增长的示范效应。当然,作为一个大国,中国在出口导向发展之路上取得的成就也是惊人的,截至2010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与第二大进口国,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以及全球第一大外汇储备持有国(全球最大的官方债主)。二、中国对外贸易的现状如何?图11.1显示了1979年至2010年这32年间中国进出口与贸易顺差的变化。不难发现,2001年底中国加入WTO是中国进出口增长的一个拐点。2001年,中国的出口额与进口额分别为2661亿与2436亿美元,而2010年两者分别攀升至1.58万亿美元与1.39万亿美元,9年间出口额与进口额分别增长了4.9倍与4.7倍!相比之下,中国贸易顺差高速增长的拐点则出现在3年之后的2004年。2004年,中国的贸易顺差仅为321亿美元,2008年的贸易顺差攀升至2981亿美元,增长了8.3倍!尽管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的贸易顺差在2009年与2010年有所回落,但依然高达1957亿与1831亿美元。中国加入WTO导致进出口贸易壁垒大幅下降、促进进出口加速增长并不难理解,那为什么中国的贸易顺差从2005年起出现了加速增长?我们认为,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中国的出口结构在2004年至2005年期间发生了重大变化,即由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转变为以资本密集型产品为主,我们将在下一节更加详细地分析这一点。3 以上阶段划分引自马颖、李建波:“中国大陆与台湾从进口替代到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的比较”,。图11.1 中国对外贸易的增长状况 资料来源:CEIC。 几十年来中国进出口额持续快速增长的结果,是中国贸易依存度的不断上升。贸易依存度等于一国的进出口额之和与同期GDP的比率。该指标反映了特定经济体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开放程度。如图11.2所示,中国的贸易依存度由1979年的11%,最高上升至2006年的63%,2010年依然高达50%。国际比较显示(图11.3),2009年中国的贸易依存度(44%)远高于美国(25%)、日本(26%)与巴西(23%),略低于印度(46%),但仍低于德国(78%)。作为一个大型经济体,中国的贸易依存度是相当高的。图11.2 中国的贸易依存度 资料来源:CEIC。 图11.3 主要大国贸易依存度的比较 资料来源:CEIC。众所周知,最终消费、资本形成与净出口是拉动一国GDP增长的“三驾马车”。图11.4显示了1979年至2010年三驾马车各自对中国GDP增长的年贡献率。1979年至2010年这32年间,净出口对GDP增长的年均贡献为7%,其中25年贡献为正。1994年至2010年这17年间,净出口对GDP增长的年均贡献为9%,其中16年贡献为正。如果考虑到与出口相关的固定资产投资,则出口行业对GDP增长的贡献更为显著。这意味着自改革开放以来,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对中国经济的持续高增长功不可没。 图11.4 三驾马车对中国GDP增长的年贡献率, 资料来源:CEIC。图11.5显示了中国与各大洲的贸易状况。不难看出,第一,中国的贸易顺差几乎全部来自北美与欧洲。尽管中国对欧洲的出口已经显著超过了中国对北美的出口,4 但来自北美的贸易顺差依然显著地高于来自欧洲的贸易顺差。5 这正是为什么中国出口企业高度重视美国市场,以及中美双边均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高度敏感的根源;第二,中国对亚洲保持着持续的贸易逆差。主要原因是因为中国与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亚洲经济体处于全球生产网络的不同位置。中国目前扮演着全球组装工厂的角色,即从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经济体进口中间产品,加工装配为最终产品后出口至欧美。这就造成了中国对亚洲国家保持持续逆差,但对欧美国家保持持续顺差的格局;第三,中国从大洋洲与非洲的贸易逆差近年来不断扩大,这反映了中国从澳大利亚和众多非洲国家不断进口能源与初级产品(例如铁矿石)的格局。表11.1进一步列示了中国的最重要进出口贸易伙伴国(地区)。位于欧美的美国、德国与英国,以及位于亚洲的日本、韩国是中国当前最重要的出口市场(中国香港仅是一个从事转口贸易的中转站,香港从中国内地的进口最终主要出口到欧美国家)。日本、韩国与中国台湾是中国前三大进口来源地的事实充分说明,加工贸易进口在中国的进口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此外中国的其他三个重要的进口来源地分别为美国、德国与澳大利亚。从表11.1中也可以看出,中国对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与澳大利亚存在显著的贸易逆差,而对美国、中国香港与英国存在显著的贸易顺差。 4 2010年,中国对欧洲的出口额为3553亿美元,中国对北美的出口额为3059亿美元。 5 2010年,中国来自欧洲的贸易顺差为1373亿美元,来自北美的贸易顺差为1889亿美元。图11.5 中国对各大洲的贸易余额 资料来源:CEIC。 表11.1 中国排名前六位的出口国(地区)与进口国(地区)(2010年)
排名 出口国(地区) 占总出口比重 进口国(地区) 占总进口比重
1 美国 18% 日本 13%
2 中国香港 14% 韩国 10%
3 日本 8% 中国台湾 8%
4 韩国 4% 美国 7%
5 德国 4% 德国 5%
6 英国 2% 澳大利亚 4% 资料来源:CEIC,作者的计算。 表11.2显示了中国的省市自治区中排名前列的对外贸易大户。如果按照2009年的贸易顺差由高至低排序,则排名前六位的分别为上海市、广东省、浙江省、江苏省、深圳市与福建省,这六个省或直辖市的贸易顺差之和占到中国贸易顺差的三分之一强。而在2010年,上述六个省或直辖市的贸易顺差之和占到中国贸易顺差的三分之二强。这或许反映了上述地区的出口企业竞争力较强,从而能够在全球金融危机后的市场低迷期间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该图同时也反映了,上述地区从中国出口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中获益最大。一个合理的推论是,这些既得利益者自然也会最强烈地阻扰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调整,例如人民币升值。表11.2 中国排名前六位的贸易顺差大省(直辖市)(2009年与2010年)
排名 省(直辖市) 占中国贸易顺差的比重(2009年) 占中国贸易顺差的比重(2010年)
1 上海市 10% 25%
2 广东省 8% 19%
3 浙江省 6% 17%
4 江苏省 4% -
5 深圳市 4% 10%
6 福建省 2% 5%
7 合计 34% 77% 资料来源:CEIC,作者的计算。三、中国在出口什么?进口什么?按照国际贸易的大类来划分,贸易品可以分为初级产品(Primary Product)与制成品(Manufacture)两类。初级产品主要包括:食品与动物、饮料与烟草、其他原材料(除食品与燃料外)、矿石燃料与润滑油、动物植物油与油脂等五大类。制成品主要包括化工品、制造品、机器与运输设备、其他制造品等四大类。图11.6显示了中国出口产品与进口产品中制成品所占比重。中国出口产品中的制成品比重呈现出波动中上升的格局,它由1993年1月的81%上升至2011年8月的95%。恰好相反,中国进口产品中的制成品比重呈现出波动中下降的格局,它由1993年1月的87%下降至2011年8月的66%。这意味着中国的进口结构越来越偏向于初级产品,而出口结构几乎完全集中于制成品。这和中国进口原材料和中间成品,经过加工装配后出口制成品的“世界工厂”模式是基本一致的。 图11.6 中国进出口结构的变动 资料来源:CEIC。为了更加深入地分析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动,我们不妨比较一下1993年1月与2011年8月中国进出口结构中各大类商品比重的变化。6 图11.7比较了两个时点中国出口结构的变化。几乎所有初级产品类别的比重都显著下降了。而在制成品类别中,机器与运输设备的比重增长得最快,其次是化工品,而其他制造品的比重下降得较快。这表明,在中国的出口结构中,重化工品的比重已经显著增加了。图11.8比较了两个时点中国进口结构的变化。在初级产品中,矿石燃料与润滑油的比重增长得最快、其他原材料次之;在制成品中,制造品以及机器与运输设备的比重都显著下降。这一方面表明中国进口的能源与大宗商品比重在显著上升,另一方面表明中国进口的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比重在显著下降。 图11.7 中国出口结构的变化 资料来源:CEIC。6 之所以选择1993年1月至今,这是因为,中国政府从1993年1月才开始公布进出口结构的具体商品种类月度数据。图11.8 中国进口结构的变化 资料来源:CEIC。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迁,折射出中国工业重心的嬗变:中国工业的重心已经由轻工业产品为主过渡至重化工业产品为主。钢铁行业是一个最明显的例子。2005年之前,中国是一个钢铁的净进口国。2005年中国的钢铁产量为3.49亿吨,占全球产量的31%,而同年国内钢铁需求仅为2.5亿吨,导致中国在2005年首次成为钢铁的净出口国。2010年,中国钢产量接近6.3亿吨,占全球产量的44%。7 而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在日发布的一份报告,中国2011年的钢铁产能将达到8亿吨。87 该数据超过了欧盟27国钢产量之和(1.7亿吨),也远远超过了日本(1.1亿吨)、美国(0.8亿吨)与俄罗斯(0.7亿吨)等其他产钢大国的产量。以上数据引自:金融界网站:“2010年中国钢产量占全球44.3%”,日,。8 经济观察网:“中国钢铁产能即将超过8亿吨”,日,。四、谁在出口?谁在进口?图11.9显示了在中国的出口额中,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出口额所占比重。1990年代中期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格局到目前已经演变为以外资企业为主体。1995年至2010年,国有企业出口额占比由67%锐减至15%,而外资企业出口额占比由32%稳步攀升至55%,其他企业(主要是集体企业与私营企业)出口额占比由2%上升至30%。相同的趋势也发生在进口结构中,如图11.10所示,1995年至2010年,国有企业进口额占比由50%下降至28%,外资企业占比由48%上升至53%,而其他企业占比由3%上升至19%。不难看出,在出口与进口两端,目前外资企业都占据着半壁江山。此外,国有企业的出口占比虽然低于其他企业,但进口占比依然高于其他企业。这与国有企业在国内的布局调整有关,即从低利润率的出口行业(下游行业)中退出,同时增强了对进口依存度较高的能源、资源类行业(上游行业)的垄断程度。9 图11.9 谁在出口? 资料来源:CEIC。9 吴晓波:“国进民退的分界线”,FT中文网,日。图11.10 谁在进口 资料来源:CEIC。 对外贸易又分为一般贸易(Ordinary Trade)与加工贸易(Processing Trade)两大类。所谓加工贸易,是指一国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进口原料、材料或零件,利用本国的生产能力与技术,加工为成品后再出口,以获得增加值的贸易活动。常见的加工贸易方式包括“三来一补”(即来料加工、来件加工、来样装配与补偿贸易)与进料加工等。一般而言,一般贸易的附加值较高,而加工贸易由于处于“微笑曲线”的中段,因此附加值较低。目前在中国,很大一部分外资企业(尤其是台资企业与港资企业)主要从事加工贸易。因此,外资企业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占据半壁江山的硬币另一面,自然是加工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比重很高。如图11.11所示,加工贸易出口额在中国出口额中所占比重,在过去20年间基本上稳定在50-60%区间内;而加工贸易进口额在中国进口额中所占比重,在1990年后期一度高达78%,但到目前为止已经下降至43%。图11.11 加工贸易的重要性 资料来源:CEIC。五、影响进出口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中国的出口是外国居民或企业对中国产品的需求,中国的进口是中国居民或企业对外国产品的需求。根据需求理论,决定需求的因素主要包括需求者的收入与产品的价格。因此,影响中国出口的主要因素是外国的收入以及中国产品在外国市场的价格,而影响中国进口的主要因素是中国的收入以及外国产品在中国市场的价格。至于汇率对价格的影响,则要看汇率变动是否会影响到中国产品在外国市场的价格或外国产品在中国市场的价格,这被称为汇率的传递效应(Pass-through Effect)。例如,如果人民币升值1%导致中国产品在外国市场的价格上涨1%,这被称之为完全的价格传递。而如果人民币升值1%并未导致中国产品在外国市场的价格上涨,这被称为零价格传递。香港金管局的一项研究表明,中国出口产品的汇率传递效应约为50%,这意味着如果人民币升值1%,中国产品在外国市场的价格将会上涨0.5%。10图11.12显示了外部需求强弱(用OECD领先指数来模拟)与中国出口额同比增速之间的关系。不难发现两者之间具有相当强的正相关。例如,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当OECD领先指数在2008年下半年至2009年年初跌至谷底时,中国出口同比增速随即也跌入谷底。1993年1月至2011年7月,OECD领先指数与中国出口额同比增速之间的相关系数高达0.57。图11.13显示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强弱与中国出口额同比增速之间的关系。不难发现,两者之间具有相当显著的负相关。1994年1月至2011年8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中国出口额同比增速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40。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的一项研究表明,中国的出口收入弹性高达2.31%,而出口价格弹性仅为-0.65%。11 这意味着,如果中国产品在外国市场的价格上升1%,中国的出口额仅会下降0.65%。而如果外需下降1%,中国的出口额将会下降2.31%。再考虑到人民币升值1%只会导致中国产品在外国市场的价格上升0.5%(上述香港金管局的研究),这意味着如果人民币升值1%,中国的出口额只会下降0.33%。以上计算生动地表明,中国出口额的变动更多地取决于外部需求的变动,而非人民币汇率的变动。1210 Li Cui, Chang Shu and Jian Chang. “Exchang Rate Pass-through and Currency Invoicing in China’s Export”, China Economic Issues, Hong Kong Monetary Authority, No.2/09, July 2009. 11 姚枝仲、田丰、苏庆义:“中国出口的收入弹性与价格弹性”,《世界经济》,2010年第4期。 12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人民币升值不能降低中国的贸易顺差。中国官员经常用以下事实来证明人民币升值无助于改变中美贸易顺差,即2005年7月至2008年7月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1%,但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不降反升。从我们刚建立起来的分析框架来看,这一结果发生的原因无非是同期内美国经济增长强劲,外需的走强完全抵消了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出口的负面影响。图11.12 外需与出口增速 资料来源:OECD,CEIC。 图11.13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出口增速 资料来源:CEIC。图11.14显示了内部需求强弱(用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来模拟)与中国进口额同比增速之间的关系。不难发现,两者之间具有很强的正相关。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增长越快,中国进口增长得越快,反之亦然。1995年1月至2011年8月,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高达0.54%。图11.15显示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强弱与中国进口额同比增速之间的关系。图中显示两者呈现出一定的负相关,即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越强,中国进口额增长越慢,这与经济理论无疑是相违背的。1994年1月至2011年8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中国进口额同比增速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13。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第一,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相比,内需在更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进口增速;第二,中国进口增速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之间的相关性,显著低于中国出口增速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之间的相关性。 图11.14 内需与进口增速 资料来源:CEIC。图11.15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进口增速 资料来源:CEIC。六、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为什么需要调整?从国际经验来看,历史上但凡实施出口导向发展策略的经济体,在经历数十年的高速增长后,通常都会主动地或被动地调整发展策略。日本经济在经历战后数十年的高增长后,在1980年代中后期形成了泡沫经济。泡沫破灭之后,日本经济已经陷入长达20年的低增长。亚洲四小龙与四小虎在1990年代中后期受到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冲击,其中韩国、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受到的冲击尤为剧烈。中国香港先后两次经历投机性资本冲击,马来西亚通过重新加强资本项目管制来应对危机,而新加坡与中国台湾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事实上,早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一些著名的国际经济学家(例如Young、刘遵义、克鲁格曼等)就先后预言所谓的“东亚奇迹”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高投资率驱动的,一旦国内投资的效率下降或者融资出现问题(例如资本外逃),实施出口导向的经济体就难免遭遇危机。 我们认为,之所以中国的出口导向战略需要调整,是因为当前中国已经面临“内忧外困”的格局。中国的发展战略调整既有内部动力,也有外部压力。先看内忧。首先,过去几十年中国的出口高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为压低了国内土地、劳动力、资金(利率与汇率)、能源、资源与环境的成本,使得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显著低于真正的比较优势决定的价格,从而增强了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竞争能力。然而,这种人为压低出口价格而带来的出口增长本身意味着资源的错误配置,即原本贫穷的中国人,花了很大代价去补贴购买中国出口商品的富裕的外国人。李众敏、何帆(2006)的计算表明,在2004年中国进口的石油与天然气中,分别有21%与37%是用于对国外的再出口。13 这相当于我们以高价进口能源,之后再以低价出售包含能源成本在内的最终产品。毫无疑问,这样的贸易做得越多,中国人的福利损失越大; 其次,中国一直被认为具有廉价劳动力优势,这是因为富裕的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在很长时间内,城市非熟练劳动力的供应被认为是无限的,因此多年来中国农民工的工资并没有明显增长。然而,自2007年以来,中国沿海省份屡现“民工荒”,2009年至2010年中国沿海农民工工资普遍显著上涨,这说明中国劳动力过度供给的局面正在发生变化。尽管关于中国的“人口红利”还能维持多久,经济学家和人口学家存在显著争议,当中国人整体年龄结构的老龄化是不容置疑的。这意味着如果劳动生产率没有大的提升,未来中国劳动力的工资将会不断上涨,从而削弱中国出口产品价格竞争力的一大基础;再次,利率与汇率的持续低估显著阻碍了资源的有效配置,而且加剧了当前中国的结构失衡。长期为负的实际利率意味着资源从居民部门向政府与企业部门的强制转移,长期偏低的汇率抑制了中国居民的购买力。13 李众敏、何帆(2006):“中国能源进口与再出口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工作论文。在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中,居民收入增速长期低于政府税收与企业利润增速,这导致最终消费占GDP的比率一路下降。然而,仅凭高投资率与出口是不能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的,要调整中国的经济结构,利率与汇率的市场化已经成为当务之急。而一旦利率和汇率向均衡水平回归,中国出口的价格竞争优势又将被极大的削弱; 第四,中国不仅具有持续的贸易顺差,而且具有持续的资本账户顺差。这一方面意味着,中国通过对外贸易积累的资金并未用作积极的海外直接投资,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中国通过FDI引入的资金并未有效地用作进口。双顺差的结果是中国外汇储备的不断累积,而外汇储备的绝大部分又被通过购买发达国家国债的方式,贷给发达国家政府。目前,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都面临着政府债务危机的困扰,未来它们都有通过本币贬值或者提高国内通货膨胀率的方式来降低真实债务负担(隐性地赖账)的激励。这意味着,我们通过透支国内各种资源或者以很高成本引入外资而积累起来的外汇储备,在未来面临着巨大的价值缩水风险。在当前的全球金融市场上,拥有超过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中国政府要进行多元化投资并不容易,更重要的对策是防止外汇储备的进一步累积。为实现这一目标,调整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就成为当务之急。再看外困。第一,当中国经济规模较小时,全球经济还能够吸收中国的出口。而当中国经济已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时,全球经济能否继续吸收中国出口,就开始成为一个问题了。这必然造成中国出口什么,什么降价;中国进口什么,什么涨价的格局。换句话说,由于中国经济的规模已经如此庞大,中国必将面临贸易条件(即一单位出口能够换回几单位进口)不断恶化的局面。在这一背景下,继续依赖对外贸易来拉动经济增长的能力就会明显下降; 第二,本轮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主要发达国家的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均受到严重冲击,它们普遍面临信贷紧缩、失业率高企与政府债务危机的困扰。未来几年内,预计发达经济体都会维持低增长格局。如前所述,考虑到中国的贸易顺差百分之百来自欧洲与北美,而外需又是影响中国出口增长的最重要因素。因此,未来几年中国出口增长不容乐观; 第三,历史经验表明,全球经济增长低迷之时,就是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压力卷土重来之日。当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增长堪忧,必须寻找各种渠道来刺激增长,同时千方百计寻找经济增长低迷的替罪羊之时,人民币汇率自然会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未来发达国家一方面会加大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最近美国参议院通过中国汇率法案就是明证),另一方面也会加大针对中国出口产品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毫无疑问,中国出口将在未来几年面临相当黯淡的前景。七、2012年中国外贸的发展趋势以及中国政府的对策中国的年度贸易顺差在2008年达到2981亿美元的历史性峰值,2009年下降为1957亿美元,2010年进一步下降为1831亿美元。月,中国的贸易顺差为953亿美元,预计全年贸易顺差将达到1500亿美元以上。我们认为,2012年中国仍将维持贸易顺差,但全年贸易顺差可能继续下降至1000亿美元左右。作出上述预测的理由包括:第一,全球金融危机仍在肆虐,主要发达经济体预计将维持1-3%的低增长,而主要新兴市场经济体经济增长也明显下降,中国出口将继续面临外需萎缩的局面;第二,2012年中国经济预计仍将维持8%左右的增速,这意味着中国的进口仍将较快增长;第三,预计2012年人民币仍将维持对美元3%左右的升值,尽管人民币有效汇率的变动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但如果全球金融市场继续动荡,在金融机构“去杠杆化”以及“安全港效应”的驱使下,美元可能保持对欧元等货币的强势,因此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可能出现较大幅度升值。考虑到目前中国的GDP已经超过6万亿美元,100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意味着中国的贸易顺差与GDP之比将会降至2%一下,中国的对外贸易将继续趋于平衡。 面对贸易顺差的不断下降,中国政府应该采取何种对策呢?首先,中国政府应该乐于看到这一点,因为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本来就是十二五规划的重要目标之一。贸易顺差的下降一方面有助于遏制外汇储备的继续增长,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倒逼国内的结构调整。中国政府没有必要过于紧张,以至于再次通过提高出口退税的方式来刺激出口增长;其次,如果出口部门不景气,那非熟练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如何解决?中国政府应该通过大力促进服务业发展来吸收出口部门释放出来的就业。由于服务业的劳动密集型程度远高于出口行业,只要服务业能够较快增长,失业就不会成为大问题。然而,目前中国很多高利润率的服务业部门都被国有垄断企业把持(例如电信、铁路、金融、医疗、教育等),要大力促进服务业发展,中国政府就必须打破国有企业的垄断,向民间资本开放这些行业;再次,中国政府应该抓住全球金融危机提供的时间窗口,加快进行国内的结构调整,将中国经济增长引擎由投资与出口拉动,转变为国内消费拉动。这就意味着要改变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领域的“国进民退”、“企进民退”局面,真正提高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第四,中国政府应该加快实现国内要素价格的市场化(包括利率与汇率的市场化),从而让更具弹性、更加自由的价格信号来引导资源配置,从而提高中国经济增长的效率与可持续性。
用手机看帖文,请扫一扫。用微信/易信等扫描还可以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延伸阅读|最新热帖
[长天飞雪]
[中国愤青]
[wxiaosi571]
[捷虎如风]
[动静聚散]
已获打赏(0)
还没有人打赏此帖,觉得帖文写的好,点击右边的按钮打赏。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1:19:38 &&
如果不能从外贸中得到更多的利益,那么这种外贸就是得不偿失的。从商品交易的规则看,同样的价格卖给谁都一样,能卖出去就行。那么为啥不卖给中国老百姓呢?――提高老百姓的收入占比,他们就有钱买更多的自己的产品――这是一个良性循坏。比重商主义的愚蠢好多了。
本版块主题总数:2597716 / 帖子总数:
今日论坛共发帖:35668 / 昨日发帖:36674 / 最高日发帖:75754
跳转论坛至:
╋猫论天下&&├猫眼看人&&├商业创富&&├时局深度&&├经济风云&&├文化散论&&├原创评论&&├中间地带&&├律师之窗&&├股市泛舟&&├会员阅读&&├史海钩沉&&├舆情观察╋生活资讯&&├杂货讨论&&├健康社会&&├家长里短&&├旅游时尚&&├职场生涯&&├咱们女人&&├家有宝宝&&├消费观察&&├房产家居&&├车友评车&&├猫眼鉴宝╋影音娱乐&&├图画人生&&├猫影无忌&&├影视评论&&├网络剧场&&├音乐之声&&├网友风采&&├猫兄鼠妹&&├笑话人生&&├游戏天地╋文化广场&&├菁菁校园&&├甜蜜旅程&&├心灵驿站&&├原创文学&&├原创小说&&├汉诗随笔&&├闲话国粹&&├体育观察&&├开心科普&&├IT 数码╋地方频道&&├会馆工作讨论区&&├凯迪华南&&├凯迪西南&&├凯迪海南&&├凯迪广州&&├凯迪深圳&&├北京会馆&&├上海会馆&&├河南会馆&&├苏州会馆&&├贵州会馆&&├杭州会馆&&├香港会馆&&├台湾会馆&&├美洲会馆╋凯迪重庆&&├重庆会馆&&├猫眼观渝&&├山城拍客&&├重庆教育&&├巴渝情缘&&├猫人游记&&├健康养生&&├重庆车友&&├两江房产&&├渝民新婚&&├麻辣吃货&&├渝财有道&&├时尚渝女&&├公益重庆╋站务&&├站务专区&&├企业家园&&├十大美帖&&├视频创作&&├商品发布
快速回复:[转帖]对外贸易风光不再?
本站声明:本站BBS互动社区的文章由网友自行帖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贴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管理员特别提醒】 发布信息时请注意首先阅读 ( 琼B2- ):
;。谢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苏联对日宣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