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对非货币资产交换性资产交换进行会计处理的...

当前位置: >>>
新《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实务解析(1)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概念及交换的一般原则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方主要以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该交换不涉及现金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补价)。 新准则规定,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既可以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
阅读技巧:Ctrl+D 收藏本篇文章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概念及交换的一般原则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方主要以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该交换不涉及现金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补价)。新准则规定,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既可以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入账,也可以以换入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入账。新准则对于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为标准计量换入资产价值规定两个条件。第一,交换交易且有商业实质。所谓商业实质是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和金额方面与换出资产显著不同,或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值不同,且其差额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比是重大的。第二,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的计量。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企业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根据是否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换入资产价值和是否涉及补价分别处理。(一)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换入资产价值1、不涉及补价情况下的会计处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满足新准则规定的条件的,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价值,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例1、甲公司以其不再用的设备与乙公司作为固定资产的货运汽车交换。甲公司换出设备的账面价值为120万元,已提折旧20万元,公允价值为110万元。为此项交换,甲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了设备清理费用1万元;乙公司换出的货运汽车账面原值为140万元,已提折旧30万元,公允价值为110万元。假设甲公司换入的货运汽车将作为企业的固定资产进行使用和管理,且没有对换出设备计提减值准备。 毕业论文网
分析:甲公司以其生产经营用设备与乙公司生产经营用的货运汽车进行交换,该项交易中不涉及货币性资产,也不涉及补价,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由于该换入资产能够为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流入,具有商业实质。同时,换出与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均可以可靠计量,因此,该项非货币性资产的交换可以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换入资产的价值,即应当按照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甲公司的会计处理:(1)将固定资产净值转入固定资产清理借:固定资产清理1000000累计折旧200000贷:固定资产―设备1200000(2)支付清理费用借:固定资产清理10000贷:银行存款10000(3)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110+1=111(万元)借:固定资产―汽车1110000贷:固定资产清理1110000(4)结转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借:固定资产清理100000贷:营业处收入1000002、涉及补价情况下的会计处理涉及补价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需要解决3个问题。(1)涉及补价的非货币资产交换的判断标准。新准则给出了一个25%的参考比例。具体算法如下:收到补价的企业:收到的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Q25%支付补价的企业:支付的补价÷(支付的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Q25% 代写论文
例2、A公司以一辆小汽车换B公司的一辆中巴车。A公司的小汽车的账面价值为19万元,公允价值为16万元,B公司的中巴车的账面价值为25万元,公允价值为20万元。A公司支付了4万元的现金补价。分析:从支付现金的A公司来看,所支付的4万元现金占换出资产小汽车的公允价值与支付补价之和20(=16+4)万元的20%,小于25%,确认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从收取现金的B公司来看,所收取的4万元现金占换出资产中巴车的公允价值20万元的比例为20%,小于25%,也确认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2)换入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及损益的确认与计量支付补价的企业:应确认收益=换入资产的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其中,换入资产的价值=换出(入)资产公允价值+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因此,应确认的收益=换出(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收到补价的企业: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换出(入)资产公允价值+应支付的相关税费―补价应确认收益=换入资产的价值+补价-(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应支付的相关税费)=换出(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可见,无论是支付补价的企业,还是收到补价的企业,其损益的确认与计量实质上均是企业换出资产损益的确认与计量。例3、甲公司以其离主要生产基地较远的仓库与离甲公司主要基地较近的乙公司的办公楼相交换。甲公司换出仓库的账面原价为380万元,已提折旧50万元,公允价值为360万元;乙公司换出办公楼的账面原值为450万元,已提折旧80万元,公允价值为370万元。甲公司另支付现金10万元给乙公司。假设甲公司换入的办公楼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和使用,且未对换出固定资产提减值准备(不考虑想关税费)。 代写论文
分析:甲公司以其仓库与乙公司的办公楼交换,在这项交易中涉及10万元的货币性资产作为补价,首先应判断交易是否属非货币性交易。甲公司:支付补价10万元÷(支付补价10万元+换出资产公允价值360万元)=2.7%25%乙公司:收到补价10万元÷换出资产公允价值370万元=2.7%25%通过计算发现,属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甲公司的会计处理:(1)将固定资产净值转入固定资产清理借:固定资产清理3300000累计折旧500000贷:固定资产―仓库3500000(2)支付补价借:固定资产清理100000贷:银行存款100000(3)换入办公楼的入账价值=360+10=370(万元)借:固定资产―办公楼3700000贷:固定资产清理3700000(4)结转损益应确认的收益=360-330=30(万元)借:固定资产清理300000贷:营业外收入300000乙公司的会计处理:(1)将固定资产净值转入固定资产清理借:固定资产清理3700000累计折旧800000贷:固定资产―办公楼4500000(2)收到补价借:银行存款100000贷:固定资产清理100000(3)换入仓库的入账价值=370-10=360(万元)借:固定资产―仓库3600000贷:固定资产清理3600000(4)结转损益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应确认的收益=370-370=0
毕业论文搜集整理:&&
更多相关论文
------分隔线----------------------------
医疗行业会计制度变化分析 医疗行业作为我国重要的民生行业正处于重大改革之中,医疗...
我国房地产行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治理 2006年我国颁布新会计准则,房毕业论文网http://...
房地产行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探讨 房地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毕业论文网http://www.lw...
房地产行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各毕业论文网http://www.lw...
投资性房地产准则对地产行业会计处理的影响 这些年市场状毕业论文网...
教育类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研究 为了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真实、完整地提供会计信息...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1)_难点重点 - 《中级会计实务》 - 中级会计职称 - 会计考试 - 会计城
不是399,不是499,只要299,金蝶记账王,只要299!!速抢。
你现在的位置:> >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1)
会计城 | 日
来源 : 网络
  2015年《中级会计实务》高频考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1)
  会计城中级职称频道提供:本篇为2015年《中级会计实务》高频考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本篇知识点关系:中级会计实务 && 第七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第二节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和计量&&&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考情分析】
  考频星级:★★★★★
  历年真题涉及:2014年、2012年多选题,年、2010年单选题,2010年判断题
  【高频考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一)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1)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2)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均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确定换入资产成本的基础,但有确凿证据表明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更加可靠的除外。
  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均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以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作为确定换入资产成本的基础,一般来说,取得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所放弃资产的对价来确定,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换出资产的价值就是放弃的对价,如果其公允价值能够可靠确定,应当优先考虑按照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确定换入资产成本的基础;如果有确凿证据表明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更加可靠的,应当以换入资产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换入资产的成本。
  在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情况下,不论是否涉及补价,只要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不相同,就通常会涉及损益的确认,因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通常是由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予以实现。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视换出资产的类别不同而有所区别:
  (1)换出资产为存货的,应当视同存货销售处理,按照公允价值确认销售收入,同时结转销售成本,销售收入与销售成本之间的差额即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在利润表中作为营业利润的构成部分予以列示。
  (2)换出资产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应当视同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处置处理,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3)换出资产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应当视同长期股权投资处置处理,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涉及相关税费的,如换出存货视同销售计算的增值税销项税额,换入资产作为存货、固定资产应当确认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以及换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视同转让应交纳的增值税、营业税等,按照相关税收规定计算确定。
  1.不涉及补价情况下的会计处理
  2.涉及补价情况下的会计处理
  在以公允价值确定换入资产成本的情况下,发生补价的,支付补价方和收到补价方应当分别情况处理:
  (1)支付补价方: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或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换入资产成本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加支付的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之和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计城中级职称编辑“娜写年华”发布。其计算公式为:
  换入资产成本 = 换出资产公允价值 + 支付的补价 + 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记入当期损益的金额 = 换入资产成本 ﹣(换出资产账面价值 + 支付的补价 + 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 换出资产公允价值﹣ 换出资产账面价值
  (2)收到补价方:应当以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换入资产成本加收到的补价之和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加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之和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其计算公式为:
  换入资产成本 = 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收取的补价 + 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 =(换入资产成本+收到的补价)﹣(换出资产账面价值 + 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 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
  在涉及补价的情况下,对于支付补价方而言,作为补价的货币性资产构成换入资产所放弃对价的一部分,对于收到补价方而言,作为补价的货币性资产构成换入资产的一部分。
  (本文内容版权归会计城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推荐:
  2015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各科目高频考点及习题汇总
  2015中级会计职称网课招生 网课+面授助学员轻松过关
  名师视频指导:2015年《中级会计实务》重点考点详解
  名师力荐:2015中级会计职称考试辅导书及教材抢先购买
[关注会计城官方微信,获更多新鲜、专业、实用资讯]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辅导课程课程名称老师免费试听VIP包过班保过班综合班精讲班习题班串讲押题班
你可能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2015中级会计VIP包过班当前位置 >
> 2015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会计》例题解析: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1
2015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会计》例题解析: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1
|来源:|点击:
  多项选择题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公允价值计量并且涉及补价的,补价支付方在确定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时,应当考虑的因素有(  )。  A.支付的补价  B.换入资产的成本  C.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  D.换入资产发生的相关税费  【正确答案】 ABC  【知 识 点】 本题考核点是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答案解析】 换出资产的损益=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或者=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支付的补价-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所以选项A、B和C都正确。【相关链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1]
【财考网 - 注册会计师考试】一、一般情况下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二、涉及多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一)以账面价值计量的情况 每项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入资产的成本×单项资产账面价值/各项换入资产账面价值总额 (二)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情况 每项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入资产的成本×单项资产公允价值/各项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 注意:如果换入资产涉及存货的,应该考虑进项税额。 【例14―2】20×9年10月,对乙公司为了提高产品质量,甲电视机公司以其持有的对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交换丙电视机公司拥有的一项液晶电视屏专利技术。在交换日,甲公司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为800万元,已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余额为60万元,在交换日的公允价值为600万元;丙公司专利技术的账面原价为800万元,累计已摊销金额为160万元,已计提减值准备为30万元,在交换日的公允价值为600万元。丙公司原已持有对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从甲公司换入对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后,使乙公司成为丙公司的联营企业。假设整个交易过程中没有发生其他相关税费。 分析:该项资产交换没有涉及收付货币性资产,因此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本例属于以长期股权投资换入无形资产。对甲公司来讲,换入液晶电视屏专利技术能够大幅度改善产品质量,相对于对乙公司的长期关权投资来讲,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时间、金额和风险均不相同;对丙公司来讲,换入对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使其对乙公司的关系由既无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改变为具有重大影响,因而可通过参与乙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等方式对其施加重大影响,增加了籍此从乙公司经营活动中获取经济利益的权力,与专利技术预计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在时间、风险和金额方面都有所不同。因此,该两项资产的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同时,两项资产的公允价值都能够可靠地计量,符合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条件。甲公司和丙公司均应当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换入资产的成本,并确认产生的损益。 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无形资产――专利权 6 000 000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600 000
投资收益 1 400 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8 000 000 丙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 6 000 000
累计摊销 1 600 000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300 000
营业外支出 100 000
贷:无形资产――专利权 8 000 000 【例14―3】甲公司与乙公司经协商,甲公司以其拥有的用于经营出租目的的一幢公寓楼与乙公司持有的交易目的的股票投资交换。甲公司的公寓楼符合投资性房地产定义,但公司未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在交换日,该幢公寓楼的账面价值为9 000万元,已提折旧1 5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在交换日的公允价值和计税价格均为8 000万元,营业税税率为5%;乙公司持有的交易目的的股票投资账面价值为6 000万元,乙公司对该股票投资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在交换日的公允价值为7 500万元,由于甲公司急于处理该幢公寓楼,乙公司仅支付了450万元给甲公司。乙公司换入公寓楼后仍然继续用于经营出租目的,并拟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甲公司换入股票投资后也仍然用于交易目的。转让公寓楼的营业税尚未支付,假定出营业税外,该项交易过程中不涉及其他相关税费。 分析:该项资产交换涉及收付货币性资产,即补价450万元。 对甲公司而言,收到的补价450万元÷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7 950万元(换入股票投资公允价值7 500万元+收到的补价450万元)=5.7%<25%,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对乙公司而言,支付的补价450万元÷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8 000万元=5.6%<25%,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其他业务成本 75 000 00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15 000 000
贷:投资性房地产 90 000 000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80 000 000×5%) 4 000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4 000 000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75 000 000
银行存款 4 500 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79 500 000 乙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投资性房地产 80 000 0有关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特别提醒:本文由上传,本站所提供的文章、照片、插画、设计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所转载文章的描述和观点并不意味着本站已经证实或赞同,如有侵权,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摘要:非货币性资产交易是一种不以货币为媒介、非经常性的特殊交易业务。非货币性交易为满足企业生产经营需要、减少货币性资产流出、加快资金周转提供了新的途径,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企业利用非货币性交易进行利润操纵等问题,对会计理论和实务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非货币性资产交易& 公允价值& 账面价值& 利润操纵 &&&&&&& 1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相关概念 &&&&&&& 1.1 非货币资产交换的含义 非货币资产交换是交易双方以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互惠转让。该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补价),根据新准则规定,在资产交换中,使用的非货币资金占整个资产交换的比例低于或等于25%的是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 1.2 非货币资产交换的意义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一种特殊交易行为,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一方面可以满足各自生产经营的需要,同时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货币性资产的流出。例如,某企业需要另一企业的设备,另一企业需要上述企业生产产品做为原材料,双方就有可能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交易行为。 &&&&&&& 2 非货币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 2.1 新准则下会计处理的会计计量的确认 新准则对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两个条件时,以公允价值计量且确认损益。一是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二是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的计量。不符合条件的,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计量且不确认损益。 &&&&&&& 2.2 以公允价值计量 &&&&&&& 2.2.1 不涉及补价的会计处理 若以公允价值计价,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公式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 例1:2008年5月,甲公司将一台原价为100万元,累计折旧为15万元的设备,换入乙公司生产的一批钢材,钢材的账面价值为80万元,设备与钢材的公允价值均为80万元。 &&&&&&& 2.2.2 涉及补价的会计处理 若以公允价值计价,支付补价方,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公式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收到补价方,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公式为: 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 接例1:假设甲公司换出设备的公允价值为120万元,换入钢材的公允价值为100万元,乙公司另支付20万元的补价给甲公司。 &&&&&&& 2.3 以账面价值计量 &&&&&&& 2.3.1 不涉及补价的会计处理 若以账面价值计价,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不涉及损益。公式为:换入资产的成本=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 例2:甲公司以一台设备与乙公司的一辆汽车交换,设备的账面原价为12万元,已提折旧2万元,甲公司用银行存款支付设备清理费用1万元,汽车的账面原价为14万元,已计提折旧3万元,假设公允价值均无法可靠计量。 &&&&&&& 2.3.2 涉及补价的会计处理 若以账面价值计价,支付补价方,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双方不确认损益。公式为:换入资产的成本=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支付的补价+相关税费;收到补价方,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减去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不计算当期损益。公式为:换入资产的成本=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例3:甲公司一台专有设备与乙公司一栋古建筑相交换,设备账面原价300万元,已计提折旧220万元;古建筑账面原价200万元,已计提折旧140万元。公允价值均无法可靠计量,乙公司另外向甲公司支付10万元补价。 &&&&&&& 3 非货币资产交换的利润操纵现象及其防范对策 &&&&&&& 3.1 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可选择性 为了减少对公允价值的滥用情况,新准则对运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作了严格的条件限制。但实际上,由于这一规定,会使企业在实际操作中利用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这一可择性规定来达到人为调节利润、资产等目的。当用于交换的非货币性资产真实的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价值时,企业可能会夸大资产,而主动选择账面价值来计量换入资产的成本。同样道理,当用于交换的非货币性资产真实的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时,企业可能为减少税收,调减利润,而主动选择账面价值来计量换入资产的成本。因此,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中对于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可选择性,在某种程度上会成为企业新的调节利润和资产的手段。 &&&&&&& 3.2 关联方之间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利润操纵 自新的非货币性交易准则修订施行之后,利用非货币性交易操纵利润的空间已经人为缩小,但是现行的这部准则也并不是无懈可击,仍然有一些企业利用非货币性交易来操纵利润或粉饰业绩。特别是一些上市公司与其关联方交易经常利用非货币性交易来操纵利润。 &&&&&&& [本文共有 2 页,当前是第 1 页] &&上一页
我来说两句
昵称:&验证码:
如果您不是duzi会员,
关注此文章的人也关注
四小时排行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货币性资产交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