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05-08年在苏州华硕电子厂电子厂工作的,后来回家培训...

    《苏州人你的世界为哪般》  中国是非常大的,因此城市也非常的多,中国的历史和文明是很悠久的,因此就会有很多独具特色的古城。在中国这么多的城市中,有一个城市从来就是人们向往的,它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以至于它成了人间天堂的代名词。  这座城市的成功和辉煌离不开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看来有时候人并不是第一位的因素,因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嘛!古人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给你一片荒漠该怎样创造财富和文明呢?  苏州的地理位置之优越,气候及环境之宜人,都称得上是中国最好的。这方水土养育了这方人,这方人也对得起这方水土,要不然它的辉煌怎会如此灿烂呢?  从建城伊始,这座城市就注定要做一个伟大的城市,无论任何时代,它的名字终究被天下人所向往。  很荣幸能有机会去过这座城市,初次的相见确实让人眼前一惊,相处的过程中也渐渐的大概对这座城市有了了解。这里给我印象最深刻及最好的,仍然是这里的环境和景色,要说其它的什么,估计就有点暧昧了。  去这座城市之前,就开始在网上不停的查阅它的资料,即使只是从地图上看,也能够感觉到它美好的样子。在满心希望和期待之中,我来到了这座向往已久的伟大城市。  更早的时候,我是来过这里的,那时是以农民工的身份进城的,短短的不到一个月时间,始终没有和苏州城里的本地人说过一句话。不过却和城外的苏州人说过话,也就是乡下的农民,但孬好也是苏州人了。  在火车站和一个卖桃的乡下农妇,她卖的应该是自家种的,有过简短的几句对话。  我:桃子多少钱一斤?  农妇:XX钱一斤。  我觉得有点贵,没说什么就转身离开了。  农妇:穷鬼!  农妇的样子高傲极了,她只是一个卖桃子的乡下农妇,尽敢对一个年轻的小伙子这样。我当然很生气,愤愤的瞪了她一眼,可是她只是一个胖胖的老妇女,我能和她争什么呢!  那时还小,进城打工很不容易,一般的年轻人只能在工地上打工。平时出去逛时,多么想能进入当地外国人办的电子厂啊!看到城市这么繁华,想到能在这里打工已经很不错了,根本没想过要在这里生活。  第二次来的时候,当地外国人办的电子厂已经招不到工了,这些我当时还不知道,不过苏州人依然很高傲。这时我才知道,原来苏州不仅有外国人办的厂,原来更多的是台湾人办的厂,而我进的就是台湾人办的厂。  进厂要体检,可惜工厂比我想象的要差的多,于是上了一天班我就离开了。我不得不承认,我是一个缺乏意志力和执着精神的人,这也是我失败的原因所在。  虽然上了一天班,不过还是接触了不少人,可惜一个苏州人也没接触到。  后来开始找工作,还是想进电子厂,结果不管你找了几个厂,都得重新体检一次。每找一次厂就体检一次,在不同的医院交差不多的钱,做同样的检察。  在一个医院,几个护士样子的女人,那态度像是所有来体检的人都是日本人一样,当然是几十年前的日本人。或者感觉她们都是兽医,她们面对和工作的对像都不是人是猪,她们工作的环境脏乱差,她们工作的对象呆笨又丑陋。  她们极不耐烦的做着手上的工作,对前来体检的人连正眼都不愿意瞧,虽然这样,可是毕竟是水乡的女人,看起来还不是那么凶残。  后来做完初步的检察,要去做下一个项目,可是我根本不知道在哪,于是就问给我做检察的那个女人。我的态度谦卑又诚恳,结果那女人极不耐烦的说了什么,我只大概的听到她说往哪。可是我还是没有听清楚,因为医院好大,我确实是第一次来。我问了第二次,结果那女人像是我摸了她奶头一样,穷凶极恶的吼了起来,看也不看我一眼的骂了出来。  实在弄不明白她为什么要这样,我到底是哪儿得罪她了,还是我做错了什么。这个女人旁边还有一个年轻的女人,一个女孩子,我抬眼看了看她,结果她的表情已经告诉我答案了。我气极了,想说什么,可是不知是我的懦弱还是什么,我还是前前后后的跑了好几遍。  当时每个医院来做体验的人都有好多,几乎每天都在排队,因为每找一家工厂就得重新体检一次,他们都是和我差不多年纪的人。医生的态度也同样的恶劣,可是没有一个人有什么反应,看到他们这个样子,我也知道为什么这些所谓的白衣天使敢如此了。  现在回想起来,我很容易联想到中国人在外国时的境遇,被人歧视的感觉确实不好受。可是苏州人是中国人,他们在外国时会有什么样的待遇呢?如果是被外国人歧视,就应该做出应该的反应,为什么不可以歧视他们呢?或者想想自己什么地方做的不够好,强大的人到哪里都不会被蔑视和冷漠的,更重要的是应该有一颗强大的心。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太在乎外人的看法,或者根本不在乎外人的看法,也许别人没有歧视,只是我们自身内心太过脆弱。如果你觉得受到了歧视,你为什么不反击?既然你没有反击,你怎么好意思说别人歧视你。就像我觉得她们是在歧视我,可是每天上万个外地人都老老实实的啊!也许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只有他们自己清楚了!  后来在苏州还是找到了工作,在饭店工作,这样接触到的苏州本地人就会很多,可惜也仅仅是工作上的接触。对这个城市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工厂很多,公园很多,外地人很多。可惜工厂大多是外地人开的,当然这个外地不仅是苏州以外的外地,所以才会吸引这么多外地人来工作,不过两种外地人的境遇却有着天大的差别。  记得一次在街上,想买点凉菜吃,结果那个店主像是打发叫花子一样,头也不抬话也不说的径自的称了菜算了钱,看她的样子,恨不得我不要来买她的菜,或者买了快点走开。  经过一系列的事情之后,我开始怀疑这座城市,开始讨厌和鄙视这座城市,甚至像他们本地人看不起外地人一样看不起他们。  不过真正的和苏州人也有过一次接触,在苏州乐园旁边一个将要拆除的小区里,我租了一间房子,一间阁楼上的隔间。房东是一个戴眼镜的女士,她和母亲住在一起,她们母女都非常的客气,身上有着天然的苏州式和气。  房东很斯文,她们家也住了不少的外地人,但是感觉一切都挺好的。她的母亲也非常的客气,我后来甚至怀疑,她们也许不是苏州本地人。  除了在苏州市的经历,在昆山也有过不愉快,那里是我到苏州的第一站。一次坐公交车时,那辆车来回的线路有所区别,为了弄清楚,我问了一个年轻的售票员,一个年轻漂亮看起来有点俏皮的小姑娘。  小姑娘有着江南女子的灵气,身段和气质都不错,听声音也相当的清脆,身上穿着制服,脚上穿了一双布鞋,居然产生了一种朴素的感觉。没想到这个印象极好的小姑娘,切切实实的让我知道了什么叫做很无趣,我觉得自己像是求爱遭到拒绝的乞丐一样。  小丫头头也不抬的说了声:还到XXX来,真是好笑、、、、、、有意思、、、、、、!  我身上没有什么东西呀!我长的不老也不难看呀!看起来也不像是乡下人或者很猥琐啊!  哦,对了,她肯定听出来我是外地人了。  我当时确实很生气,不得不说我是软弱的,可是都是一些娘们,又能做些什么呢?  还是在昆山,在当地的一家商场,我因为工作需要买了一件西装。买的时候,是一个外地的营业员,她老客气了,我试了半天终于定了下来。因为当时要去上班,就把衣服先寄存在那里,说好第二天来拿的,刚好顺路也可以在第二天上班时穿上。  第二天到了商场,在前台有一个老板或者负责人样子的女人,怎么都是女人。我跟她说,我来拿昨天买好的衣服。结果她说:什么衣服呀!我不知道的呀!我们这里没有你要的衣服呀!她的语气像是我来讨要衣服一样,那感觉找不到合适的场景来形容了。  我顿时一股火气冲了上来,我吼了起来,“我是来拿衣服的,不是来要衣服的,昨天买好放你这的,你不知道可以问下啊!”那女人顿时没了脾气,小声的低下头嘀嘀咕咕的,昨天那个营业员赶紧走了过来,拿好衣服后,那个女人小声说她不知道什么的。我也懒得理她,感觉郁闷极了,我不喜欢和人吵架,尤其是女人。  这个城市的人,特别是女人,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也是最贴切的,就是矫情。那种小家子气简直深入骨髓,即使她们极力想展示自己的高贵和骄傲,可是仍然摆脱不了那种气质。  她们是看不起外地人的,可是又拿不出魄力和气势,她们是清高的,可是又从骨子里缺乏自信和从容。她们想展示自身的优越和美丽,可是却无时无刻不透露着一股俗媚气。  在这座城市,我第一次看到停在路边的摩的是电动的。因为工作的关系,我第一次看到两个年轻的女孩子,在饭店里举止亲密到跨越性别。第一次看到,几个年轻人吃完饭后,站起来将饭钱精确到五毛钱并现场清算的。第一次看到几个年轻的白领,哪怕只吃三十多块钱,也要在饭店里点两个素菜的。第一次看到吃完饭后,几个年轻人问工作人员要来计算器,对着电脑帐单一通计算的。  这里的人除了会做这些事情,在出了一点意外之后,也会极力的纠缠,那感觉你都想替他们把帐付了,或者干脆脱了衣服干上一顿。不过这里的人,会在你为他们服务的时候,说声谢谢。他们声音柔和,态度和气,举止斯文安静。  这个城市的环境和街道尤其干净,即使走在没有人的马路上,也不忍心丢下一片垃圾。同样在人迹很少的马路上,也会有修得像别墅一样的公厕,一般公厕里的老人都非常的客气。城市宽阔干净,建筑漂亮有风格,店面整洁卫生。这些都是它好的一面,至于不好的一面,就看你自己怎么处理了。  整体上,这个城市和它的人还是相当和气的,只是有点小家子气。古语云,小桥流水人家嘛!  苏州的另外一个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它的经济了,这也是能够吸引大批年轻人来的原因所在。即使景色再漂亮,以很多人的情况,估计也只能想想了。  苏州的工厂之多,多到我从来没有见过,当然我去的城市不多,可是还是多到比我想象的还要多。苏州的经济之所以强大,正是这些工厂体现出来的。  中国有世界工厂之说,因为中国有太多的工厂,而苏州也有很多的工厂,因为苏州属于中国嘛!苏州也是世界工厂,因为苏州的工厂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苏州人民确实有觉悟,将全中国最美好的自己的土地,全部供让给世界各国造工厂用了,以至于我来苏州近一年的时间,都很少有机会亲眼目睹富裕的苏州人民自己建造的工厂。  苏州的城市干净又整洁,繁华又美丽,可惜却是两头分散的,或者是一个不规则的带状形式。我觉得是这样的,因为一头是高新区,另一头是园区,然后中间是主城区。苏州的商业较为繁华,众多国际级餐饮零售企业入驻,苏州人民毫不吝啬的献出自己的钞票。  走在苏州的街头和商场里,除了外地或外国的品牌,就是所谓的苏州老字号了,看来苏州人民确实聪明啊!赚外国人的钱,自己又用不着辛辛苦苦的制造东西,不管你是谁,终究是在苏州城,所以最后胜利的还是苏州人。  苏州的工厂和商场都是外地人办的,可是地却是苏州人的,你人再多也离不开苏州城,所以钱最终还是在苏州转来转去的。  苏州又被称为苏南地区,是江苏省区位及环境最好的地方,当然也是经济最发达的地方。我们最熟悉的阳澄湖大闸蟹,红豆服饰等知名产品均是产自苏州,苏州还有富士康和华硕,尼康与诺基亚等全球性知名大公司。整个苏州市区的四周,可以说都被巨大的工业区和厂房所包围着,它们为这座城市的辉煌增添了动力和血液。  苏州有着大量的工业区,甚至会有以国家和地区命名的,它们大多是科技型及劳动密集型企业。其中最多的是台湾的企业,甚至有些工业区整片的都是台湾的企业,它们在苏州的外资企业中占了很大的部分,也在整个苏州的企业中占了较大比重。  苏州除了几个本地的特产及一些老品牌以外,近些年来可以说是毫无建树,整个城市的土地上都是外来投资兴建的工厂。虽然城市的整体建设充满了亮点,可是本地人在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并不是主导位置。  除了大规模的工厂企业,在零售及服务行业,苏州本地市场也是被外来企业所霸占的。我工作的商场,根本就没有苏州本地品牌的餐饮企业,苏州的餐饮业也是整个长三角地区较不发达的。此外服装与零售企业,几乎也看不到本地品牌,不过本地人的工作机会确实多。  苏州人是骄傲的,因为他们有着大量的企业和巨大的经济量,所以他们对来本地投资的人们充满了好感。整个城市和人民也对外来投资的人士大开各种方便之门。他们因些获得了大量的工作机会,更是轻松的得到了一些工作之外的收获,比如企业的征地。  苏州有大量的外资企业,因此有着大量随企业而来的海外人士,他们也愿意集中住在一起,因此形成了以地域为单位的住宅区。这些地区可以被称为富人区,各方面的条件也是整个城市中最优越的,他们的生活也是安逸和舒适的。  企业的大量生产,需要大量的劳动工人,凭苏州本地人是远远不够的。苏州人大都成了城里人,城里人有些工作是不愿意做的,他们已变得更加富裕了。富裕的苏州需要更好的建设与发展,就需要更多的劳动工人,这样它就变成了纯粹的人口输入地。  外地人的进入,让城市与企业得到了壮大与发展,更让经济和财富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外地人和海外人士,他们一起为苏州的建设增添了色彩,只不过各自的分工和角色有所不同。苏州人很客观的将他们区分开来,对他们的态度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不说来自江苏以外的外地人及内地以外的人,单是江苏省内部也存在着各方面的隔阂。整个江苏也因地域的不同,形成了各种无形的差异和矛盾,这种矛盾很难说是谁对谁错,因为它们不仅仅是对与错的问题。  江苏有苏南和苏北之分,最早只是简单的地理概念,后来因为社会与经济的差别,也成了贫穷与富裕的代名词。如果只是这样简单也许没什么,可是它们还产生了文化及社会等方面的差别,甚至因人员的互动产生了矛盾和冲突,于是苏南苏北又有了新的含义。  客观来说,苏南人是看不起苏北人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经济发展的差别。一条长江隔开的不仅是土地,它隔开了太多太多的东西,也产生了很多复杂的问题。  苏南有钱,因为苏南有大量的企业,这些企业绝大部分是外资的。苏北没有大量的企业,更没有大量的外资企业,所以苏北比苏南要穷很多。可是为什么苏北没有企业苏南却有呢?苏南地理位置与环境好,更重要的是苏南人性格好,他们勤劳文明有素养,这些因素都是外资企业愿意来的原因,因为很多地方没有这样好的综合条件。  可是富裕起来的兄弟人民,并没有表现出来应有的亲情和大度,甚至连大方都谈不上。  苏州是一座安逸的城市,苏州人可以不用出远门和辛苦的劳作,他们只要静静的待在自己的家乡,就可以获得稳定富裕的生活。只是这生活很大程度上是别人赐予的,苏州人虽然生活在自己的土地上,可他们的一切都掌控在别人手中。  苏州是苏州人的苏州,也是全世界的苏州,更是所有工作和生活在这座城市里人们的苏州。苏州人毕竟是这片土地的主人,他们的态度直接关系到每个外来的人,这也是苏州人自己应该处理好的事。  苏州人的修养确实很好,可是看他们对外地人的态度,觉得他们确实不够大气,当然他们自身之间也表现的没有多么的大度。  苏州人和外地人起矛盾时,有时会被直接贯以老拳,这也是苏州人讨厌外地人的原因。可是一个本地人被外地人欺负,这只能说明本地人不够威严,在自家门口被外人欺负了,确实有点恼,但更多的是悲催和屈辱。  不管谁和谁,欺负人都是不对的,打人更是违背法律与道德的。客观来说,只应本地人对外地人强势,无论如何,外地人都没有理由欺负到本地人头上的。  可是仔细想想,为什么外地人和本地人会起冲突,为什么外地人会动手打本地人,关键是为什么本地人会处于被动状态。  人和人都会起冲突,不到一定的程度,人与人是不会轻易动手的。外地人逼急了也会动手打本地人,比如那几个赤祼祼歧视我的本地人,可是我没有动手也没有动嘴。但是不代表别人不会计较,所以关键还是得看和什么人。  别的地方我不知道,我上班的商场,有一家卖化妆品的专卖店,里面的东西都很贵的。生意却十分的不错,顾客大多是本地人,看来苏州人确实都挺有钱的。那是我见过的服务态度最差的地方,里面的员工根本不搭理顾客,我的一个同事在里面做保安,他的态度比专门的员工还要好上十倍。他和我说,里面的员工告诉他,不要管他们,让他们自生自灭吧!  我去过很多次,顾客还算随和,我想不明白为什么要那样对待他们。后来我发现,他们确实矫情,有什么问题也是纠缠个半天,每个人都是那样的温柔和小家子气。他们即使有什么不满,也只会让人觉得他们很啰嗦,当然他们大多是女的。  快离开苏州的时候,还是没能留下好的印象,那时的业余时间喜欢上网。一个本地人开的网吧,一对父子每天在店里打理,一个有点残疾的中年人和他还不算大的儿子。  有一次要发一个电子邮件,说来好笑,我居然不会发。我自己也有点不好意思,于是就找到吧台问能不能帮我发下电子邮件,那个年轻人说,发什么邮件,直接发就是了。我说我不会,能不能帮我发下,结果他说他也不会。我感觉他不可能不会,就很诚恳的请求他帮我一下,结果他还是拒绝了。  想想他既然不愿意就算了,结果那个残疾中年人过来问是什么事,他们用本地话交流的。然后,那中年人居然莫名其妙的冲我喊了起来,好像我是故意来找他们麻烦的一样。说什么发邮件自己发就好了嘛,我说我不会,能不能帮我。那残疾人接着大声喊,不会发嘛不发,我们也不会。我有点生气,可是我终究是软弱无能的。  他们是做生意的,我是顾客,他们怎么可以这样。况且一个年轻人不会发邮件,还被这对残疾人父子叫骂,那感觉真是很没趣和不是滋味。  我感到了委屈和屈辱,更多的是感到自己的无能和软弱,我想到了那个保安同事。这件事要是放在他身上,他肯定会破口大骂,如果那对父子敢说什么,他的店估计都会被砸了。不得不说,我也有这样的冲动,可惜我没那个能耐。看来,苏州人经常被外地人抱以老拳,真是顺其自然又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我工作的饭店,就发生过和本地人打架的事情,那是一家四口,他们几乎全部都上了。一个看起来笑眯眯的老头和他高大的儿子,还有个胖胖的儿媳,当然老伴也没闲着。剩下的就是在一旁拿手机录像的年轻人了。因为是服务行业,所以他们也知道我们不敢怎么样,态度相当的嚣张,各种脏话从男女老少的嘴中不断的出来。  那个老者给人的感觉始终是在笑,头发几乎都白了,可是一点也不怯场,脏话也是最多。他们人多,排号确实是在前,可惜排号是按人数来定的,所以他们被人少的顾客占先了。他们不乐意了,解释说他们人多坐不下,可是他们不听,一个劲的叫骂。后来人高马大的店长实在听不下去了,就和他们理论并对骂了起来,于是便动起了手。  店里的人只是在拉架,可是他们一家人的表现实在是有点刁蛮,那个老妇人不仅动了手,还躺在地上耍起了赖,一边叫骂一边阻止我们做生意。想想真是滑稽可笑的一家人。  这也彻底让我对这个所谓充满人文情怀和历史底蕴的城市产生了一种微妙的感觉。  苏州的企业大多是外地人的,苏州的工人大多是外地人,苏州的经济掌握在外地人手中,苏州的生产力量也是由外地人组成的,同样的外地人,关系和处境却截然不同。  只有土地似乎是本地苏州人的,如果有一天外地人都走光了,或者两个外地人中的一个走光了,那样的苏州将会是什么样的。  其实历史上的苏州,从来没有断过外地人的向内迁移,而整个世界几千年来也一直是如此。苏州人看不起的某些地方,很有可能就是他们的祖先曾经生活过的地方,而地域性歧视也是全世界都存在的问题。  苏州的美好来自于苏州人民的创造,在那里工作了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却留下无比深刻和美好的印象。  一年的时间实在很短,可是却又无比的漫长,如果专心研究一座城市应该是够了。可惜我不是去研究那儿的,我只是一个匆匆的过客,所以还谈不上深入的了解。  正是因为如此,我感到美好和深刻的,只是这片土地上的景色和环境。至于这里的人,真是没什么印象,或者不提也罢。因为都是一些女人,老是和她们较劲,岂不是显得自己矫情和小家子气。  因为靠近上海的原因吧!苏州习惯性的沾染上了上海的习气,可是苏州毕竟不是上海,它只可以学习和模仿上海,只是她们本身就是姐妹关系。苏州人虽然随和,整个城市也十分的融洽,可是总感觉苏州像是受气的骄傲的漂亮小姑娘。  我想起了在温州听到的一个真实的故事,当年中国还未全面的经济市场化,可是强悍又精明的温州人早早的行动并抓住了机会。他们走南闯北的,温州的地理环境及条件真不是很好,他们当然不会放过上海这方宝地,因为上海的各方面条件都是最好的。  上海人都是工人,那时除了工人就是农民,温州人的身份也大多是农民。他们以农民的身份奔走在整个中国的大地上。  一次,一个农民模样的温州人进了上海一家卖高档手表的地方,售货员是上海人,也就是有工作的城里人。她看到这个农民模样的人,始终懒得搭理他,那个农民却看来看去的,售货员有点不耐烦的说,哎呀,你不要看了哇,这些手表你买不起的哇。  谁知道那个农民把包放在柜台上,拿出一叠十元的人民币,问多少钱一块,这些钱够不够。而包里还有成捆的钱。那个售货员立马惊讶的说不出话,不要说一包了,就是他手中的一叠钱,那个所谓的上海城里人也很少见过,更不要说有了。  结果温州人将店里的所有手表全部买了下来,走的时候,那个城里人羡慕又惊叹的说,你们温州人真有钱呀!当然现在温州人也非常有钱,上海的很多知名企业和品牌都是温州人创办的。而上海人依然是在城里,一边斜眼看着外地人,一边替外地人数着钞票。  苏州只是小姑娘,温柔却少了一份包容,不管城市怎样和谐,这里总是少了一点大气和度量。苏州终究是没有安全感的小户富裕人家,安逸的生活也是积累在别人身上的。  不管是什么人都该相互的和平相处,以苏州的地位,它还算不上十分的优异。况且连它的富裕安逸也是建立在非常情况的基础上的。  苏州终归是一座美好的城市,但愿不只是因为它的天时与地利,更多的应是它的人和。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呵呵。你去看下58 同城
全是苏州中介招工,以高额的薪资骗取外地人过来苏州打工,在以保险费,意外险各种理由骗取费用,最后随便找个垃圾厂让你干
  苏州g很坑的
  说的太准确了  
  苏州人有种不切实际的自我感觉良好 他们的眼界狭小 自我 自私 在现如今高度发展的社会里显得格格不入 感觉他们像是7.80年代穿越过来的  
  楼主写得不错,我是苏州本地人,认同你的说法!
  苏州人确实看不起别人,不要说江北了,苏州市里的人连周围常熟昆山太仓人都看不起。但总体来说,在苏州的生活还不错,当面说人是非是很罕见的情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上一篇:[中介]《苏州园区招聘企业》 《当天安排面试、住宿》 招聘职位:作业员、品检、仓管、文员、储备干部 (3M)材料、三星电子、诺基亚、安德鲁、楼氏、联建科技、日立显示器、友达光电、希捷科技、瑞萨半导体、快捷半...
下一篇:[中介]有一句名言是这样说的:学会集体工作的艺术。在今天的科学中,只有集体的努力才会有真正的成就。如果你一个人工作,即使你有非凡的能力,你也不能在科学上做出巨大的发现,而你的同事将始终是你的思想的扩...
我来说两句(300个字符以内)&飘一圈吧……飘一圈啦……来飘一圈的……
金陵图 韦 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记得有次和爸妈去游泳馆,刚进大门的时候就看见一个社会青年的纹了一身的活,剃个“青皮”头,脖子上还戴个大金链子!
等我们下水适应温度的时候就看那哥哥大摇大摆走过来往水里一站,天雷的事发生了……他脖子上那好粗好粗的大金链子浮在水面上……全部微信分类
当前位置:
我在苏州华硕电子厂工作的120天!
本网站文章均来自网络
搜索结果,只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不代表本站认同其观点和立场,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请与公众号原作者联系,亦切勿轻易相信文章内容。如有侵犯权益,或者不良信息。请立即联络我们做技术屏蔽! 邮箱:
2012年6月份,我按时从苏州经贸学院毕业,毕业后在学校附近跟大学室友合租了套房子,当时上一份实习的工作还在做,不久就辞职了,大概7月初辞职,后来就一直没工作,整天吃了睡睡了吃的,不久就把身上剩的那点钱花完了,接下来就开始借朋友的钱,但天天这样混日子肯定是不行的,一直玩到了9月份,当时想如果这样下去到过年回家肯定得欠一屁股债,当时也因为上班距离的关系我们几个人分开了,我直接搬到了我朋友那边,他是在华硕做软件开发的,工资不高,日子过得也比较苦逼。我过去的时候马上就到国庆了,那年国庆跟中秋的假期碰到一起了,听说那个时候在厂里上班都是3倍工资,当时心一狠,让我朋友给我搞了个内荐单,拿着内简单直接去厂门口面试,当时想,就干一个月,起码拿个3500吧。就这样,我进了以前想都不会想的华硕电子厂。
记得当天面试的人也有上百个吧,反正是排着两条长长的队,目测一下,年龄小到十几岁,大到40岁,可见当时华硕的入职要求还是比较宽松的。上午先体检,当时我们是在华硕自己的体检中心体检的,医生可能是从其他医院过来的,反正没用去医院。体检结束后就是办理一系列的入职手续,印象中当时也没什么面试环节,就是答了份很简单的考卷,26个英文字母,和英语单词连线什么的,坐我旁边的小子26个英文字母都写不全还问我的,试卷很简单,初中文化就可以搞定了(现在要进厂的同学要注意了,试卷千万不要考满分,考个七八十分就OK了,我当时情况特殊,我还是已大专毕业生的身份进厂的,还带了毕业证复印件,其实也没啥用处)。记得当时办理入职的流程比较繁琐,有很多步骤,要填表,拍照,刷身份证,还检查有无纹身,流程虽多,但基本上就是走个过场,没啥苛刻的地方。
入职手续办完,就有穿绿大衣(我们私下都称“绿皮”)的带我们去北五厂的食堂,不是吃饭,是领衣服帽子和拖鞋,我不得不说,这里的卫生比我想象中的要干净很多,包括整个华硕厂区环境也比我想象得要干净的多,更像是一个大学校园,但比我们学校大多了。我们领到的是浅绿色静电衣,还有一双拖鞋,这就是以后上班的工作服。记得当时有个小插曲,在食堂里,“绿皮”在跟我们讲话的时候,老是有个年龄大概40岁的人在那抢话,老在那嘻嘻哈哈的,不拿领导当回事,“绿皮”当时就问他多大年龄,能不能背下26个英文字母,他立即哑口无言,此人当场被刷掉,所有的入职手续都办完了,没想到在领工作服的时候被刷了,所以,进厂千万不要嚣张,领导喜欢工作认真,勤勤恳恳不闹事的员工,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苏州电子厂都喜欢招女生的原因。
第二天正式上班,但没有直接上产线,而是有个线长帮我们培训,这样的培训持续了三四天,很轻松,而且这几天都是有工资的,更惊喜的是3倍工资,这个月一共有8天是国假,当时运气真好,这几天都是让我们去上班的,虽然晚上不加班,但白天8小时的3倍工资也是很不错的。每天最烦的是进进出出要解腰带,过安检,所有带响的金属物品都得拿出来,因为我们当时呆的厂区是保密区,所以查的比较严,手机是不可能带了,只有线长可以带那种不带摄像头只能打电话发短信的诺基亚手机。后来我被分到了六厂,当时是白班和夜班的线长挑人,白班线长很想让我过去,但我坚持要上夜班,最终还是选择了先上夜班。线长都是穿“绿皮”的,所以,从外表上就能大概知道此人是否是领导。线长讲话都是很屌的,可能是为了树立自己的权威吧,但慢慢你会发现现在也就是个普通人而已,只是干得比你久而已。当时我的线长和组长对我都蛮好的,基本上没骂过我,后来聊天得知我是大专生,还说我如果面试当工程师助理,等职会比他高,他好像是个中专。由于线长都比较器重我,所以我在厂里的那段日子过得还不错,学会了不少东西,几乎没被骂过,去北五厂拿料什么的都让我去,而且经常会在没活的时候让我加班,其实过去也就是聊聊天,混一天,拿个双倍工资,所以跟线长关系处好了还是有必要的。
我们当时在六厂的保密区,比较特殊,其实属于北五厂管辖,这里不量产,最多一天打个几十块板,但保密区以外就比较辛苦了,一干就是站一天,每天要打好多板子,但人家工资高啊,所以,一个厂累不累主要看你分到的部门,女生的活相对都比较轻松。
跟同事处理好关系也很重要,如果被孤立你自然就想离职,想干也干不久的,我当时就跟周边的同事处的还不错,没事的时候经常一起聊天,还一起出去吃过饭,到现在还有几个联系的。在厂里,每天都会有人离职,也会有新人进来,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当初跟我一批进来的几乎都陆陆续续的离职了,没想到我会干这么久,而且当时科长已经让我线长培养我了,那时我整条SMT线从头学到尾,后来我都成师父了,开始带徒弟了,呵呵,小有成就感。但最终我还是选择了离职,而且是自离,没打离职申请的,有几天的工资是拿不到的,毕竟进厂只是我当时不得已,每天12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加上来回在路上的时间我几乎没有业余时间,我学历虽然不高,但大专生找份普通工作还是可以的,过完年之后我就直接没去,我一共在华硕干了4个月,从那时到现在我也干了几份工作,后来还是选择做人力资源这块,以前我在电子厂上班,现在我帮别人进厂,我叫杨官良,想进厂可以找我。QQ进厂可以联系杨官良微信扫描关注,接收每日招聘信息! http://user.//main
本网站文章均来自网络
搜索结果,只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不代表本站认同其观点和立场,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请与公众号原作者联系,亦切勿轻易相信文章内容。如有侵犯权益,或者不良信息。请立即联络我们做技术屏蔽! 邮箱:
上一篇:第一篇
下一篇:最后一篇
关注排行榜
友情链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苏州华硕电子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