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缅输油管道石油管道的建设问题有何最进展?

你现在所在的位置:
中缅原油管道项目明年动工建设
来源: 作者:admin
据新华社报道
记者昨日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获悉,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廖永远与缅甸驻华大使吴登伦代表双方,近日在京正式签署《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与缅甸联邦能源部关于开发、运营和管理中缅原油管道项目的谅解备忘录》。  根据谅解备忘录,中缅原油管道项目包括起自缅甸马德岛、通过缅甸终至中国交付点的原油管道、储运设施及其附属设施,以及在缅甸马德岛建设的一个可从超大型油轮卸载原油的码头和终端及附近建设的原油储运设施及其他附属设施。双方同意由中国石油设计、建设、运营和管理原油管道项目。管道的设计能力是2200万吨/年。  廖永远此前曾表示,中缅原油管道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进展顺利,预计明年将着手启动管道的建设。  业内人士认为,中缅原油管道的建设将降低我国海上进口原油的风险,缓解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程度,为我国开辟新的油品进口通道,进一步保证国家的石油供应安全。
【字体: 】【】【】【】
版权申明:除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或编译,转载请注明: 文章来自上海商报。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
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上海商报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本地新闻爆料热线:; 读者投稿专用信箱:.cn
更多关于的新闻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本地新闻爆料热线:; 读者投稿专用信箱:.cn
上海商报传媒有限公司&&&2012&&沪ICP备号-1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中缅石油管道尘埃落定
&800亿投资“意味深长”&
尽管在过去四年多时间,有关中国和缅甸共同建设一条原油运输管道的事宜曾经历多次跌宕,其间更有所谓美国因素傍其左右,但是,现在,作为建国以来云南最大工业投资项目的中缅石油天然气管道项目已经在3月26日正式敲定,中缅两国政府方面正式签署《关于建设中缅原油和天然气管道的政府协议》。
加上关联项目,中缅石油天然气管道项目累计将给云南带来约800亿元的投资。这是云南省委、省政府从国家宏观战略和全球能源供给格局以及云南区位优势出发,抢抓战略机遇的又一成功实践。
关键时期 管道定夺
新华社报道说,应缅甸和平与发展委员会第一秘书提哈都亚丁昂敏吴上将的邀请,中共中央政局常委李长春于3月25日至29日访问缅甸。缅甸联邦驻中国大使吴登伦3月23日在北京接受记者专访时指出,李长春此次访缅将促进两国关系的发展。
3月26日,李长春与缅甸和平与发展委员会第一秘书长丁昂敏乌举行会谈。会谈结束后,双方共同出席《关于建设中缅原油和天然气管道的政府协议》、《中缅关于共同开发水电的政府间框架协议》等有关合作协议的签字仪式。
其中的《关于建设中缅原油和天然气管道的政府协议》备受国际舆论关注。就在半个月前,云南一高层人士在全国“两会”期间表示:“从缅甸到云南的石油管道建设仍然在讨论中。是否要建设、什么时候开工,如何建设都还没有决定。目前,我们还在与缅甸政府研究、讨论这个计划。”
令人关注的消息却在仅仅半个月之后正式亮相。
自从2004年8月,云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美问题专家吴磊等人提出《关于修建从缅甸实兑到昆明输油管道的建议》之后,本报记者持续跟踪这一重大事件。在此期间,曾有消息认为,中缅石油管道项目或被搁浅,或者这可能永远都是一个理论务虚探讨的问题。尤其是随着2008年国际原油价格下降,中石油和中石化开始大幅增加出口,油荒气氛远去,许多人又开始怀疑中缅石油管道项目的必要性。
中石油董事长蒋洁敏表示:“2006年,中国原油对外依赖度达到47%。”最近,权威机构再次表示:“2009年,中国原油对外依赖度将超过50%。”
中国经济发展对原油的需求与日俱增。这被认为是中石油矢志推进中缅石油管道项目的重大背景。
跟中石化相比,中石油在开拓原油输送管道方面显得更加积极。中石油现在是东西南北四面出击,在西部,建成中亚油气管道,中哈原油管道实现输油2000万吨/年,中亚天然气管道实现输气300-400亿立方米/年,力争500-600亿立方米/年。其中,中哈原油二期管道2009年内建成投产,中亚天然气管道单线2009年底建成投产,双线2011年底建成投产。
在北部,启动中俄油气管道项目,实现输油万吨/年,输气300亿立方米/年以上。其中,中俄原油管道力争2009年开工建设,2010年底投产。
在南部,积极推动中缅管道建设,中缅油气管道实现输油2000万吨/年,输气120亿立方米/年。
在东部,积极构建海上通道,建立石油和LNG海上船运供应通道,实现海上LNG供应1000万吨/年以上,新增海上石油供应4000万吨/年以上。
看来,无论从国家战略还是中石油自身的优势来看,中缅石油管道项目的诞生,显然相当自然。
不过,中缅石油天然气管道项目在此时敲定,似乎有着特殊的背景。“当前正是国家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拉动经济增长的特殊时期,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也属于国家刺激经济增长的选择之一。”分析人士说。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记者招待会上坦言,今年要实现8%的经济增长目标是有困难的。而瑞银集团的预测认为,今年中国经济增长可能为6.5%。
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中缅石油天然气管道项目正是敲定,看来也顺理成章。
“胞波情谊”再续佳话
记者注意到,李长春此次缅甸之行,让人感受到浓浓的中缅“胞波情谊”。3月26日,也就在中缅石油天然气管道项目正式签约之日,他会见了缅甸政府总理登盛。
“中缅友谊在两国老一辈领导人亲手缔造和精心培育下,历久弥坚,‘胞波’情谊不断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中缅政治互信日益加深,各领域合作不断拓展,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密切配合,谱写了中缅睦邻友好合作新篇章。”李长春说。
根据项目设计,中缅石油天然气管道把来自中东和非洲的石油经远洋油轮从印度洋运至缅甸实兑港输送上岸,再通过长达900公里的输油管线经过缅甸曼德勒、云南瑞丽,直达云南昆明。同时,缅甸近海天然气储量相当可观。资料显示,缅甸天然气储量位居世界第十,已确定的天然气储量为25400亿立方米,已确知的原油储量为32亿桶。近年缅甸每年生产原油4000多万桶和天然气80多亿立方米,出口天然气50多亿立方米。
中缅石油天然气管道项目的推进,引起了中东等地产油国的高度关注。消息指出,目前,科威特已经提出要以某种方式参与该管道运营事业。
炼油基地待揭面纱
按照中石油的规划,中东或者非洲的原油到达昆明后,将需要在昆明市附近建造一家炼油厂,对通过上述管道进口的原油进行加工,一期炼油能力2000万吨/年,配套建设100万吨/年乙烯化工。
中石油董事长蒋洁敏曾表示:“中东和非洲的原油油质是有所不同的,因此,对炼油厂建设的设计要求也会有所不同。”
今年云南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云南省2007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2008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表示,今年,云南将配合国家做好中缅石油管道及炼化、天然气管道项目的前期工作,推进云南省内成品油管道和石油储备库的建设,目标是建设年输送能力2000万吨的中缅原油输送管道,配套1000万吨/年炼油和80万吨/年乙烯一体化装置。云南省为此专门成立了中缅油气管道及炼化基地项目协调服务领导小组。据接近该小组的一位人士透露,炼油厂项目选址之前有意选择嵩明小哨,但由于小哨距离小江断裂带较近,从抗震角度看,对炼油厂项目有影响。所以后来,炼油基地选择了安宁。
但是,中石油和云南省有关方面至今没有对炼油基地选址问题公开作出正式的答复。
无论炼油基地选址何处,中缅石油天然气管道项目对云南地方经济和国家能源安全战略来说,都被认为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这个项目,可能从此改变云南工业经济格局。”分析人士说。
同时,该项目对缓解云南成品油供应格局,看来也将发挥积极作用。云南是全国成品油供应的末梢。云南同时也是天然气匮乏的区域。
此外,重庆一直在和昆明争夺炼油基地。虽然从昆明到重庆山高路远,但是,重庆官方从来没有掩饰过对炼油基地的愿望。重庆并且为接油作了大量的基础准备工作。
中缅石油管道项目敲定后,管道到底以昆明为终点还是以重庆为终点,仍然有悬念;如果管道要通到重庆,那么,管道输送原油在昆明和重庆之间如何分配,亦非小儿科。
昆明全力接油
知情人士透露,两年多前,昆明官方已经就中缅石油天然气管道项目落地问题,作出了周密的部署。昆明一领导曾强调:保证为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提供最好的环境,最佳的服务。
现在,中缅石油天然气管道项目正式敲定。看来,今后一个时期,可能会有更多关于昆明全力接油的信息为公众所知。
根据此前中石油和省政府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中石油将在云南建设基本覆盖全省州市中心城市的成品油输送管道。中缅石油天然气管道项目本身,加上选址于昆明的炼油基地项目以及成品油、天然气输送管道项目,中石油将在云南投下近800亿元的巨资。这一投资,加上带动的相关产业和行业的投资,看来有可能成为今后相当时期云南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首席记者李建平
&油管之争 先做好自己的事
□吴 禹
扣人心弦的中缅石油管道项目目前已经敲定。但是,昆明和重庆之间关于管道落点的不同意见,仍然有待答案。重庆方面认为,管道只到昆明,不能完全为国家能源安全提供保障。昆明则具有地利优势。重庆和昆明看来对管道落点都有自己充足的理由。许多昆明人相信,管道落点昆明,无可争议。但最终管道如何落点,则可能是一场激烈的博弈:中石油、打算把管道延伸到重庆的中石化、云南省和重庆市,各方意见势必进一步纷呈。
昆明以极其低调的风格对待中缅石油管道。低调的原因之一是,国际社会、尤其是美国在过去几年一次紧盯这个项目,——多年前,美国试图在东亚国家和地区最重要的原油运输通道马六甲海峡驻军,理由是打击当地猖獗的海盗,但明眼人都认为,一旦马六甲海峡被美军控制,则东亚能源安全可能很大程度上受到美国的制约。正是因为这层原因,从中石油到国家发改委均对该项目的具体进展保持低调。
昆明低调地换来了管道的落地。重庆则因为高调而让各界知道重庆已经为此做了充分的准备。在管道项目正式敲定之后,昆滇就可以改变过去“只做不说”的状态,积极宣传管道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推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当然,做好宣传,并不是全部的。或许更重要的是要在推进项目实施过程中以高人一筹的规划、效率,为中缅石油管道项目提供最好的实施环境,这包括政策环境。炼油基地的建设可能涉及的征地、拆迁、用地手续的完善等,都需要昆明切实拿出高效率来。应该说,对于昆明来说,中缅石油管道项目正式敲定,与其说是告一段落,还不如说是刚刚开始。因应该炼油基地,配套建设关联产业集群,成为摆在昆明高层面前的一道新课题。(来源:云南网)
中缅石油通道跃然纸上 有望替代马六甲海峡通道
  穿过波涛汹涌的澜沧江,然后抵达水势平缓的伊洛瓦底江,中国学者林锡星不由松了一口气:这条水路已疏通,大型船舶可以通行了。
  “缅甸通道并非一张白纸。”林锡星兴奋地说。林从小居住在伊洛瓦底江沿岸,现在是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副研究员。他说的通道即近一年来讨论热烈的中缅石油管道,这是一个可以用来
替代中国海上石油命脉——马六甲海峡——的新出口。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的学者卢国学将这条海上石油通道称为“马六甲困局”,因为中国的石油80%通过这条狭窄的海峡运送,万一这条通道受阻,中国将面临能源中断供给的危机。
  这条远离中国的海峡让中国的精英们心口疼痛,更让他们揪心的是这种痛只能放在心底,不能大声说出来。
  自去年11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中央经济会议上提出要注意中国能源安全以来,中国显然加快了解决这个问题的速度。胡锦涛要求必须从新的战略全局高度,制定新的石油能源发展战略,采取积极措施确保国家能源安全。
  来自各种渠道的消息显示,中国正在谨慎地破解这个困局。11月9日,多年来一直撰写国际形势黄皮书《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中的“周边安全”部分的卢国学接受本报记者的采访时说,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政治智慧”。
  缅甸通道已超越学者讨论层面
  来自云南省政府的消息称,该省已向国务院提交报告,提出修建一条从昆明到缅甸的输油管道计划。这意味着讨论了多时的缅甸石油通道已从学者的层面上升到了政府行为。
  缅甸通道指的是,从中国云南省的昆明,经过缅甸的瑞丽、曼德勒直至实兑港线路,这样,来自中东的石油可以在到达实兑港后,经过陆路运送到中国。在这个设想中,来自中东或者非洲的石油,将从缅甸实兑港上岸,通过输油管线直达云南。
  与传统的通过马六甲海峡将原油运抵湛江和宁波的“太平洋线路”相比,这条“印度洋线路”要近1200多公里,而且要安全得多。
  早在1996年,云南省政府就已经对中缅陆水联运大通道表现出浓厚兴趣,中缅联合考察组当时花了19天得出的结论是:“技术可行。”
  根据林锡星的计算,昆明至瑞丽新线200公里,坡度平缓,投资不会很多;而瑞丽到曼德勒直至实兑港全长900公里,其中的400多公里已通铁路,剩下的400多公里,即使我国独资修建也没有困难。特别是这一段铁路途经缅甸旅游圣地蒲甘和陆地油田稍埠,可以利用发展观光旅游业获得直接收益。
  缅甸实兑港是深水港,能建停泊20万吨级油轮的码头,林锡星说,缅甸以前对此港已有投入,如果要进一步投入,所需资金在几千万美元。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一直在帮助缅甸安德曼港铺设相关基础设施,实际上已介入该国的港口建设。而且缅甸目前发现的储藏量9万亿立方英尺以上的天然气田有2-3个,也可以作为工程担保。
  据学者估算,这条管道需20亿美元的投资。但其中不包括在云南兴建相关设施的费用。一般观点认为,云南地区缺少石油工业基础,石油输送的基础设施有限,如果要建设中缅石油管道,那么相应地就需要在云南建设大规模的石油冶炼基地,同时筹划建设从云南向其他省市的输油线路和管道。这些附加的基础设施投资,估算起来不下百亿美元。
  林锡星此前和广东一些商家讨论,按照30海里/小时的船速,广州到马六甲的时间为3天,再到达印度洋一周时间;如果走陆路,取道缅甸出海,时间还要多花1-2天;以运费来估算,广州到仰光,每个集装箱约400美元;同样的货物量走陆路,运费在两倍以上,从经济上极不合算。
  “修建缅甸通道,尽管短期内没有看得见的经济效益,但在关键时刻用得上。仅从国家能源安全的投入角度看,这个钱还是值得花的。”林说。
  来自可靠渠道的消息称,中国和缅甸就这条通道的协商进行得很顺利,一度曾到了要签订协议的地步,但由于印度的介入,目前事态发生了一些变化。
  多年来,印度对缅甸一直实行制裁政策。不久前,印度放弃制裁,同意承建缅甸通往印度的铁路工程。有华商反映,缅甸方面的意思很明显:没有竞争,中国不会多给他们钱。其隐含的意思很明确——只要中国出钱,这事就好办。
  “缅甸通道目前只涉及一国,如果我们还犹豫,可能要犯历史大错。”林锡星说。
  日本介入克拉地峡的可能
  随着中国对缅甸通道的实质性介入,此前讨论的另一条替代马六甲海峡的方案——克拉地峡运河的去留,成了一个悬念。
  克拉地峡方案是多年来泰国政府积极“叫卖”的馅饼。其设想是在泰国南部的克拉地峡开通一条运河,这条运河北连中南半岛,南接马来半岛,全长120公里,宽400米,深25米。如果在这里修建运河,那么今后船只就不必穿过马六甲海峡,可直接从印度洋的安达曼海进入太平洋的泰国湾。
  按照初步测算,开凿克拉地峡运河需耗时10年,耗资280亿美元。据相关专家透露,这个方案因耗资巨大,中国政府一直没有表态。
  今年4月份,泰国在第五次石油贸易大会上提出了一个临时解决办法:修建一条连接克拉地峡两端的输油管。这条输油管道使整个建设费用大大减少,据估计只需6亿美元。
  此后不久,国家能源研究所与综合运输研究所对上述方案进行了专门研究,普遍的担心是,如果使用这条管道,意味着将要对原油进行两次处理,在这条地峡的每一端各处理一次,因此从长远看是不经济的。
  可靠的消息说,中国准备放弃这个方案的根本原因是,这条运河将经过泰国的南部,那里时局不稳,或不是长远之计。
  中国的这种态度有可能加快日本对这个项目的介入。长期依赖马六甲运送石油的日本,对撇开马六甲的方案极为积极,并且一直寻求与中国合作的可能。
  围绕克拉地峡方案,有日本专家提出,可以考虑围绕泰国克拉地峡运河的施工,以及将来的经营管理,将周边地区作为东亚能源储备流通基地,以“东盟+3”的方式共同经营。
  林锡星分析说,按照地缘区位关系,一旦中国放弃克拉地峡工程而转向缅甸通道之举形成定局,日本就会迫不及待地实施克拉地峡工程开发,中国也就可以通过投资缅甸一处,来达到获得克拉地峡和缅甸两处石油通道的效果。
  马六甲问题马六甲化
  但是,不管中国政府最终采用何种方案,都是一种绕开马六甲的行为,卢国学认为,中国应着眼解决马六甲本身。
  最近的一些信息显示,中国正在着力于政治解决心口的隐痛。
  11月4日至6日,首届东盟地区论坛安全政策会议在北京召开。根据新华社的报道,会议期间,来自论坛24方的100多名代表就当前的国际和地区安全形势、国防部门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取得广泛共识。
  本次会议是在东盟地区安全框架下进行,由中国于2003年10月,向各方提出,参与人员为国防部副部长或相应级别的防务和安全官员。
  引人注目的是,中国军方领导徐才厚及国家领导温家宝总理分别会见了与会的各方代表团团长。
  虽然会议的内容没有对外公布,但有学者猜测,此次会议极有可能涉及到了马六甲问题。
  马六甲海峡历来是咽喉要路,海峡最窄处仅为1.5英里,其中小港湾密布。马六甲承担着全球约50%的石油运输重任,据不完全统计,每年约有5万只船舶通行这里。如果中东到东亚的船只不经此地而绕行则要起码多花好几天时间,且必然使原油价格、运输费用以及船险费随之上涨。
  这条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道之一是各个大国的重要战略目标,美国、日本、印度以及一些东南亚国家的海军都布防马六甲,打击海盗是它们最基本的理由。
  其中,美国已将其列为必须控制的16条水道之一。此前,美国提出要参与安全保卫工作,但被马来西亚及印度尼西亚拒绝了。
  卢国学说,在大国利益纠葛的马六甲地区,中国的主张是,马六甲问题马六甲化,即由沿岸国家来解决;如果问题不能解决,可以上升到区域安全的层次,在东盟框架内寻求破解之道。
  在拒绝美国介入后,马六甲沿岸三国达成了一项协议,即三国各派出5到7艘军舰及100名海军人员组成联合巡逻特遣部队,全年在海峡进行联合海上巡逻,改变以往每年只进行四次巡逻的做法。
  三国此举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加大打击海盗的力度。有学者认为,从长远看,如果三国的新协议将来能放入东盟乃至将来的东亚共同体的框架中,就有可能出现地区各国在尊重沿岸三国主权并得到三国同意的前提下,联合起来共同保护马六甲海峡安全的局面。
  而这也正是中国想看到的结果。随着中国与东盟各国关系的进一步密切,中国似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向。然而,近期内,中国的马六甲困局依然无法解决,因为一旦这个地区出现变局,美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实力足以控制马六甲通道。
  马六甲于中国,依然是一个难解之局。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中缅油气管道建设掠影--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中国石油报
中国石油画报
大庆油田报
吐哈石油报
四川石油报
塔里木石油报
青海石油报
长庆石油报
中国石油运输
滚动新闻>>
&& 10-24 08:55 && 10-24 08:55 && 10-24 08:39 && 10-24 08:38 && 10-24 08:38 && 10-24 08:38 && 10-24 08:01 && 10-24 08:01 && 10-24 08:01 && 10-24 07:53
function epaper()
murl1="/epaper";
murl=papers.options[papers.options.selectedIndex].
if (murl==0)
if (murl==100) {window.open(murl1+"/zgsyb/",papers.options[papers.options.selectedIndex].text,"toolbar=yes,location=yes,directories=yes,status=yes,menubar=yes,scrollbars=yes,resizable=yes");}
if (murl==200) {window.open(murl1+"/sysb/",papers.options[papers.options.selectedIndex].text,"toolbar=yes,location=yes,directories=yes,status=yes,menubar=yes,scrollbars=yes,resizable=yes");}
if (murl==201) {window.open(murl1+"/huabao/",papers.options[papers.options.selectedIndex].text,"toolbar=yes,location=yes,directories=yes,status=yes,menubar=yes,scrollbars=yes,resizable=yes");}
if (murl==202) {window.open(murl1+"/xdsjb/",papers.options[papers.options.selectedIndex].text,"toolbar=yes,location=yes,directories=yes,status=yes,menubar=yes,scrollbars=yes,resizable=yes");}
if (murl==203) {window.open(murl1+"/yszk/",papers.options[papers.options.selectedIndex].text,"toolbar=yes,location=yes,directories=yes,status=yes,menubar=yes,scrollbars=yes,resizable=yes");}
if (murl==700) {window.open(murl1+"/yunshu/",papers.options[papers.options.selectedIndex].text,"toolbar=yes,location=yes,directories=yes,status=yes,menubar=yes,scrollbars=yes,resizable=yes");}
if (murl==800) {window.open("/other/dihuo/index.shtml",papers.options[papers.options.selectedIndex].text,"toolbar=yes,location=yes,directories=yes,status=yes,menubar=yes,scrollbars=yes,resizable=yes");}
if (murl==1000) {window.open("/diqu/xj/",papers.options[papers.options.selectedIndex].text,"toolbar=yes,location=yes,directories=yes,status=yes,menubar=yes,scrollbars=yes,resizable=yes");}
if (murl==1100) {window.open("/diqu/xwzt/index.shtml",papers.options[papers.options.selectedIndex].text,"toolbar=yes,location=yes,directories=yes,status=yes,menubar=yes,scrollbars=yes,resizable=yes");}
中缅油气管道建设掠影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今年3月6日,伊洛瓦底江穿越工程正式开工。这项工程管道穿越全长1790米,是中缅油气管道控制性工程之一。
  中国和缅甸两国山水相连,友谊历久弥坚。陈毅元帅先后写过十余首访缅诗篇,其中“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的诗句至今被两国人民传诵。如今,两国的经贸合作迈入了崭新的发展时期。中缅油气管道这条跨国能源通道经过6年的紧张谈判,终于从蓝图变为现实。
  日,在缅甸首都内比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缅甸联邦政府总理登盛共同触摸电子球,宣布中缅油气管道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米坦格河跨越工程也是中缅油气管道控制性工程。该工程日正式开工,日顺利完工。
  缅甸自然景色秀丽,到处是葱郁的密林和雾气缭绕的群山。对于管道建设来说,这样的地貌条件无疑增加了施工难度,而缅甸雨季和热季时间相对较长,也给施工带来不利影响。管道建设者们克服重重困难,保证了管道建设的优质高效。
  日,中缅油气管道(缅甸段)第一标B段主线路工程打火开焊。10月1日,中缅油气管道(缅甸段)第四标段线路工程开工。随着缅甸雨季的结束,中缅油气管道全线已进入施工高峰期。
  米坦格河跨越工程、伊洛瓦底江穿越工程、卡拉巴及耶罔春海沟穿越工程并称为中缅油气管道的三大控制性工程。每一项工程都决定着整个管道建设的成败。目前,三大控制性工程均取得了阶段性胜利,按照投产时间表稳步推进。
  作为中缅原油管道项目30万吨原油码头的配套工程,马德岛65万立方米水库工程于日开工。参建员工克服工期短、人员少、机具缺等困难,仅用4个月的时间实现水库主体工程竣工,并取得了“零污染、零死亡、无任何传染病例、无质量事故”的优异成绩。
  油气管道线路总用管量50万吨。建设物资通过海运和陆运进入缅甸,再通过内海、内河和公路运往各中转站。
  作为一项“优质工程、安全工程、环保工程和友谊工程”,中缅油气管道工程不但承载着保障国家能源供应的重任,而且架起了中缅两国互利合作、增进友谊的桥梁。
  “胞波”,缅语是兄弟的意思。今年国庆期间,中国驻缅甸大使李军华到缅甸马德岛看望皎漂项目部员工。当他看到项目部员工与当地工人和谐相处、亲如兄弟的情景时,动情地说:“你们用实际行动给中缅友谊作了最好的诠释,你们是增进中缅胞波友谊的使者。”
  各项目部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保障管道建设质量。
  在马德岛上一间木结构的小屋里,40多个大大小小的孩子坐在木地板上,专心地跟着老师朗诵课文……这里是由中国石油捐款建设的一所小学校。项目部里的缅甸员工很多都是拖儿带女一家几口人生活在工地上。考虑到这些孩子没法上学,项目部以最快的速度建起了岛上这所爱心小学。像这样由中国石油捐助的学校,还有许多在陆续建设中。
  今年4月4日,中国石油与缅甸能源部签订协议,投资600万美元援建和改造缅甸当地医院和学校。在缅甸人民几次遭受风灾、地震侵袭的第一时间,中国石油东南亚管道有限公司代表中国石油及时向缅甸政府和灾民捐赠善款,用自身行动赢得了当地政府和百姓的信任与赞誉。
  马德岛是中缅原油管道的起点,由马德首站、120万立方米罐区、30万吨原油码头、5000吨工作船码头及65万立方米水库组成,年接卸能力2200万吨。
  中缅油气管道的建设对于工业匮乏的缅甸来说,无疑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仅中缅原油管道工作船码头工程开工以来,累计雇用缅工近10万个工日。随着管道主体建设进入全线施工阶段,使用缅工的数量将超过总用工量的70%。中国石油对缅方员工积极组织培训,待项目建设完成后,一大批技术硬、能力强、素质高的管道人才将成为缅甸石油管道工业的中坚力量。
  中缅油气管道在施工过程中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尽量将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原油码头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坚决不在征地范围外开山取石取土、弃土,不砍伐一棵树木,就连走路都尽量绕开青苗,确保施工作业周边地区海洋和植被不受破坏。在初期十分缺水的情况下,项目部为工作船码头工地植草近900平方米,有效防止了水土流失。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东南亚管道公司大力开展公益事业,造福当地百姓。为解决马德岛孩子的上学问题,2011年6月,东南亚管道公司在马德岛捐建了一所爱心小学。
  在加强环保宣传、规范施工作业的同时,原油码头项目部积极组织施工人员打捞海面漂浮物。
  中缅油气管道沿线地质地貌复杂,暴雨集中,水患严重,施工区域高温高湿。这些自然条件加上油气管道不同沟但并行敷设的特点对管道建设形成了重大挑战。
  10月1日,中缅油气管道(缅甸段)第四标段线路工程开工典礼在缅甸掸邦地泊镇举行,标志着中缅油气管道线路工程全面开工。
│ 作者:
撰文/ 崔茉 摄影/ 孙晓东 王延晖 余海
│ 编辑:
 【】   【】    【】  【】
版权所有: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 京ICP经营许可证010289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国新网许可证号 |
电话:010-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缅输油管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