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要怎么样才能赚到钱找到 外商呀,我 是做...

怎样才能找到外商进村投资办企业?_百度知道
怎样才能找到外商进村投资办企业?
外商投资企业应先取得外经贸部门的批复文件及《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并领取了工商管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凭下列申报材料到外汇局申报依法成立的外商投资企业均需办理外商投资企业外汇登记.、加盖申请单: 1。到外汇局办理此项业务前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励讯(原励德·爱思唯尔)集团:外商入华做出版,怎样才能“接地气”_出版人杂志-爱微帮
&& &&& 励讯(原励德·爱思唯尔)集团:外商入华做…
点击上方“出版人杂志”关注我们刚从“励德·爱思唯尔集团”(Reed Elsevier)改名过来的“励讯集团”(英文:RELX Group)是不折不扣的全球出版巨头:百余年的历史,每年超过100亿美元的营收,遍及科技、医药卫生、法律、税收及商业领域的专业出版业务,都构成了人们对励讯的直观印象。新世纪以来,本就与中国就有着颇深渊源的励讯成为了第一批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巨头之一。那么在此后十多年里,它的中国之路走得是否顺利,路上又看到了哪般别样的风景?如今身为励讯集团中国区政府事务总监的张玉国告诉《出版人》:这是一条“不平凡之路”,荆棘满途,却又令人满心豪气。励讯集团中国区政府事务总监张玉国从新名字说起2015年3月, “励讯”正式取代“励德·爱思唯尔”成为集团的新名字。“字面上看,这个简短的单词涵盖了集团励德(Reed)、爱思唯尔(Elsevier)、律商联讯(LexisNexis)、励展博览(Reed Expo)四大品牌。”张玉国对此如是解释。与新名字相对应的,是励讯集团迅猛发展的四大业务板块:爱思唯尔,全球最大的科技和医学出版商,坐拥全球四分之一的科技医学信息和领先的在线工具;律商联讯,为法律界、商界、政界和学术界客户提供前沿的法律法规信息、行业新闻动态和分析;励展博览,世界领先的展览及会议活动主办机构,旗下有遍及全球 30 多个国家 500 个展览品牌;律商风险(LexisNexis Risk Solutions)和励德商讯(Reed Business Information)为政府、银行、保险业在内的诸多领域提供风险评估和商业信息数据和分析方案。“四大板块每一个在各自的领域内都是首屈一指的。”这也是张玉国和励讯人心中的骄傲。励讯集团的四大业务板块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爱思唯尔旗下的帕格蒙出版社(Pergamon)就在中国成立办事处,成为第一家在中国培训出版人员的外国机构。也正是这家出版社出版了《邓小平文选》英文版,这是改革开放后中国领导人著作的首次版权输出。1992年,爱思唯尔的工程类期刊数据库Engineering Information(EI)是第一个被引入中国的外国数据库,如今EI收录了300多种中国工程类期刊。2001年,爱思唯尔和律商联讯在中国设立办事处,由此全面迈进中国市场;紧随其后的2002年,励展博览也设立办事处;律商风险和励德商讯则在2010年前后开启了在中国的业务。1984年,帕格蒙出版社在北京成立中国出版专业人员培训班尽管进入中国有先后,但励讯集团几大核心业务如今都已在中国渐渐站稳了脚跟:在爱思唯尔平台发表的学术论文中,中国论文的比重已经占12%,数据库的数据也显示,来自中国的下载量已经超过20%,位居全球各地区之首;励展在中国的收入和规模仅次于爱思唯尔,成立了9个合资公司,在中国主办了包括上海童书展在内的50余场展览。律商联讯不仅在中国提供其国际旗舰产品,还开发了包括律商网在内的一系列本地化产品,每年在北京、上海举办的法律高峰论坛在法律界具有相当的影响力;相较前三者的平稳发展,律商风险和励德商讯进入虽晚,发展势头却迅猛无比,成为集团在华最大的潜力股。“专业出版领域在华外企中,励讯集团可说是根基最深、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张玉国如是总结集团这些年在中国取得的成绩。如今整个励讯集团在中国已有逾1600名员工,在北京、上海、广州、郑州、成都都有办公地点;整个集团在华的销售收入,相比入华之初约增长了六倍。励讯集团入华大事记(截至2012年)解决方案提供商励讯集团缘何如此重视中国市场?在张玉国看来,中国在科技和研发方面的投入在过去20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研发投入国。在医疗、法律、商业和展览等领域,中国也展现出了强大的发展潜力。“因此集团对中国市场有非常不错的预期,将其看作是集团最强有力增长点。”在爱思唯尔任职多年的张玉国,深知“励讯的核心竞争力首先在于内容。”日新月异的移动互联时代,传媒企业就如同沙滩上的贝壳,如果没有深厚的内容积淀,浪花过去也许就无影无踪了。内容不是朝夕间就能积累起来的,对此全球鲜有人能比爱思唯尔更有发言权:身为全球最大科技医学(STM)出版商,爱思唯尔也是最古老的出版商之一,渊源可追溯到1580年,伽利略、达尔文和笛卡尔等都曾是其作者。同时爱思唯尔不仅是享誉全球的学术期刊《细胞》和《柳叶刀》的出版者,更拥有全球最大的科技与医学全文数据库ScienceDirect和最大的引文索引数据库Scopus,拥有全球1万多种STM期刊。“爱思唯尔来到中国可说是顺应了科技和医学出版的大势,它能够稳步发展,和中国科研人员对信息需求的提高是密不可分的。”张玉国告诉记者。励讯集团引入中国的科技、医学专业出版物内容给了励讯以不变应万变的底气,而励讯也从来不缺少改变自身的勇气。1998年,以经营纸质期刊和图书为主的爱思唯尔摇身一变,借ScienceDirect平台掀起了整个STM期刊数字化的浪潮,到如今其科技出版分部的数字内容的营收占比已达95%。而作为数字出版先驱之一的励讯集团,仍未放缓变革的步伐。“在我看来,出版行业的发展分为纸质出版、在线数据库、数字决策工具三个阶段。”张玉国表示,“‘励讯’的另一层含义,就是要告诉用户集团定位的变化:从一家传统的出版社变为一个专业信息解决方案提供商。”在张玉国看来,开放获取将会成为未来学术出版的主要挑战,会有一天纯粹的内容不再构成利润的来源,这就使得集团不能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而要把产品改造成解决方案,从提供信息过渡到提供答案。“解决方案是内容和技术的结合,它能让用户离不开。”张玉国如是说。譬如爱思唯尔在医学类领域的新产品illumin8就是这样的解决方案。它是一个搜索引擎,只会告诉你相关性最高的答案。如果你输入心脏病,它就会把系统中的所有相关条目列举出来,包括全球在此领域发表的论文、最好的医院、做手术最好的医生、最有效的药物等。“在爱思唯尔的产品中,这类数字决策工具占比已经达到了1/4,并且在未来会有更大的发展。” “接地气”的中国路线张玉国曾在中央某机关供职长达12年。2006年加入励讯集团。从爱思唯尔科技部中国区总裁到集团中国区政府事务总监,张玉国经历了励讯在中国从稳步前进到与市场深入融合的各个阶段。作为爱思唯尔的首任中国区负责人,在其任上爱思唯尔与政府主管部门和国内外同行的合作日益深化,也获得了更多认可。问及诀窍,张玉国毫无保留地说:“无他,接地气耳”。2009年,前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论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和《中国能源问题研究》两部学术著作的英文版登陆法兰克福书展,赚尽了眼球。这一次“不太一样”的版权输出正是当时在张玉国主持下由爱思唯尔完成的。“一家外企想在中国把生意做好,当务之急,是要展现对中国友好的姿态。”张玉国告诉记者,“把中国领导人的著作介绍给世界,正是我们展示诚意的方式之一。”爱思唯尔输出的前中国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江泽民著作对中国友好,更重要的是长期合作。“发展不是卖了东西就走,而是需要在有所收取的同时尽可能多的投入。”张玉国说。在数百年的发展过程中,爱思唯尔始终致力于为科技和医学的发展做出真正的贡献,也正是因为这份使命感,来到集团之初,张玉国就设置了两大目标:把中国最需要的科研信息引进来,让中国最优秀的科研成果走出去。在科研领域,引用率是衡量论文价值的重要标准。“为了中国的优秀科研成果发表在国际一流期刊上,我们把期刊的编辑人员带到中国,向科研工作者介绍、推荐这些期刊,鼓励他们投稿。” 张玉国回忆道。爱思唯尔让中国科研成果“走出去”的努力还体现在对科研人员的培训方面。张玉国指出,中国科研人员的能力毋庸置疑,但是非母语写作带来的语言问题,已成退稿的主要原因。为此爱思唯尔开展了“作者培训计划”,邀请著名期刊的编辑或编委到中国大学讲课,告诉科研人员该如何写文章才容易被接受。这样的活动爱思唯尔每年要办20~30场,但还是供不应求,“很多客户要求提供线上的服务,于是我们就建立了免费的网站‘论文吧’,把作者培训的PPT和录像都放在上面,供大家免费学习。”两个数据也许能够体现爱思唯尔推动“走出去”工作的成效:一是在其占有的2000多种期刊中,来自中国的科研论文仅次于美国,占总数的14%且逐年上升;二是在中国人用英文写作的,经过同行评审的科研文献中,发表在爱思唯尔期刊上的比例达到28%,而这些文献被引用的次数占中国英语科研文献总引用数的34%。数量高、质量好,爱思唯尔正在以接地气的方式和自身的不懈努力助力中国科研的提升和发展。面对挑战然而励讯的中国之路也并非一马平川。张玉国也毫不讳言自己在爱思唯尔任职期间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挑战之一,来自爱思唯尔最大的客户——图书馆。“全球科研投入的金额,科研论文和科研人员的数量每年都在以5%的速度增长,而国内许多图书馆用于购买信息的经费并没有相应的提高。”张玉国表示,这就间接引发了2010年中国图书馆界爆发的“抵制爱思唯尔运动”。“在纸质书时代,使用一篇科研文章的费用是14~15美元,而如今,在ScienceDirect平台上下载一篇文章的平均价格是2美元,所以爱思唯尔从根本上压低了科研文章使用的成本。”张玉国说,“其次,由于政策原因,进入中国市场之初集团作了很大让步,数据库产品在中国的定价大约是全球定价的两折,平均价格仅为47美分。”高折扣无疑对爱思唯尔在中国的销售产生了很大影响:数据库显示,虽然中国每年贡献的下载量已近全球的20%,但带来的收入只有3%。“图书馆们面临的困境,同样也是爱思唯尔中国区自身面临的困境。”张玉国坦诚道。在相互理解的前提下,最终爱思唯尔和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达成了谅解备忘录,在未来的25年内双方持续协商,既照顾到了图书馆经费紧张的情况,也照顾到爱思唯尔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风波暂告平息。另一大困难则来自版权。张玉国看来,盗版侵权已经从纸本时代过度到数字时代。商业机构、网上店铺未经授权销售数据库内容、个人违规的论坛分享、企业从学术科研机构非法获取等新的侵权行为都构成了新的威胁。人在异乡难免办事难,为了解决让外商颇为头疼的版权问题,张玉国在2010年发起了在华国际出版商版权保护联盟(IPCC),很快专业出版领域的外商纷纷加入,目前已有成员17家。“联盟在中国主要的任务是对版权保护的宣讲和研讨。”张玉国表示,“我们联盟相信合作带来的成效远比斗争强,所以联盟的宗旨就是对话、合作和共赢。”励讯的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也绝非偶然。经历了近十年的大胆探索和创新,励讯引领了专业出版的潮流;在为中国市场带来优质内容的同时,还帮助中国的优秀内容走向世界,培养了一批国际化的专业人才。未来,励讯仍将一步一个脚印,走得扎实稳健。出版人杂志 [publishers]随性读书,认真写字严肃活泼,偶尔脱线长按识别二维码即可关注近期热点文章:
点击展开全文
《出版人》杂志,中国内容创意领袖刊,全球文化产业观察者。
您的【关注和订阅】是作者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如需删除可联系QQ ,
(C)2014&&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4危机!外商甩开我,确实直接找到了工厂!看工厂如何处理.....?
321楼 - 外贸SOHO -
福步外贸论坛(FOB Business Forum) |中国第一外贸论坛
& 危机!外商甩开我,确实直接找到了工厂!看工厂如何处理.....?
港荣 匯豐开户100%成功 QQ-
UID 1757288
积分 10080
阅读权限 80
希望楼主找到合适的伙伴
UID 2465305
阅读权限 25
楼主我可以加盟么,不过我是兼职的
外贸独行侠
UID 1774907
积分 25493
阅读权限 80
原帖由 zbjiuding 于
18:35 发表
希望楼主找到合适的伙伴
当一个团队的经营发展维系于个人的意志,当个人以理想化的价值观作为期待对方的唯一行为准则,在社会大环境的当下,我承认过于理想化了。
UID 2041543
阅读权限 60
苏苏的产品好啊 哎 只能YY下
外贸独行侠
UID 1774907
积分 25493
阅读权限 80
代理商揭海外代购黑幕:不做假货不可能有低价
日 16:46&&新华视点& &
  “不做假货,怎么可能做低价?” 揭秘海外代购造假层层黑幕
  店主购自原产地的纯正“洋货”,附带购物小票和出进口海关凭证寄回来,蔚然成风的海外代购看似无懈可击。然而“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那些用来保真“洋血统”的证明,都不难伪造,海外代购黑幕重重,已形成一条从产品造假,到发货“洗白”,再到转包“分销”的灰色产业链。
  造假:真瓶子灌入假产品 海外小票、IP地址都伪造
  几天前,一个自称销售代理的微信账号找到了从事海外代购数年的淘宝及微信卖家小薇(化名)。这位代理号称“专门从事加工”,暗示以低价提供热门品牌护肤品的仿品。
  小薇告诉对方,自己的代购生意全是海外直邮。对方劝说:“做直邮没有优势,我们可以先发样品给您看看,您觉得有问题再拒绝。”这位代理说,仿品分为两种,第一种是高仿,色泽、味道、浓度一比一调配;第二种是罐装,用回收的正品包装再次装瓶,“如果不是特别懂行,绝对分辨不出来。”
  仿品利润有多高?以某热门品牌气垫BB霜为例,专柜正品价格为358元,而批发1000个仿品的话,每个只要25元,“淘宝可以卖到每个160元”。
  这位代理再三强调,“淘宝上这个产品80%卖家都和我们有合作,1000个人最多两三个看出差别,很多人没用过真的怎么分得出假的?”
  “没人会做亏本生意,不做假货,怎么可能做低价?”这名代理一语道破假海外代购的玄机。
  不仅用在脸上的东西造假,吃进肚里的也造假。记者了解到,很多标榜海外奶粉代购的商家都在一些网络批发市场低价“进货”。海外代购卖家小池(化名)说,曾经有此类商家不止一次找其洽谈,表示愿意“高价回购国外品牌奶粉罐”,一个空奶粉罐能卖10元,“这些罐子拿回去装假货的可能性极高。”
  真瓶装假货,如何博取消费者信任?最常见的手段是伪造海外代购小票。多位卖家告诉记者,小票造假是技术含量最低的,只需要买个票据打印机就好。
  记者咨询淘宝某销售票据打印机的店主,该店主称,网上有许多制作购物小票模板的免费软件,“只要能用软件造出来,机子就可以打出来。”记者下载了一款此类软件,发现所有信息都可录入和修改,只要有国外小票图样,仿造非常容易。
  洗白:假货出国“镀金” 摇身一变成“直邮正品”
  造假之后,第二个环节是发货,在这个环节,大量国内制造的假货经出国“镀金”,再回流“洗白”。
  “先在国内大批量造假,再一批批运出去,然后从国外邮回来,就有了海外发货凭证和入境证明。反正假货成本低,邮费均摊,洗白很简单,利润很可观。”一位不愿具名的商家向记者透露。
  王静(化名)是一名在韩国的留学生,兼职海外专柜代购。“有商家找到我,说在国内有现货,价格很便宜,可以寄到韩国给我再卖出去。”尽管王静拒绝了这样的“合作”,但她身边许多留学生都在这类网店跨国进货。
  淘宝海外奶粉卖家刘女士告诉记者,很多商家为了标榜海外货源可信,在国外超市里举着写有自己店铺名称的标牌拍照。“这是最拙劣的伎俩。随便在国外找个人就可以拍这样的照片。”
  经营奢侈品代购的新妮(化名)告诉记者,在奢侈品行业有很多高仿品都是用这个方法“洗白”。新妮说,奢侈品单个进价动辄上万,不少小卖家没有足够的资金囤货,就在客户下单后从别家低价购入仿品,寄到国外后再直邮客户。
  一位在广州经营高仿奢侈品生意的商家告诉记者,每年与海外的“合作”不少,“很多高仿包坐着飞机去了国外,贴上‘代购’标签再飞回来,身价就翻了几十倍。”
  转包:“厂家拿货”是骗局 “下线”只管卖不管真假
  如何让消费者对产品低于寻常的价格不疑心?许多海外假代购会打出“厂家拿货”的招牌。受访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样的招牌绝不可信。
  “所有在韩国有专柜和品牌的护肤品,都不可能以厂家名义给任何个人、私企供货。因为他们要保护自己的专柜定价和产品信誉,也因为这些畅销产品经常断货,根本不需要直销。”王静说。
  除了护肤品,奶粉大量从厂家拿货更是天方夜谭。“一些号称批发拿货的小卖家月成交量上千罐,但是奶粉在海外许多地区都是限购的。反复辗转超市、商城,每次也只能买几罐,路费就花掉几十欧元。”小池说。
  王静介绍,所谓“厂家拿货”其实是假货批发商直接找“下线”以低价分销的伎俩。“以现在卖得很火的可莱斯面膜为例,有分销商想发展我做‘下线’。原价3万韩元的面膜,按箱拿货可以低到2折。”
  有卖家向记者透露,真正在海外从事代购的人并不多,而这类二手转包的“下线”卖家数量巨大。“基本上微信圈大部分代购都是这样一级级拿货。这种分销模式占90%以上,养活了上百万人。”
  “海外代购水太深了,骗人伎俩层出不穷。”一位不愿具名的卖家告诉记者,“你永远无法要求商家的良心,只能管住自己图便宜的念头。”
积分 27550
福步币 33 块
阅读权限 80
原帖由 苏榭 于
20:44 发表
日 16:46&&新华视点& &
  “不做假货,怎么可能做低价?” 揭秘海外代购造假层层黑幕
  店主购自原产地的纯正“洋货”,附带购物小票和出进口海关凭证寄回来,蔚然成风的海外代购看似 ... ----我转到我的空间了,上次宝宝喝了奶粉,拉了4天不知道是不是假的
外贸独行侠
UID 1774907
积分 25493
阅读权限 80
被坑:不诚信的 外商&掉包&产品后提出索赔,先发货的被动..
外商日主动联系说,有50件A产品是我们以前生产的,由于他们自己的原因使用损坏,希望能帮他们修复并报价.
记忆中从没有最直接卖过A产品给该客户.查了记录在2008年9月国内一家公司曾订购过100件,人民币含税单价250元.
给外商报维修费,每件USD10.(实际维修费人民币10元) 交期50天,往返运费外商承担.一周后收到A产品,外商申报金额 USD225,为此,我另付了进口关税和增值税人民币 RMB235. 打开包装后检查发现,这50件产品已被改制过,非原始产品状态,5件损坏严重不能修复了,只能修复45件,外商实际付款45件的维修费USD450.
由于外商打开过产品找到了我的联系信息,在维修期间,外商希望直接购买100件,此时我报价FOB USD210/pc. 全额预付,外商要求分批交货各50件,分别在日和日。于日签定了合同,收到50%货款,50件交付后验收全部合格.
修复的45件此时完成了,我告知外商后,对方恳求急用,希望将修复的45件和分期交货的第二批50件一并寄出,我同意了。但此时外商还有50件货款USD10500并未支付.
此后,催款,但外商说有一些产品不合格,不能支付,麻烦的事情来了.......
UID 2302274
阅读权限 40
麻烦的事来了。。。。。。就没了?苏神赶紧来更新啊。
UID 2306842
阅读权限 25
你好,我希望跟你合作
楼主,看了你的贴子,我的楼主全局的分析很是如同,希望有机会和你合作,请加我qq.谢谢.
外贸独行侠
UID 1774907
积分 25493
阅读权限 80
外商说50件产品中有5件不合格。
而之前产品一直都是100%合格率, 这次怎能出现5/50=10%如此之高不合格? 严重质疑!
让外商把不合格产品的编号和不合格的指标逐一列出。 对方拖了很久发来,从中看出,所谓不合格的产品都是外商寄来的返修产品,其温度漂移都大于24.20度。而能够区别返修产品重要内控温度指标,是新产品在23.95-24.00度。旧的产品已经明显偏移了。新产品出厂前各项指标都经过测量标定,并有记录。
我对此提出异议和测试区分的原始依据,并暗示了对方&掉包&以旧换新的行为,但外商仍坚持说,返修的产品100%合格,就是新订购的产品有不合格,但提不出任何依据。这完全不合逻辑呀! 外商所谓的不合格的产品我要求寄回我复检,外商不理我.
无奈,处于被动地位, 在交涉2个月无果后, 终于喜迎外商强行扣款USD210x3件=USD630. 拖延了快半年五月份终于收到USD9870.
最近,外商又询问产品, 我趁机坚持要求返还&不合格&产品,对方终于答应运费到付寄回,,为此,我又支付运费人民币540元
返修费收入:USD450,
支出:关税人民币240元+维修费人民币500+货款损失USD630+寄回运费RMB540
掉包造成我实际损失: 折合人民币-2400元.
教训: 这次善意接受外商的返修要求,又善意的提前发货,导致自己被动, 辛苦大半年时间,掉包导致最终亏损约2400元. 其中很多教训,需深刻反省.
最近出现新情况,外商询盘正在处理中. 出来混总要还的, 外商也一样,这次我有备而来.....................
[ 本帖最后由 苏榭 于
21:33 编辑 ]
UID 2490992
积分 14712
阅读权限 80
好像是温控器件啊
外贸独行侠
UID 1774907
积分 25493
阅读权限 80
此前,外商说新的产品有不合格,扣掉了3件货款,却迟迟不肯返还我所谓的不合格品,拖了半年多,最近外商来询盘,利用此机会要求返还。
终于收到了返还的&不合格品&,打开产品仔细检查,明显的就是外商已经使用过的返修产品。事实证明,我新订单的合格产品,被外商利用我给他返修产品的机会掉包了3件, 让我承担了他们的损失. 现在证据确凿,真相大白,。之前,我一直担心没有证据,不能随便怀疑、冤枉外商。
现在面对外商新的询盘,不想让半年前发生的不愉快影响当下的合作机会,但实际损失的2400人民币,要设法让对方为他的不诚信付出代价.
9月11日,外商邮件表现得很自信:
Can you confirm current price and lead time for type A,100 sets, I trust it is still $ 210 each.
我回复报价: A 型老产品已经生产的很少,成本增加, 现在的价格上涨10%,$230 each. (其实工厂给我的价格没有变化,我自己涨价10%, 100件产品多出USD2000.)
9月12日, 外商: we will order 100 pieces with 50 to be delivered on October 8th and the second 50 pieces to be delivered in January 15th. Please accept payment after receipt instead of prepayment.
外商接受我的涨价10%,却要货到付款. 之前我好心已经吃过亏,这次坚决不同意, 避免落入陷阱,导致再次被动.
[ 本帖最后由 苏榭 于
21:35 编辑 ]
外贸独行侠
UID 1774907
积分 25493
阅读权限 80
转帖. 转型之外贸思考
劳动力成本优势变劣势
随着劳动力成本的进一步上升,中国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产业外移将不可避免。一些条件具备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如东盟、印度等)很可能承接来自中国的产业转移,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并带动当地经济进入一个长达十年甚至更长的上升期。
目前,中国已步入中等偏高收入国家,在全球收入水平的排名相比二十年前大幅提高。1990年,全世界比中国贫穷的经济体只有20个(以人均GDP衡量);而到去年,这一数字已经超过110个。这意味着,如今世界上已有110多个经济体比中国更具劳动力成本优势。如果中国经济继续保持7%以上的年均实际增长率,人均GDP估计在2年内就会超过8000美元,5年内则会超过10000美元,届时中国在劳动力成本上的优势就会变为明显的劣势。
劳动力成本的劣势会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中国在基础设施、劳动力素质、产业链与供应链配套、国内市场潜力等方面的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从中国向更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转移就变得水到渠成。这从近年来一些跨国公司全球生产基地布局的变化中可窥一斑。
传统营销的势没有了
过去一个产品想进入市场很简单,去展会,做个网站,大做宣传基本就可以了。现在不行,一个产品,大大小小的生产商有几百个。未来,如果企业商业模式还是老一套,生产、加工、产品、广告,这一套路早已经成为传统企业的行活,闭着眼睛都会干。大家突然产生了疲劳感,发现兴奋不起来。无论怎样的成功学培训,也难以激发团队的斗志,这就是最大的问题,是传统行业的穷途征兆。
不转型等死
转型的确关乎企业生死。尤其企业靠的就是传统的渠道和团队。诺基亚的企业文化、管理规范、专利创新都是全球顶尖的,但为什么消失?答案很简单,诺基亚和成就他的时代一起被消失了。
对于企业,转型有两种。第一种,被迫转型,当问题集中到不能解决的时候,倒逼企业转型,这种转型成本是很大的,但不手术必须死亡。第二种转型,是预见式转型,是企业领导人的战略洞察能力超强,这种企业家是稀缺的,比如IBM当年把PC业务卖给联想,就是在PC机快不值钱的时候提前卖了个高价,IBM提前完成转型,非常成功。但这种企业家在全世界也是凤毛麟角。
人,往往不愿意割舍过去的成功与光荣,恋旧情节是人之常情,但商业不能恋旧,李嘉诚警告自己的儿子绝对不能喜欢上任何一个行业或业务。往往动感情的时候,就是失败的开始。
错把网络当销售渠道之一
很多传统企业高管谈互联网,他们很大一部分人把互联网当作一个渠道。比如公牛插座,4年时间从3个亿做到30多个亿,走的就是传统分销路线。安全吗? 一点都不安全,虽然我们给创意的“安全插座概念”在传统市场很管用,但今天的时代已经让公牛很危险了。比如,雷军如果发现小插座的高利润,搞出一个设计更漂亮,以出厂价作为零售价,那公牛的经销渠道会哀鸿遍野。这就是说,互联网是一个销售渠道,但互联网思维是一种新商业模式。
产品越来越不好卖了
三只松鼠休闲食品卖的很火,包装设计的动漫化,销售语言的动漫化,充满了互联网时代的创新精神。其实里面的坚果和大街上卖的没啥区别。那消费者为什么趋之若鹜?因为今天的年轻一代买的不是产品,买的是一种精神或者乐趣。传统食品越来越不好卖,尤其很多传统历史悠久的食品企业,仍然在搞什么文化包装,这种做法是把企业往绝路上推。中国及中国企业再也不要贩卖过去的传统文化了,可以作为品牌故事背景,绝对不能作为第一诉求。
白酒是传统文化的典型贩卖者,结果怎么样?白酒股票皆被市场腰斩,不是因为限酒令,而是传统文化的贩卖之路走到头了。江小白,搞出了时尚白酒概念,与传统文化切割,只针对年轻人说话,卖了几个亿,让传统白酒直呼看不懂。
未来一定拼的是创意文化,而不是传统文化。产品必须充满人情味,而不是自我的夸张与包装。
战略规划失去意义
凡客陈年说了一句话,我永远不知道明天互联网会发生什么。他说对了,互联网时代做3-5年战略规划,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是自己骗自己的。今天你看到阿里巴巴很火,明年后年不一定,说不准就被微信替代了。腾讯曾经搞过类似阿里巴巴的电商,但失败了,今天的微信却成功了。所以,企业再互联网日新月异的变化下,只能制定有效的1年战略,策略战术变化以周为单位,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与时俱进。因此,互联网时代,企业会越来越累,因为越来越快,传统企业时代的舒服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所以,建议传统企业家,未来出路有两条,第一出路,赶紧卖掉企业,就像IBM提前卖PC机一样,现在卖还能卖上价,再过3年就卖不出去了,然后把钱投给年轻人,做他们的股东;第二出路,自己冒险转型,向禇时健学习,80岁也可以搞互联网,当然前提是有好产品。
商业模式创意
因为互联网没有区域市场之分。传统时代,还可以做区域品牌老大,互联网上没有这个机会。所以,一个商业模式只能存活一个企业,这就是为什么腾讯模仿阿里巴巴失败的原因,反过来阿里巴巴模仿微信搞来往,也不看好。
能否直接面对消费者搞出新商业模式,是对所有传统企业转型的考验。未来是直销时代,渠道必然消亡。三种直销模式会畅行天下,互联网直销、人联网直销、社区连锁直销。离开这三种直销模式,传统企业没有其他出路。大分销的时代未来不存在了,因为渠道的存在是因为过去物流、信息不发达造成的,今天渠道的价值没有了。消费者不会为渠道成本买单,消费者需要出厂价购买,这就是阿里巴巴存在的价值。所以,传统企业必须好好思考,你的产品如何能直接到达喜欢你的消费者手中,而且让他们爱不释手和广为传播。
2014年后半年,众多传统企业觉醒了,我们没有前车之鉴可参照,只有不再管用的过去经验。
UID 2446996
阅读权限 40
很深刻!学习了.
积分 831397
帖子 49707
福步币 32167 块
阅读权限 200
楼主的标题变化挺好 能反应最新动态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Powered by D1scuz! && 2001-}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