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近期日欧元汇率率急剧攀升的问题

Apache Tomcat/6.0.33 - Error report HTTP Status 404 - type Status reportmessage description The requested resource () is not available.Apache Tomcat/6.0.33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日元波动与全球汇率战
&&&&&&&&&&&&&&&&&&&&&&&&&&&&&&&&&&&&&&&&经济走势跟踪&&&&&&&&&&&&&&&&&&&&&&&&&&&&&&The&&Pursuit&&of&&Economic&&Trends&&&&&&&&&&&&&&&&&&&&中国社会科学院宏观经济运行与政策模拟实验室&&&&&&&&&&&&&&&&&&&&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国内外经济动态》课题组&&&&&&&&&&&&&&&&&&&&2013年第13期(总第1333期)&&&&日(星期三)经济热点分析日元波动与全球汇率战&&&&[导读:日元近期的大幅波动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汇率战乃至货币战争的担忧日渐蔓延,由此出现的各种观点涉及面甚广,其中包括新兴市场和发达国家汇率政策和未来金融风险的走向,值得我们关注。]战后日元汇率波动概况&&&&根据有关资料分析,二战后,日元汇率的走势可以分成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混乱期()。这一时期的汇率制度是管制汇率制度,汇率既不反映市场供求变化,也未遵照某种国际规则,而完全是政治博弈的结果。从年,日元兑美元汇率从15日元/1美元急剧攀升到270日元/1美元,短短四年飙升18倍。&&&&第二个时期是稳定期()。1949年,日本政府在美国授意之下将汇率设定在360日元/1美元的水平之上。此后的二十二年中,尽管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经常收支不断扩大,贸易摩擦也时有出现,但日元汇率却始终未变。&&&&第三个时期是螺旋式上升期(1971-)。布雷顿体系解体以后,日元走向浮动汇率制。以360日元/1美元为基点,截止到2010年3月,日元兑美元汇率已上升到94日元/1美元,累计升值74%。这一时期,日元汇率的双边波动也比较显著,、和三个时期,日元汇率都出现了明显的双边波动,波动幅度分别为24.6%、72.3%和24.5%。其中1995年1月阪神地震发生后,日元出现一波持续升值,至同年4月19日,日元对美元创下79.75比1的战后最高值。&&&&而近几年来,日元汇率一直持续在高位波动。2011年3月,日本发生特大地震以来,日元汇率一路飙升。由于市场认为日本投资者会将持有的国际资产换回日元,投机资金纷纷买入日元,加上保险公司需要用日元支付保险金、核电站局势仍不确定等因素,推动日元走高。3月16日,美元兑日元汇率盘中一度落至76.25,收盘于77.2340,从而使日元汇率突破1995年的历史记录。&&&&日,美元兑日元收盘价75.6810是历年来日元汇率的最高收盘价。日,美元兑日元下探过历史最低的75.58,此后在干预下回升。但到2012年,日元再一次回升,日,日元汇率达到1美元兑日元78.1750的高位。此后逐渐走上贬值之旅,日,美元兑日元达到94.47,这是日元汇率日以来的最低位,日为93.70442,与日的高点相比,日元对美元汇率下跌16.58%。日元波动冲击亚洲新兴市场货币&&&&东方汇理银行欧洲外汇策略主管麦蔼典(Adam&&Myers)在福布斯中文网撰文指出,自日达到顶点后,日元的名义有效汇率(NEER)已经下跌将近20%。虽然如此大幅而迅速的汇率变动在新兴市场货币中并不罕见,但发达市场货币出现这种状况的频率要低得多。鉴于日本这样一个G3国家的货币发生如此迅猛的汇率波动,发达边缘及新兴市场货币双双受到波及,或许亦属情理之中。&&&&麦蔼典将日元的贬值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是,随着日本选举临近,日元显现出初期的“温和”贬值(即日至11月12日下跌的3.43%)。在此期间,首相竞选人安倍晋三暗示倘若当选,便有可能会大刀阔斧地改变日本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方向。随后,日元出现第二波“急速”贬值,(即日至日下跌的16.4%)。这个期间包含了12月16日的选举,以及随后新政府承诺扩张财政和货币政策,最终促使日本银行将通胀目标从1%上调至2%(与之配合,2014年的QE购买额增至每月13万亿日元)。&&&&日元进一步贬值的政策空间宽裕。就QE资产规模的相对扩张程度而言,日本银行离美联储或英伦银行还差距甚远。因此,随着多年的升势逆转,近期日元响应日本银行的革新政策而贬值,或许充其量不过是在“追赶”受QE影响的其他货币已经出现的类似跌幅。事实上,从2007年初至2012年末,日元名义有效汇率上升了53%左右,而欧元和英镑同期却分别下跌2.4%和17.5%。&&&&“J曲线”效应令日元短期承压。除了政策会对日元构成更多压力外,日元的贬值还会对贸易条件产生负面影响,在短期内扩大贸易账户及经常账户逆差。而这种贸易恶化会产生并加剧负反馈循环的连锁反应,为日元带来进一步的短期压力。这种相对贸易条件影响可能在滞后贸易额调整中发挥主导作用,并持续许多个月,进一步为日元带来压力。因而,无论考虑到日本政府当前的政策动机,还是日本企业对日元走弱,竞争力提升的滞后调整,日元依然享有宽裕的贬值空间。&&&&麦蔼理指出,在两个日元贬值阶段中,我们估计了每天日元名义有效汇率变动对新兴市场货币的影响。我们分析了亚洲、拉美以及中欧、中东及非洲(CEEMA)货币区37个新兴市场货币名义有效汇率,测算日至日期间的月环比(在此定义为21个交易日)敏感度。我们的分析监测在此期间个别货币以及各新兴市场货币区对日元币值变动的敏感度。&&&&新兴市场货币对日元的敏感度各有不同。我们的结果显示,各货币区货币对日元敏感度并不一致;更重要的是,敏感度与从贸易竞争力所预期的结果也不一样。例如,在近期日元“急速”贬值阶段(即“阶段二”),新兴市场货币中对日元敏感度平均月环比呈现最一致反比关系的货币是巴西雷亚尔(BRL)、新加坡元(SGD)、厄瓜多尔苏克雷(ECS)和泰铢(THB)。表现出最一致正向关系的货币是以色列谢克尔(ILS),随之是斯洛伐克克朗(SKK)、尼日利亚奈拉(NGN)和阿根廷比索(ARS)。(测算上述敏感度采用的并非双边汇率,而是相应各国的名义有效贸易加权篮子)&&&&亚洲新兴市场货币突显一致性。尽管个别货币表现呈离散分布,但各新兴市场货币区相对于日元变动所显现的一致程度却要强得多。一如所料,尽管面临日本贸易竞争力增强的威胁,亚洲货币区却在日元贬值的第一及第二阶段均表现出最强的一致性。若测算在日元“急速”贬值阶段的敏感度,则新加坡元、泰铢和印度卢比显现最强的负敏感度。CEEMA地区显现的一致程度较低,敏感度的总体强度也较弱。最后,拉美货币在两个日元贬值阶段显现出的一致性最低,但在“第二阶段”的反应则强于CEEMA货币。&&&&第一和第二阶段演变过程中新兴市场货币对日元敏感度差异甚大。无论与CEEMA还是亚洲新兴市场货币相比,拉美新兴货币对日元的敏感度波动明显大得多。实际上,仅有亚洲新兴市场货币在日元贬值的两个阶段均保持一贯的负敏感度。发动货币战争的不是日本&&&&日元的剧烈波动使得关于“货币战争”来临的议论不绝于耳,但哈佛大学的劳伦斯•A•蒂什和历史学教授尼亚尔•费格森在给英国《金融时报》撰写的文章中却不表赞同。&&&&他们在文章中说,在经济学中没有哪个问题像汇率这样易于受到政治上错误表述的影响。近日的事实正是对这一观点的又一个完美证明。&&&&他们指出,日本央行将通胀目标从1%上调到2%的举措引发了一轮警告,称有可能会立即导致“货币战争”。不过还是让我们从历史的角度来探讨一下这件事。先考虑如下四个事实。&&&&首先,回到上世纪30年代,很明显谁发动了货币战争。在大萧条(the&&Depression)之前,多数国家都实行金本位,也就是货币与黄金的兑换率固定。1931年9月英国脱离金本位时引发了一波竞争性贬值的热潮。正如经济学家巴里•埃森格林(Barry&&Eichengreen)指出的那样,脱离金本位是从大萧条走向复苏的第一个必要步骤。英镑采取浮动汇率不仅令英国出口商品更廉价,更重要的是它使得英国央行能够采取关注国内需求的货币政策。&&&&然而,如今我们生活在法定货币时代,汇率多数是浮动的。1971年8月份,当理查德•尼克松终止美元与黄金的自由兑换之时,金本位的最后遗迹也被扫除干净。从这点来说,2013年一个国家指责另一个国家发动货币战争是荒谬的。实际上这场战争已经进行了逾40年,它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战争。&&&&其次,我们应思考日本的形势有多么严峻。这个国家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一直处于近乎停滞的状态。以日元计的日本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仍然与20年前的水平差不多。日本的公共债务处于极高的、难以为继的水平。日本的人口状况是世界上最糟的。因此,别再为难他们了。&&&&第三,日本央行的措施根本算不上革命性。日本央行行长白川方明2013年没有提出新的资产购买计划,2014年的资产购买计划净影响也将有限,因为计划购买的大部分资产都将是即将到期的短期债券。2014年资产购买净增额将仅为10万亿日元,相当于日本GDP的2%左右。&&&&比较一下美联储(Fed)的政策。自金融危机开始以来,美联储的政策一直比日本央行的极端。上上周,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规模首次超过了3万亿美元。如果美联储在2013年剩余的时间里继续以每个月850亿美元的速度购买资产,它的长期资产将进一步增加1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GDP的6%至7%。这还只是今年的数字,不包括明年的。&&&&第四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政客和公众往往关注名义汇率短期变动,这可能制造很大响动,但却没有多少效果。诚然,日元对美元的名义汇率自去年9月以来显著走弱。那时,1美元仅能兑换77日元。如今,1美元可兑换90多日元。但回想上世纪90年代初,1美元还可兑换158日元,另外除1995年一段短暂的时期之外,1美元只能兑换不到90日元的日子自2010年中期才开始,那么如今日元这17%的贬值似乎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无论如何,单单一种货币的名义汇率实际上并不十分重要。国际清算银行(BIS)编制的各种实际汇率要重要得多,这些汇率的编制考虑了与一国进行贸易的所有不同经济体,尤其关键的是,还考虑了相对价格的变化。&&&&考虑这些因素,日本的情形就迥然不同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通缩效应已经使日元的实际有效汇率走弱。从1994年至2007年年中,日元实际有效汇率下跌幅度超过三分之一。但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日本不得不把之前所获的竞争力优势部分拱手让出。从2007年8月至2011年10月,日元实际有效汇率累计升幅27%。日本近来的政策只是部分逆转了这一趋势。&&&&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韩国和英国一直是过去5年半时间里动作最大的货币斗士(自2007年8月以来,韩元和英镑分别实际贬值了19%和17%)。韩国人成为了虚伪奖得主。至于英国人,难怪乎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把欧洲货币联盟的危机视为一个巨大的政治机会。有些聪明的保守党成员反对英国加入欧元区,卡梅伦正是其中之一。此外,正因为英国央行一直实施宽松货币政策,才缓解了卡梅伦政府实施紧缩政策的痛苦。&&&&卡梅伦入住唐宁街10号以来所推行政策的部分内容就是悄悄地让英镑贬值。英国央行行长默文•金爵士(Sir&&Mervyn&&King)向来乐于助人。他的继任者马克•卡尼(Mark&&Carney)更是如此。&&&&天真的评论人士认为,卡梅伦承诺在下一次大选之后举行是否退出欧盟的全民公决,是一种鲁莽的举动。其实,这不但具有政治意义,也有经济意义,因为它是英镑悄悄贬值策略的一部分。我要给日本提个醒:汇率战的胜利属于采取秘密行动的人。货币战争没有赢家&&&&财经记者弗朗西斯科•格雷拉(Francesco&&Guerrera)最近在《华尔街日报》上撰文说,最近,从北京、东京到华盛顿,似乎各国政府都选择了无节制的汇率政策。由此造成的混乱局面已经导致有人警告说,将会爆发可能升级为保护主义的全球“货币战争”。&&&&格雷拉说,这些发出警告的人员都是全球政治金融名人,这些杰出人士犯了几点错误。他们似乎认为世界处在货币战争的边缘,但实际上,世界已经处在货币战争的中心。不过,好消息是,这种对抗的结局可能不会像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Great&&Depression)甚至是1997年至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所发生的毁灭性货币贬值那样糟糕。&&&&自从上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后,货币战争一直是现代金融领域的常态。正如布朗兄弟哈里曼公司全球外汇策略主管钱德勒所说,大多数政府认为,他们的货币太重要了,因此其汇率不能完全由市场决定。所以,决策者经常试图通过干预市场来操纵货币币值。&&&&在最坏的情况下,这些周期性干预行动导致一些国家采取了以邻为壑的政策,即以牺牲其他所有国家的经济为代价来改善本国经济,这种做法只会起到弄巧成拙的作用。&&&&不过,当前的形势与上述这种情况有本质上的不同。货币市场的紧张局面主要不是直接干预或贸易战的产物,而是源自于因试图弥补财政政策的缺失而采取的极端货币政策。&&&&由于日本和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试图通过超低利率和无节制的印钱来提振低迷的经济,他们正在给本国货币造成下行压力。宽松的货币政策意在刺激内需。但是其影响却波及全球货币市场。&&&&去年11月底时,安倍晋三及其不惜一切代价促增长的竞选纲领将赢得日本大选的趋势已日渐明朗。自那时以来,日元兑美元汇率跌幅超过10%,兑欧元汇率跌幅约为15%。&&&&这些举动激怒了巴西和韩国等出口导向型国家,同时也在搅动欧洲的形势。在这一轮多国竞相推出货币刺激政策的过程中,欧元区国家大都保持观望。但现在这些国家发现自己处于经济收缩、本国货币升值的不利位置。这令投资者必须关注周四召开的欧洲央行会议。&&&&肮脏的秘密在于,利用货币政策让一国货币贬值(无论是否自愿)是一条捷径。政府因此可以避免在财政和预算问题上做出不受欢迎的决定。&&&&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首席执行长兼联席首席投资长埃尔-埃里安(Mohamed&&El-Erian)说:在我的印象中,各国央行还没有如此深入地进行过这样的实验。这相当于一家制药公司感到自己不得不向市场推出一款新药,哪怕新药还没有经过很好的试验。&&&&这又该如何结束?无非两种结果:大家一起灭亡,或寻求救赎。&&&&资深金融家里卡兹(James&&Rickards)预计将出现前一种结果。里卡兹也是《货币战争:酝酿下一次全球危机》(Currency&&Wars:&&The&&Making&&of&&the&&Next&&Global&&Crisis)一书的作者。&&&&里卡兹告诉我:人们问我谁将赢得这场战争,我说没人会赢。我预计国际货币体系将变得不稳定并最终崩溃。由于太多的央行在开动印钞机,人们对纸币的信心将减弱,通胀率将大幅上升。&&&&全球外汇体系的瓦解已经呈现明显的规律性,但这并不意味着这场货币战争将在悲剧中收场。&&&&首先,人的常识会占上风,最终会终止这种危险的以邻为壑(且相互指责)的危险游戏。毕竟,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初衷就是为了防止此类竞争会无休止的进行下去,该机构应该会设法让参与货币战争的各方休战。&&&&如果这听起来有点幼稚,那么想想下面这种可能:这一轮货币刺激政策成功地促进经济实现内需拉动下的坚实复苏。或者是最终开始落实相应的财政政策。&&&&但无论出现哪种结果,政府都会大大失去竞争性贬值的动力,并促使它们支撑本币以避免引发通货膨胀。&&&&经济增长能够治愈很多疾病,哪怕是汇率失衡。G20声明避免货币竞争性贬值的背后&&&&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编辑委员土屋直也在最新的一篇文章中对在莫斯科召开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发表“避免货币竞争性贬值,不将汇率使用在强化竞争力的目的上”的声明进行了分析。&&&&土屋直也认为,表面看来,可以认为这是对汇率政策进行了限制,但回避了指名批评日本。不仅如此,声明还加入了“货币政策应该持续支援经济复苏”的表述,这可以被解读为,货币宽松政策强化是被“允许”的。虽然如果不出现特别严重的局面,日本不能启动汇率干预机制,但可以通过货币政策确保日元汇率的自由度。&&&&此前,2月12日,G7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发表声明,希望“不以压低汇率为政策目标”。土屋直也认为,该声明成为了攻击日元贬值的“盾牌”。负责敲定G7声明的轮值主席国英国正是担心“货币战争”的看法不断蔓延、进而束缚本国货币宽松政策手脚的成员国之一。&&&&G7成员国的央行均实施了低利率政策。如果过度批评促使日元贬值的日本,G7各国的货币政策都将受到制约。这就是G7各国面临的共同局面。&&&&此次G20会议的轮值主席国是俄罗斯。如果以该国为中心G20声明有关汇率的表述被确定下来,会议就可能被新兴经济体控制。但是,如果作为G20核心成员国的G7就汇率问题发表了声明,并保持步调一致,就能够主导G20会议。希望成功举办G20会议的轮值主席国俄罗斯应该支持了G7的态度。如果G7在G20之前发布声明,在有可能发生争执的汇率问题上,俄罗斯就会避开风险向G7靠拢。在G7声明出炉之前就是这样的背景。从实际结果上看,G20声明确实并未大幅超出G7声明的框架。&&&&当然,G7成员国还包括法国和德国等对日元贬值表示担忧的国家。但是,将2011年8月G7声明中的“支持市场决定汇率”等表述作为草案时,此次不带有汇率干预的对日元贬值的批评就消失了。&&&&在G7敲定声明的过程中,积极化解各方对货币战争的过度担忧、在结果上支持了日本的是美国和英国。在G7声明出炉的12日,美国财政部副部长(主管国际事务)布雷纳德就表示,将“支持”安倍政权的经济政策,这可以说是上述声明的延续。&&&&英国央行、英格兰银行行长默文•金在13日的记者会上表示,“如果政府为了支撑国内经济成长而利用货币政策,将对汇率行情造成影响。但这种影响应该被允许”,认为货币宽松政策导致的货币贬值是不可避免的,这反映了英国在敲定G7声明过程中的立场。&&&&由于预测日本将不会遭到明确批评,在15日的美国市场,日元比东京市场收盘价下跌1日元左右,跌至93.5日元左右。而在G20会议闭幕后的周末海外市场,也保持了这一水准。&&&&此次的G7声明的副产物将是什么呢?在敲定声明的过程中,从结果来看,或许存在日美英的合作关系得到加强的一面。这可能成为类似货币外交“同盟”关系的基础。不应淡化汇率战风险&&&&哈佛大学访问学者洛伦佐•比尼•斯马吉为英国《金融时报》撰稿时指出,七国集团(G7)和20国集团(G20)等最大经济体的领袖们最近一直在试图淡化汇率战的风险。但这未必能够阻止汇率战的爆发。原因就是主要工业国家对货币政策在当前环境中的作用不再能够达成共识。&&&&传统的观点是,在确保物价稳定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应该以刺激增长和就业为目标。在通胀预期稳定、央行预测的通胀也在目标范围内的情况下,为了促进消费和投资,利率可以维持在尽可能低的水平。由于各国货币政策不同,汇率由金融市场决定,而各国货币政策又由各自不同的周期状况决定。&&&&在这种环境下不存在汇率战,因为一些国家的较低汇率反应它们较弱的基本面。经济相对萎靡的国家汇率较低就没有什么好抱怨的了。货币政策的任务就是努力逆转这种局势,而汇率贬值只是结果。而现实世界却略微复杂一些。&&&&首先,与符合基本面的水平相比,确实会出现汇率超调(exchange&&rate&&overshooting)。其原因正如德国经济学家鲁迪格•多恩布什(Rüdiger&&Dornbusch)35年前所解释的那样,金融市场比商品市场调整更快,不仅如此,投资者预期自我实现的特性,以及影响市场总体走向的群体行为也是原因。汇率超调是一种常规,而不是例外,并且很难缓解。实际上,如果货币升值和贬值国家的货币当局无法协调,汇率干预是无法凑效的。然而,由于汇率波动带来的利益不对称,这种协调是很难做到的。&&&&其次,更重要的是,在当前危机中,货币政策支持增长的效果降低。尽管所有发达国家的利率都处于历史最低水平,其经济活动仍然令人失望。原因就是,经济代理人积累了太多债务。即使利率很低,他们没有动力也没有可能借贷更多。他们最需要的是减轻债务,回到更加可持续的债务水平。&&&&为了再次启动快速增长,需要降低经济中的债务数量。这就需要进行财富再分配,将财富从债权人转移到债务人。这不容易做到,特别是在民主国家。重组所有债务将会让储蓄者和机构投资者受损,并且还可能损害金融稳定。同时还会引发道德风险。通过增加公共债务来弥补储蓄者和投资者的损失,并避免市场不稳定,同样不会受到欢迎,即使这对于那些难以在市场发行新债的国家来说是可行的。任何政府都很难在议会形成多数,赞成以债权人和未来数代人的利益为代价,为那些过度借贷的人提供救助。&&&&有一种不需要议会批准的聪明办法,就是让中央银行来完成这项工作。通过直接介入市场,央行可以用现金购买、从而减少市场体系中的风险资产,并降低利率以鼓励经济代理人再次开始借贷。&&&&如果这种介入是临时的,目的是抵消投资者投资组合的转变(由流动性短缺或者投资者对主要市场崩溃的担心导致),那么它对货币供给或者是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的财富分配就没有长远的影响。而如果这种介入是永久的,并且还承诺长期维持低利率,这种政策就非常接近于卡门•莱因哈特(Carmen&&Reinhart)和肯尼斯•罗格夫(Kenneth&&Rogoff)所说的“金融抑制”(financial&&repression)。通过持有风险资产和将利率维持在非常低的水平(甚至低于通胀率),潜在的损失就由央行来吸收,并传递给未来数代人,寄望于他们有更好的条件来化解这些损失。这一决策不是明确的民主选择,而是由于央行被赋予一种职责,央行也接受了:不惜一切刺激增长,即使需要进行财富再分配。通过实施“金融抑制”,央行采取的是隐蔽的财政政策。&&&&投资者的反应就是试图“逃离”金融抑制,手段包括购买外国资产,特别是政治体系反对或者是央行法律禁止这种抑制的国家的资产。资金的外流导致流出国货币与基本面相比过度贬值,流入国货币过度升值。&&&&此时,只有当流入国效仿流出国,也抑制投资者持有金融资产时,才能避免汇率战。如果全球央行试图通过金融抑制带来汇率和平,那么这种和平最可能的结果就是,全球的新一轮冒险行动,以及迟早会到来的新的金融危机。&&&&&&&&(完)(编译、责任编辑:王砚峰)2013年第13期(总第1333期)&&&&&&&&&&&&&&日(星期三)地址: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E-mail:tsg-jjs@cass•org•cn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kingwyf@263•net邮编:100836电话:(010)&&&&&&&&&&&&传真:(010)
版权所有 & 2003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人民币汇率上升的影响及对策分析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5页免费16页免费14页免费3页¥1.003页免费 4页免费2页免费11页免费10页免费6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16页免费2页免费5页免费2页免费4页1下载券
人民币汇率上升的影响及对策分析|宏​观​经​济​学​论​文​ 00​字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北京商报社多媒体数字报刊平台演示
& & & & & & & & & & & & & & & &
&&&&&&&&&&
日本首相担忧日元汇率飙升
  日本首相菅直人12日与内阁官房长官仙谷由人就近期日元急剧升值问题进行电话协商。菅直人对日元“升值太快”表示担忧。  日本财务省财务官玉木林太郎12日下午与日本中央银行——日本银行负责国际事务的理事中曾宏举行会晤,就日元汇率飙升问题展开协商。玉木林太郎在会晤后表示,双方就汇率动向、金融和国内外整体局势交换了意见,但他没有回答记者关于政府是否会采取措施抑制日元升值的问题。  日本经济产业大臣直岛正行11日宣布,经济产业省将对约200家企业展开紧急调查,了解日元急剧升值对国内企业产生的影响。调查内容包括日元升值对企业造成的打击及企业采取的应对措施,调查对象为汽车、电子电器等行业的大中小企业。调查预定于8月底结束,经产省将以调查结果为依据采取相应对策。  日本财务大臣野田佳彦11日表示,日元汇率已经“偏离方向”,但没有就政府是否会干预汇市表态。日本首相担忧日元汇率飙升_国际频道_新华网
日本首相担忧日元汇率飙升
日 17:21:38
【字号 】【】【】【】
新华网东京8月12日电(记者 何德功 刘浩远)日本首相菅直人12日与内阁官房长官仙谷由人就近期日元急剧升值问题进行电话协商。菅直人对日元“升值太快”表示担忧。日本政府高级官员表示,政府在密切关注汇市的走向。
日本财务省财务官玉木林太郎12日下午与日本中央银行——日本银行负责国际事务的理事中曾宏举行会晤,就日元汇率飙升问题展开协商。玉木林太郎在会晤后表示,双方就汇率动向、金融和国内外整体局势交换了意见,但他没有回答记者关于政府是否会采取措施抑制日元升值的问题。
日本经济产业大臣直岛正行11日宣布,经济产业省将对约200家企业展开紧急调查,了解日元急剧升值对国内企业产生的影响。调查内容包括日元升值对企业造成的打击及企业采取的应对措施,调查对象为汽车、电子电器等行业的大中小企业。调查预定于8月底结束,经产省将以调查结果为依据采取相应对策。
日本财务大臣野田佳彦11日表示,日元汇率已经“偏离方向”,但没有就政府是否会干预汇市表态。
) 【字号 】【】【】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在后发表评论。
只有新华网社区注册用户可以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港币对人民币汇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